2024年12月18日星期三

这些茶的雅号您知道吗?

tian.jpg

文:正则

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品,上古时代神农氏便使用茶来解毒。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写成《茶经》,将茶道文化推向成熟。或许是茶本身苦口却香醇的味道天然就具备着哲思与禅机,茶与文人士大夫的关系尤为密切,故而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雅号。

甘露

“一瓯甘露更驰名,恰二更,梦断酒初醒。”( 《中吕·喜春来》)这曲中的甘露可不是天降的,而是我们平常喝的茶。

南北朝时期,刘宋的豫章王刘子尚造访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用茶招待刘子尚,子尚品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刘子尚所称得上甘露的茶是什么滋味,但经常品茶的人肯定知道,有的好茶,入口时虽苦,但过后会有回甘,让人回味无穷。这么说来,将茶比作天降的甘露也是相得益彰。

仙掌

仙掌被用作茶的雅号源自于诗仙李白的一首诗: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李白所描绘的这种茶外形如同手掌,茶树根植在山石中,在泉水的滋养下,枝枝相连,连诗仙都不由的感叹此是旷古未见的好茶。此后,仙掌即为茶的雅号而流传开来。

“闲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 (明·袁宏道《玉泉寺》)
“定瓷亲捧更盈盈,仙掌初倾”(清·董以宁《画堂春》)
“渴解似尝仙掌露,魂清如近玉壸冰。谁知此际超然处,不减庐山入定僧?”(宋·陆游《夜坐中庭凉甚》)

有茶能得如此仙风飘逸之雅号,或许真是仙家之珍品也说不定。

涤烦子、不夜侯

当然,中国人为何爱喝茶,绝不仅仅是人们喜爱茶的味道,更主要的是茶的功效。传统中医认为,喝茶有利尿益肝、清热提神、止痛息怒、消除疲劳、活跃思维等功效。而现代医学也发现,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有益于身心健康。

《唐国史补》中记载:常鲁公随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曰:何物?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后世便也称茶为涤烦子。有诗云:沃顶几思金掌露,涤烦谁借玉壶冰。(钱惟演《夜意》)古人喝茶以遣闷涤烦,获得精神上的安然。

《博物志》载:饮真茶,令人少眠。夜晚喝茶让人兴奋,难以入眠, “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须封不夜侯”(宋·胡峤《飞龙涧饮茶》)茶以其提神醒脑的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古人又称其为不夜侯。

风生腋

风生腋的别称是来自于唐代卢仝的一首诗: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
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馀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诗人将喝茶时的状态描绘的细腻传神,从滋润喉舌,驱赶孤闷,洗涤烦恼,净化身心,层层递进,有如一位打坐入定的修道者的精神世界,当喝到第六杯时,竟觉两腋生风,飘飘欲仙。

“烹来习习风生腋,拄上罗浮第一峰。”(宋·陈焕《黄龙洞口道人送茶及筇竹杖》),“顾君饮罢风生腋,飞到蓬莱日月长。”(宋·胡寅《黄倅生日送茶寿之》)如此雅致的称号,涵义深远,亦不输“仙掌”之名,不怪说后世文人爱称茶为风生腋也。

酪奴

前文中介绍了这么多茶的别号,都是对茶的赞美之词,而不同的是,“酪奴”却带着贬义。南北朝时,南齐的王奂获罪满门服法,只有他的儿子王肃逃到了北魏。北逃的王肃开始几年依然保持着南方的饮食习惯。有一次,北魏孝文帝大宴群臣,看到王肃大口吃着羊肉,喝着乳酪,觉得奇怪便问:“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王肃答道:“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甚是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唯茗不中,与酪作奴。”

当然,对于奶酪好吃还是茶更好喝,不少文人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平生酪奴谤,脉脉气未申”(宋·陈与义《陪诸公登南楼》),“甘泉香茗胜醍醐,不信前人唤酪奴”。(清·方文《题刘紫凉山人品泉图》)。有趣的是,茶叶传到欧洲后,当时的法国贵族发明出了奶茶的吃法,中西的饮食文化就这样奇妙的融合了起来。

结语

其实茶的别号还有很多,如水厄、清友、龙团、云腴、松风、乳花、苦口师等等等等。而每一个雅号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别样的故事。当俗事缠身、心中烦闷之时,不如学习古人,约三五好友围炉品茶,笑谈古今,亦是一大幸事也。

来源:正见网

古代故事:收养 #弃婴 改貌中举 溺杀弃婴遭天谴

tian.jpg

文:刘晓

世界上总有那狠心的父母,因为种种原因,生了孩子却不养育,甚至暗中将无辜的孩子抛弃。面对弃婴,人们又是怎样选择的呢?上天是否看在眼中呢?

收养弃婴得福报

清朝四明县(今浙江宁波余姚市)有个叫袁道济的读书人,因为家贫缺乏银钱,无法去参加秋季的乡试。七月十五日前,还在家里没有出发。幸好有亲戚朋友送给他三两银子,劝他尽快出发,否则就赶不上乡试了,袁道济这才动身上路。

一天,袁道济在路上发现了一个弃婴,因为饥饿啼哭不止。心存不忍的袁道济便拿出三两银子,请路边开豆腐店的一对夫妇代为抚养。

到了省城,他去找几个同乡友人看是否可以在其家留宿,但同乡友人看到他一贫如洗,十分嫌弃,就拒绝了他。只有一位以前相识的僧人,勉强收留了他。

当晚,僧人梦见各府城隍神齐集,将考中乡试的册子呈报给文昌帝君,名册中有被划去名字的,需要核查递补。宁波城隍神上禀道:“袁生救人心切,可以让其考中。”文昌帝君遂命召其前来,这应该是将其元神在梦中召来。

袁道济到来后,文昌帝君看见他相貌实在有点寒酸,便说:“这个人其貌不扬怎么办?”古代做官除了看才学,外貌也是要看的,长相丑陋的大概率不被任用。宁波城隍神说:“这个容易,可以把判官的胡须借给他。”

僧人从梦中醒来,十分惊骇。第二天早上,正想将梦中之事告诉袁道济,等一碰面,发现其原本没有胡须,居然一夜间两腮都长出了胡子,僧人遂笑个不停。袁道济询问缘故,僧人就将梦中之事告之,和袁道济所梦之事完全吻合,两人都惊叹不已。后来发榜,袁道济果然考中举人了。

还有湖南沔阳县的王烜,也是家境贫寒,每逢科举考试,就在街市上靠给人算卦挣点钱来维持日用。他的妻子张氏为人善良,有邻居生女想要将其溺死的,张氏就极力劝阻并自己抱过来抚养。这样的事情做过不止一次了。

乾隆甲寅年(1794)春,同乡某生梦见神告诉他:“今科本省的解元是育婴之人。”醒来后深以为异。等到发榜,解元是王烜。某生仔细询问王烜,才得知内情,神示果然不虚。

溺女弃婴遭恶报

江西饶州人莫谭,家境富裕。在他四十岁时,妻子已经生了五个儿子。因为粗通文墨,所以学习了星相命理之术。凡是本家以及近邻生了女孩,就会请他算算八字,如果女孩的命不好,就会劝说将其溺死。人们相信他的话溺死了不少女婴

过了几年,莫谭的五个儿子接连夭折了四个,剩下的一个眼睛也瞎了。不久,莫谭也死于痨病。但他却死而复苏,并哭着告诉家人说:“我刚才被拘押到了冥府,冥王大怒,道:‘古时本没有命理之学,也没有什么义败扫禄之说。你根本不知道真实情况,就敢胡言乱语,更何况即使这个女孩将来果真遭遇厄运,也是上天注定的。纵容能溺死一个女孩,还会再生出一个女孩。因为凡是帮人推手女孩命格的,当以好的字眼来回应,以免她将来难以嫁人,这样才符合天理。怎么能我在生死簿上放她投生,你却在嘴上判她死刑呢?姑且押你回阳间,将这番话告知世人,让世人知晓改正过错,或可以减轻你的罪孽。”

这是当时的文人徐柏舫亲眼所见之事,他后来告诉了梁恭辰。徐柏舫还说,乾隆四十年(1775)乙未,长沙农民米上西早晨出门,看见道旁放置着一个小箩筐,里边有一个女婴,外加一匹布、十两银子,还有一张写着出生年月日的纸条。这一定是女婴的亲生父母遇到了难处无法抚养,不得已采取了这种办法,让遇到的人或收养或送入育婴堂,以此希望保全孩子的性命。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米上西竟然将女婴沉入河中淹死后,将银布拿回家中。没过三个月,米上西就被雷击而死。这样杀人害命取人钱财,怎么能不让老天愤怒!

以上的故事再次告诉人们,面对弃婴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报应。上天怎么能被欺骗呢?

来源:正见网

2024年12月14日星期六

古代故事:凡事皆有因果 善恶逃不过神目

tian.jpg

文:刘晓

清朝撰写《劝戒录》的梁恭辰的父亲曾担任江苏布政使,与苏州江铁君是以诗文相交的朋友。江铁君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回归儒学,不过他应该还是相信因果报应的。他曾讲了这样几件离奇之事。

主仆浪费粮食遭天谴

江苏太仓贡生王树有一个同乡,忽然有一天全家老少都丧身火灾中,其中还包括刚来半个月的婢女。左邻右舍都说这个人平素并无任何暴行,不知道他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恶行而遭到上天如此的惩罚,还牵连到初来乍到的婢女。

当时恰好有人算命,就拿此事询问,才知道原因。原来这家人浪费粮食十分严重,纵容儿女一边吃一边玩弄,仆妇、婢女也一起糟蹋,常常将粮食随意丢弃。上天因为他没有其它恶行之故,打算等他自己认识到错误悔改,为此在十年间用小灾小祸一再警示他。但他十年了依旧没有认识到错误,且不知悔改,还在糟蹋粮食。

于是,天神准备给予重惩,交付雷部施以刑罚,雷部回复雷击太轻;交付瘟部,瘟部也说感染瘟疫处罚太轻。于是交付给火部。婢女本不在火劫中,但就在火灾发生前三天,她将主人给她的剩饭扔到窗外,落在了粪堆中,却秘而不言,所以也一并被惩罚了。

两名书商对淫书不同态度不同报应

有一个书商周某,为人正派且处事谨慎。一天,他在书市中卖书,一名儒生带着一名少年来求问淫秽小说《肉蒲团》。周某对儒生正色说道:“你是读书人,带领的不是弟子就是学徒,为什么要问这种书?你这样如何教导后生?如何做一个读书人?我虽然是市井小商人,但也不屑于卖这种书,你不要再这样做了。”

儒生很羞愧,作揖谢道:“是我失言了,你的一番话让我很受教,我会记住的。”随即有些不安的离开了。

还有一个姓朱的,靠卖书攒下一些家业,后来突然开始刻印淫词艳曲售卖。江铁君对他说:“你因为卖书,得以和我们这些读书人往来;如果售卖小曲,今后只能和贩夫走卒来往了。今后不要这样了。”朱某却说小曲可以卖好价钱。江铁君告诫道:“你贪图眼前的利益,却因此败坏他人的心术,一定冥冥中会有报应的,应该尽快改正过来。”

朱某不停。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大儿子偷钱在外放荡游乐。他赶快为大儿子娶妻,并与大儿子分开居住,儿子不久就死了。他的小儿子也是这样,家业很快被败光。朱某只得背着剩余的书在集市上售卖,没过多久也死在街亭里了。

十六学子偷盲人钱财被雷击而死

慈溪北乡有一个盲人,因为家贫,想将妻子休弃,卖与他人,让她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妻子不愿意。盲人就说:“如果你离开,我们就都能活下去。如果留下来,我们都会饿死的。不如我先死,你自然就可以离开。”于是就要寻死。

不得已,妻子改嫁他人。她对后夫说:“盲人无依无靠,我打算这个月寻一天去给他缝补浣洗衣物,不过夜就回来。”后夫同意了。

盲人因为卖妻得到了一些银子,就通过对外放贷,赚取一点利息维持生活。因为晚上摆弄银钱弄出了声音,引起了旁边私塾中童子的注意,他们寻机将钱全部偷走了。盲人发现钱被偷走,悲愤之下自缢而亡。

第二天,前妻来到家中,发现前夫自缢身亡,大惊失色,痛哭之后,也选择自缢。后夫当晚看见她没有回来,次日也来到家中,看到二人皆亡,痛心人财两空,也投水而死。他的母亲听说儿子投水而死,也自缢身亡。短短几日内,四条人命没有了。

之后的某天,雷雨大作,私塾中十六名学子全部被雷击而亡,他们都是参与偷钱或分钱之人。他们的老师因为不知晓这件事,年龄小的学生没有参与,所以皆幸免。这件事发生在道光庚寅年(1830)某月。

结语

由此可见,世间祸福必有因果,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果,一切都逃不过上天之眼。

来源:正见网

2024年12月12日星期四

民兵队长枪击坟头,回家后神志昏沉胡言乱语

tian.jpg

文:天祥

在疫情期间偶然听到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东北某地五六十年代。有一个被邪党宣传洗脑的民兵队长,自以为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平时说话大大咧咧,说过很多不敬神佛的狂言。

当时的民兵是发枪训练的,经常打靶射击,而此人的枪法也算不错。

有一次,此人夏天傍晚射击训练后与朋友喝酒,酒后背着枪回家。路过一个小树林的时候,发现树林中有几座坟。其中一座坟前有祭奠的用品,坟的周围的杂草也被清理干净,坟头上也用石头压着一张红纸。此队长看到后也不知哪根筋不对,看着不舒服,抬手就是一枪把坟头上的压红纸的石头打掉而离去。

此民兵队长当时没觉得如何,但是回家后浑身发冷发热,神志昏沉胡言乱语。家人不明所以,送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打针吃药折腾后也没什么效果。此时有好心的邻居提醒其家人,是不是虚症?最好找相关的人士看看。其家人没办法,请了一个通晓类似情况的老人。通过此老人的一番仪式流程沟通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此民兵队长枪击树林中的坟头石块,惊吓到了坟中的灵体。事情也没说有多大,只是说吓一跳,想出出气所以就折腾民兵队长。

此民兵队长当时就颠覆三观受到惊吓,原因是枪击坟头石块并没有跟任何人提起。既然找到了原因,无奈之下准备了祭品,偷偷到树林的坟前祭拜道歉,之后身体便恢复了正常。此后此民兵队长再也不说些有的没得不敬神的话,低调了很多。

共产邪党盗取政权以来,一直给中国民众灌输无神论,颠覆、阉割、窜改了数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断绝了民族、文化之根。过去的中国人多少还有些天堂地狱、神佛报应的观念,多少有些顾忌制约。现在的中共邪党洗脑从幼儿园就开始,当中国民众看到了邪党的虚假宣传,又无奈恶党的暴力统治,加之无神论的影响,整个社会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念。使整个中国大陆陷入了社会问题百出,各种乱象充次的养蛊模式。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当中共邪党即将为自己的滔天罪恶买单的时候,中国人如何自处?是否要给中共邪党陪葬?还是想办法自救

中国人如何自救?退党退出中共邪党及其附属组织。干干净净迎接没有共产邪党的新纪元

来源:正见网

他们自谓不公向上天抱怨 为何遭神斥责

tian.jpg

文:刘晓

常人中有“好人没好报”这样的说法,意思是有些人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善报,甚至还遭遇不好之事,因此感觉老天不公,甚至抱怨老天。殊不知天理衡量着一切,祸福早已注定,好人遇到的坏事,恰恰是老天在帮你消减之前的罪业,以让你在消减完罪业后,来世得福报。清朝梁恭辰编撰的《劝戒录》中记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做善事抱怨遭神斥责

清朝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市)有个叫刘天佑的秀才,多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中。当时他居住的地方在察院巷城守衙门的西侧,衙门南侧有一座高高的土堆,里边埋葬着不少明末以来死于战乱的老百姓的遗骸。

乾隆年间,城守打算将这些遗骸全部迁走,然后在这里修筑影壁。刘天佑听说后,心下不忍那些人的遗骨被随意埋葬,就向亲戚朋友等四处借贷,得到了些银子。于是找人先将那些藏在瓷瓶中的骸骨妥善安葬,然后继续借贷,打算将更多的骸骨也找个地方安葬。

在重新埋葬110具骸骨后,所有借来的银子都用光了。对于剩余的骸骨,刘天佑实在是有心而无力,只能暗自叹息。

这年秋天,刘天佑去参加乡试,虽然试卷获得了推荐,但仍然没有考中举人,他因此有些闷闷不乐。

腊月二十四日的晚上,刘天佑借着祭祀灶神的机会,写了一篇疏文,上告天神。疏文中说自己平生虽无什么大的阴德,但掩埋尸骨一事,应当可以挽回造化。为何神佛没有听到、看到,明察呢?言辞中颇有为自己不平的意思。

第二天晚上,刘天佑梦见自己来到城隍庙,城隍神对他说:“你是个读书人,难道不知道功名富贵或早或晚,都是有定数的吗?怎么能自夸埋骨一事,随意冒犯神明的视听呢?如果你再不悔改,你秀才的功名也会被剥夺的。冥府念你毕竟是有善根的,只要你能行善不怠,又何必担心没有功名呢?”

刘天佑连声答应,自此不敢再说一句怨天尤人的话。三年后,他以一百多名的成绩考中了举人,后来官至中书舍人。

瞎子饥寒有前因

扬州有个倪瞎子,孑然一身,住在旧城城隍庙里,每日为人算卦得到数十文,来维持生计。如果遇到风雨天没有人来算命,倪瞎子就只能饿着肚子睡觉。

一天,有个商家的小伙计发了财,带着妻妾入庙烧香,车驾随从甚是排场。倪瞎子听说后,不觉受到触动,就暗地里在神像前祷告说:“他作为卑贱之人却能荣耀至此,我原本出身于世家大族,如今却饥寒交迫,为何上天无眼,神明不灵呢?”

当天晚上,倪瞎子在梦中被城隍神拘审,城隍神对他说:“你为什么要告状?他的命中本该享福,你的命中本该受苦,都是有定数的,你怎么敢怨天尤人呢?你这样实在是冒昧之举,即命发配到仪征县,杖责二十。”倪瞎子一下子吓醒了。

第二年冬天,倪瞎子的嫁在仪征县的妹妹病死了,他前去送葬。三更时分,他突然腹痛难以忍受,便打算开门欲出恭。正好碰到巡夜官,问他干什么,他没有马上应答,巡夜官立即命人剥下他的衣服,打了他二十板子。他的外甥听见动静出来想要替他解释,奈何二十大板已经打完了。神灵是果真不能亵渎的啊。

因此,做人只管行善,一切自有神佛安排。

来源:正见网

2024年11月27日星期三

“ #金箍棒 ”与“火眼金睛”

tian.jpg

文:源馨

西游记》中“金箍棒”与“火眼金睛”可视为悟空行者能力与智慧的体现,实为宇宙特性的一种自然造化,此中神奇我们可从炼出此二物的,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探出一些玄妙来。

“金箍棒”神通广大,在原著中有这样的描述,“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意思为中间是一段乌铁,有星斗铺陈,两头被金箍住。这里强调金箍棒的主材料为乌铁,这是一种纯度相当高且很纯净的材料,非“凡铁”,是从高层空间而来,或许是以陨石的形式坠落到了这一层空间的。因其来源高,物质能量也大,所以足以震慑下界生灵。

相较八戒的“九齿钉耙”,原著中有这样的记述,“老君自己动钤锤,荧惑亲身添炭屑,五方五帝用心机,六丁六甲费周折。造成九齿玉垂牙,铸就双环金坠叶。”也就是说,选材和打造展现的是此层诸神的能力,尽管用心费力,但因主材料的来源不同,“九齿钉耙”也没有“金箍棒”的法力大。

还有一点很特别,就是法器都有灵性,必定要跟随主人。“金箍棒”在东海海底沉睡千年,可不仅是为大禹的治水,因为早年大禹是借的要归还,而悟空才是其真正的主人。可见,法器与生命的本源境界是紧密相通的,这表明悟空也是来自高层次空间。

那么悟空到低层来做什么?他因闯祸被推入“八卦炉”,没死反而炼出了一双“火眼金晴”,这真的只是巧合吗?我们知道一切都是有定数有安排的,这要从太上老君的“八卦炉”说起。原文中“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 八卦代表什么意思呢?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此老君的“八卦炉”就是一套依天地运行系统的循环机制,也可理解为锤炼,提纯,净化的系统,在里面能够去除一切杂质和不纯。

悟空来源高,又与菩提祖师学过“道”,是一定明白此炉玄机的。你看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历经七七四十九天,老君的火候俱全,开炉后悟空炼出了“火眼金睛”。诗曰:“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可见,悟空在老君的“八卦炉”中吃了一番苦之后,能炼出“火眼金睛”也是因高层神力的加持。为什么这么说?这里要强调一下“八卦炉”的主人太上老君,依他的修行,在遇到纯乌铁“陨石”便是知晓悟空到来的,于是提前亲自为他打造了法器“金箍棒”,只是此天机不可泄,接下来在等待用“八卦炉”成就其“火眼金睛”的机缘

老君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悟空来源高根基好,并且背负着使命,历经魔炼可修成正果,救度更多可救的生命。而为了完成他的使命“保唐僧西天取经”,才赐予他“火眼金睛”的识正邪和“金箍棒”降妖除魔能力的加持。

跨越时空从故事回到现代,很多人也许会问,神话为什么有着更深层启悟人对生命的思考?我想正因为现今这地球上的人类多是来自宇宙高层空间,所以潜层留有那部分的记忆吧?要能够回忆起来,同样须在此“八卦炉”般的环境中魔炼从而净化。也就是说,我们的重德向善不仅仅是为得到人中的幸福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为生命返本归真而铺路,因为这才是你我来到凡尘的本愿与初心!

来源:正见网

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

看 #戏曲 坚定意志 寡母贤德三子功名显赫

tian.jpg

文:刘晓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据说在春秋战国时,便有戏剧表演。到了元代,戏曲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奠定了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许多文人通过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抒发抱负、针砭时弊、影射社会、传播文化、弘扬正气、教化百姓。

到了明清两朝,戏曲更加普及,剧种更加丰富,已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对社会生活影响极大。据说当时全国各地的地方戏种就多达三百多种,大大小小的剧团戏班不计其数,遍布村乡。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为中国戏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历史上的忠诚义士、豪杰英雄、清官廉吏、贞节烈女、才子佳人,都成了戏曲表现的主角,歌颂的对象。通过戏曲表演,他们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观众。很多不识字的普通百姓,由此了解了中国历史,了解了什么是仁义礼智信,什么是善恶有报,因此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那就是敬天畏命,重德行善

且说清朝时有一个昆曲传统剧目《双冠诰》,又名《双官诰》,作者是陈二白,讲述的是婢女碧莲守节教子,一举成名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明朝山西大同人冯瑞与山西提学副使林翘有世仇,林欲害冯。于是,冯瑞避祸远走,以医道闻名。他的朋友范子渊与冯相貌酷似,便假冒其名在本地行医,林遂将他杀死,世人都以为死者是冯瑞。

这样以讹传讹,冯家也信以为真。冯瑞的妻子罗氏、妾莫氏大恸之后不能守节,先后改嫁他人。唯有婢女碧莲日夜纺织,抚养莫氏所生的幼子冯雄,每天督促他读书。

此时,冯瑞因治愈了大臣于谦的疾病,留在于谦府中,其后又得到于谦的举荐,随明英宗北征,立功而返,授为兵部尚书。冯瑞衣锦荣归,老仆冯仁告诉了他离别后发生的事情,冯乃立碧莲为夫人。这时,冯雄亦因碧莲勤督课读,高中探花。最后冯瑞、冯雄父子皆上表为碧莲请封,碧莲得到了双诰封。

嘉庆和道光年间分别中进士的安徽婺源一门三兄弟董桂新、董桂敷和董桂科,他们的继母某太宜人(注:五品诰命称“宜人”)曾对来祝贺的亲戚和子女说:“这是我观看戏剧的结果啊。我刚守寡的时候,年纪尚轻,有人以家贫、孩子年幼等理由,诱惑我改嫁,当时我拒绝给以回答。此后在亲戚家观看了《双冠诰》这个剧目,使我坚定了信念和意志,决定一心一意抚养三个孩子,坚守志节,这才有了今日,你们不要说看戏没有好处啊。”

这件事是婺源训导陈雪楼讲的,记录在清代梁恭辰所著的《劝戒录》中。陈雪楼还说:“太宜人以贤德闻名当地,这是她表示自谦并教诲别人的话。她以亲身经历劝化别人,更加证明她的深厚德行,所以难怪他们母贤儿子功名显赫,备受人们的称赞。”

来源:正见网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僧人 两度 #转世 只为了结尘缘

tian.jpg

文:刘晓

清朝浙江钱塘县有一位王老先生,家境虽然贫穷,但他却喜行善事,而且从不知疲倦。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常年行善之人,却年过五十岁仍然没有儿子,乡人都感叹他贤德却没有子嗣。

这年清明节,王老先生扫墓归来,夜晚闲坐在屋中,忽然看见已故的父亲拄着拐杖前来,对他说:“因为我的德行浅薄,本应绝后,幸赖你广积福德,王家可以有后了。你需要去镜山寺求子,就能得到儿子了。”说罢就不见了。

王老先生听从父亲之言,去了镜山寺求子。第二年果然得了一个儿子。他从小就十分聪慧,十二岁入学成为生员,十六岁就考中举人,不过此后两次参加会试都没有考中。

王老先生有一个亲戚,在京城担任六部官员,他很喜欢王老先生的儿子,就留他在家中读书,准备下一次考试。一天,王家子突然对这个亲戚说道:“我原本是镜山寺的僧人,修持戒律,大道将成,只是因为心中还羡慕少年登科时的荣耀,又没能放下对世间荣华的爱慕之心,所以须要坠入人世两次轮回。明天,我就要投生到富贵人家,以了结业缘。”

随后,王家子又给父亲写了一封作别书,嘱托亲戚寄到老家。信中大致的意思是:儿子不幸客死在离家数千里之外,而且年寿短促,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和幼小的儿子,拖累了父母。然而,儿子我不是父母真正的儿子,孙子却是父母真正的孙子。父亲大人您还记得当年与镜山寺僧人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情形吗?我就是那个僧人。当时你我相谈甚为融洽,我心中默想父亲为人如此忠厚谨慎,却不知为何上天不赐予你子嗣。因为动了这一念,所以投胎来做您的儿子。您的儿媳妇也是幼年时与您结下了善缘。这一切都如同镜花水月,都是幻景。即使能相聚一处,又如何能长久呢?因此希望您千万不要把我当作真正的儿子来看待,赶快斩断情感上的牵挂,这样或许为儿子我减轻一些罪业,等等。

亲戚好言劝说王家儿子,不要抛弃家人,但他却回答道:“来去都有定数,业报也有期限。” 见无法劝动,亲戚就问他将转生何处,王家子告诉他将转生到顺承门外姚家。

第二天,王家子猝然而逝。亲戚遂去拜访姚家,得知当日其果得一个儿子。姚老先生富甲一乡,一向也乐善好施,晚年遂得此子,如同老天赐给他的一样。

这果真是奇事。那些贫而乐善不倦,富而慷慨好施的人,又何必担心晚年没有儿子呢?而高僧因为动了凡念,坠入凡尘,误了修行,也是修炼人要谨记的啊。

(出自《劝戒录》)

来源:正见网

【 #杨延昭 传奇】杨八妹盗金刀(上)

文:文/仰岳

20241121_ZJ_Wenhua_Yangyanzhaochuanqi.jp
杨延昭传奇——杨八妹盗金刀。(夏琼芬/大纪元

杨延昭,《宋史》中的北宋抗辽名将,戍守边防二十余年,辽人(契丹人)十分畏惧他。辽人认为六郎星宿(将星)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的智勇善战宛如是六郎星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

杨延昭和天波府杨家将保家卫国、一门忠义的改编故事,从元代起,各种版本在戏曲、小说和评书中流传甚广,深受普罗大众喜爱。此【杨延昭传奇】系列,笔者仅就乡野民间口耳流传的轶闻加以摘录综述,与读者分享杨六郎流传千年的英雄故事。

(接前文)

前情提要:辽将白天祖为大杀宋军士气,将杨业之遗骨、金刀分藏两地,打算开坛作法血祭。为阻止其计划,杨延昭让孟良与焦赞二将至西域盗取遗骨,杨八妹与王兰英则准备潜入辽国皇宫夺取金刀。

在领命后,杨八妹与王兰英迅速打点好行装,带着几位武艺高强的女兵打扮成猎户模样,骑着快马向北方奔去。路上,王兰英问八妹是否有具体计划?

杨八妹回:眼下只能先至幽州打探情报,再临机应变入皇宫内取金刀。她坚定地说:眼前虽充满未知,困难重重,但相信凭着决心再加上父亲在天英灵的保佑,最后必能完成任务。

不久,她们一行人已越过边境,进入幽州。忽然在一片树林后跑出了一队人马,带头的是一位手持大刀、头戴雉鸡翎冠的女将。

这位女将对他们说:我乃大辽萧太后之女延寿公主,你们一行人来干啥的?王兰英回道:我们是附近的猎户,正准备趁冬季未到前打点猎物好过冬呢!延寿公主听后上前围绕着众人打量,接着冷不防地射出一箭,结果立即被王兰英挡下。

延寿公主立刻警觉道:有本事接下我这一箭,你绝不是普通人,你们一行人准是宋营的探子,快快投降可饶你们一死!

眼看已被识破,王兰英小声地跟八妹说:正好她是萧太后之女,眼看随行仅数十人,我们干脆将她拿下当人质,换取金刀。八妹点头同意,于是女将们纷纷亮出兵器,王兰英放声说道:我乃大刀王兰英,这回就跟你比试一下身手!延寿公主回道:你就是大刀王兰英?你杀我大辽无数将士,我早想会会你,看招!

说完二人便砍杀起来,互不相让。转眼间已对战数十刀不分胜败,对战中延寿公主换了把长枪续战,她枪法精妙,招式变换忽上忽下如灵蛇乱窜,王兰英一时招架得相当吃力。

延寿公主得意地说道:我自小习武,辽军诸将士罕逢敌手,连韩昌都要让我三分,这次就让你知道厉害!她忽然变招,一枪从中路刺入,志在必得。只听王兰英冷笑一声,反手一刀,延寿公主的攻势便遭瓦解。此时王兰英开始使出玄虚刀法,延寿公主仅接了一刀便重心不稳,她大惊失色,察觉原来王兰英是故意示弱欺敌。王兰英乘胜追击连劈数刀,延寿公主招架不住,长枪更直接被王兰英一刀两断。

道人相救 锦囊妙计

延寿公主眼看不敌,对着军兵大声叫嚷:你们都愣着干啥,全都给我上!数十辽兵马上将王兰英、八妹及女将们围住,但她们不慌不忙地接战,数十回合下去丝毫不落下风。酣战中,延寿公主射出信号箭,不久后只见远方黄沙滚滚,似乎有大军前来。

杨八妹见了,对王兰英说道:辽国后援将至,眼看已无法拿下延寿公主;而我们行踪已曝光,现在敌众我寡,应当先行撤退,再想对策。王兰英应允,女将们一路上且战且退,这时一行人发现山边有座道观,便进去躲藏。

杨八妹率先跑进去,看到大殿上一位道士带着徒弟正在打坐,她大声叫道:老师父,请救救我们!

这位道士睁眼一看吃了一惊:啊!你们这群女子,跑到我这道观来要做什么呢?

杨八妹随口说道:我们这群姊妹外出打猎,遇上猛虎,打不过它才来你这儿,想请你行行好,让我们先躲躲。

道人见状步出殿外,对着女将们看了看说:你休想瞒我!这附近无老虎出没,且看你这些马儿的创伤,便知一定是刚才与辽军交战受的伤!听你口音,似乎是大宋人士?

被看穿处境,不知对方是敌是友,杨八妹沉默不语……

道人说:别怕!我也是大宋人士,以前是一位士兵,十余年前曾随着杨老令公北伐,只是因缘际会在这里当了道士。

杨八妹听了这话,心里踏实了,说道:正巧遇上大宋将士,我乃是杨令公之女,杨八妹,这群姊妹们都是杨门将士!

道人大吃一惊:原来是老令公之女,怪不得有几分神似,当年北伐我跟着老令公一路到了陈家谷,老令公决意殉国的最后一刻,他解散了身边军士,要大伙儿逃命,别跟着他送死。我含泪领命后逃出重围,最后逃到这儿被住持道长所救,为答谢其救命之恩,便在这里出了家。

杨八妹听后,便简要地把自己要去辽国盗取金刀,路上与延寿公主交战逃到这儿的事说了,道人听后感叹道:我师父真是神机妙算,都给他料中了!日前师父要出外云游,临行前,命我在此等候杨门女将一行人的到来,还留给我一封锦囊妙计,一副书生的青衣小帽,吩咐我要等你们来时才能打开。

说罢,道士便拆开了锦囊,内文是短短的几句诗:

横批: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内文:
得芳心为辽将、充先锋为驸马、孤一人入大辽、寻金刀历魔难……

看后众人连声惊叹,思索着如何解读,而八妹亦低头沉思,而王兰英说道:要八妹一人入辽?真会如此顺利?我也要参与!

道人回说:师父乃得道高人也,当年我受伤逃至此地,他也早预知我会来,天意早有安排,冥冥中自有定数,我们当顺天而行。杨八妹说:辽军很快就到,我相信要我一人入辽是天意,我该准备了,成事虽在天,但还得靠人去行呢!

王兰英不放心地对八妹说:这样我与姊妹们要返回三关,而你却要孤身一人潜入辽境,而后续应当如何,锦囊内诗文便无明示了,此番孤身深入敌境,凶险异常,你可要想清楚!

杨八妹回道:天意茫茫难测,但我相信正念而行必能化险为夷。我在辽国也并非孤单一人,以前听六哥提及,他派出多名探子到辽国刺探军情,就有探子回报辽国有位驸马名为木易,不单与六哥长得极为相像,多年来还联合朝中主和派大臣请求宋辽修好罢兵,我相信他就是失踪十多年的四哥,或许有相见的机缘,相信父亲在天之灵也必然保佑我完成任务。

女扮男装 妙计连环

说罢,八妹赶紧穿上书生的青衣小帽,又换上易容面具女扮男装。而道童换上八妹的衣服骑上马,跟着王兰英一起离去诱敌。不久,延寿公主带着大军前来,将道观团团围住,只见她带着数位将士气势汹汹地闯入道观大殿,对着道人问说:老道士!你刚才可见过一群女将士跑进道观来?

道人回:贫道从未见过女将士进来。

延寿公主怒回:扯谎!刚才顺着马蹄印追来,到你这小道观就没了,肯定是在这儿!

道人回:贫道从不过问外事,你若不信可以把这观搜一遍。

延寿公主回:我要是搜出来就把你给杀了,再放火烧了你的道观!

她见到一旁穿着青衣小帽的八妹,喝道:你是何人?为何在观内?

杨八妹回道:小生父亲参军阵亡,前来道观请求道长超渡亡灵,让他早日成仙。

延寿公主下令将士们搜查道观,一边跟书生装扮的八妹聊了起来。八妹称说父亲是辽人,母亲为宋人,父亲虽为武将,但生前喜爱诗书经典,除了教导自己武艺外,还请了先生教导读书的种种往事。不久之后辽军将士回报:观内前后搜了数遍没发现任何人,但在后山的小路上却发现马匹离去的踪迹。延寿公主下令将士们追击,还想一并将这青衣书生带回。

原来公主见八妹扮成的书生长得十分俊俏,谈吐又风雅,动了芳心。她说道:我大辽连年征战,此乃用人之际,你刚刚说自幼习武,而父亲生前为队长统领百人,你正好替补父亲从军,同样让你继任父亲职位,若表现得好可晋任将领。

道人听了回道:这太过了,怎可强拉民夫参军?

杨八妹却回道:感谢道长为父祈福,想必是父亲保佑,让我得以继承职位,小生有幸跟着公主,必能奔个好前程晋任将校,未来若能飞黄腾达,必回来重修道观答谢。

于是八妹就跟着延寿公主一行人离去,一如锦囊妙计中的安排。

延寿公主率领辽军追赶了一阵,但已不见王兰英等人的踪迹,只好回营,她对扮成男装的八妹一见钟情,让她随侍左右,八妹也顺势推舟地对她甜言蜜语,公主满心欢喜,不知不觉已到了夜晚时分。

公主下令升起营火,吩咐将士们布置擂台举办比武大赛,挑选攻打宋营的先锋大将,原来延寿公主此行的目的是要攻打三关。她自小习武,其武艺已近辽军大将之列,成年后太后原本要为她挑选夫婿,但她心高气傲,满朝将士没一个瞧得上眼。

公主对太后表示:辽军攻宋连年失利,我要挑一位能在战场上击败宋军的勇士,就让我带兵出征,阵前选婿吧。太后依了她,让她率着五万大军及数十辽将出征。

延寿公主看着八妹身上的配剑,说道:看你带着剑,又出身武将之家,你也上前与将士们比武吧!八妹应允。延寿公主宣布比武规则,只能点到为止,只比招式不比气力,还暗中派人告知八妹的对手将士不许伤人。

八妹取了一把大刀,使用了父亲生前指导的刀法,舞得虎虎生风。由于规则的优势占了上风,一番交战后她的刀法力压群雄。之后又比试弓箭,这原本就是八妹的强项,她箭无虚发,最后夺得第一,擂台上的表现引得众将士一片喝采。延寿公主看得满心欢喜,当场宣布破格晋升她为将领,掌先锋印信。

隔日,延寿公主率着大军到了草桥关,杨延昭闻讯,也带着孟良、焦赞、王兰英等诸将士列阵迎战。

延寿公主骑马上前,说道:我乃大辽萧太后之女延寿公主,我辽军大将连年南征都被你所败,我就不信你有通天本领,今天就让我收拾你!

杨延昭见带兵的统领是一位年轻女将,说道:兵者,国之大事,绝非儿戏,不可为一己之喜好兴师,姑娘请回吧!

延寿公主听后气不过,随即对杨延昭射出一箭,但被躲过。她挺马舞刀向前与杨延昭打了起来,十余招后便落于下风,公主自知不敌,勒马回阵,让将领们上前应战。但一个个的没过几招都被挑落马下,公主见状,呼唤八妹上阵迎战。

杨延昭一看走上前来的辽军将领,感到甚为熟悉。这时王兰英已意会过来,赶紧上前拉住杨延昭,细语说明原委,接着她拨马上前应战,说道:我乃大刀王兰英,你们武功低微,不配与我军主帅交手,就让我来会会你吧!

王兰英和八妹两人一动手,你来我往转眼间已打上数百回合,这对姑嫂平日都在一起练武,对彼此的招式甚为熟悉默契十足,打起来有模有样,旁人根本看不出来是打假的。

趁着空档,八妹小声说道:嫂子,差不多了,假装败给我吧!说罢便引马向后跑了几步并转身射出几枚暗器,王兰英假意中招,向后而逃。回到杨延昭旁说了几句,只见宋军将士纷纷撤回关内布防。八妹见状,也回到辽军阵内。

接下来几天,关内的宋军都闭门不出。八妹对公主说:宋军已撤回关内驻防,此地易守难攻,取之不易,我想,就让对杨业遗骨金刀作法之事成功,宋军士气大减之际再行攻打,乃为上策。

延寿公主高兴地说道:先锋出师得胜,为大辽立下战功,回去后我禀告母亲封你为大将军并招为驸马!说罢一行便撤军北上幽州。

来源:正见新闻网

2024年10月26日星期六

#清朝 义士蒋坚行侠仗义 留名正史

tian.jpg

文:刘晓

清朝戏曲大家、文学家,在乾隆年间任翰林院编修的蒋士铨,有一位行侠仗义的父亲,虽然是一个一生都没有取得任何功名的小人物,但却在正史《清史稿》中留下了小传。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据《清史稿》和《劝戒录》记载,蒋坚,字非磷,江西铅山人。幼时就聪明有智慧。七岁那年,他跟随叔叔到法云寺游玩,看见堂上僧人们在诵经,而堂下的走廊里坐着几个衙役,正在私语,说寺里的一个僧人被杀,不能确定主谋是谁,不知怎么办才好。

蒋坚悄悄对叔叔说:“杀人的,一定是堂上老僧。”叔叔呵斥他不要随便乱讲,蒋坚却说:“老僧诵读经书却多次回头张望,显然意不在诵经,因此我怀疑是他。”蒋坚的话被衙役听到后,就将老僧带走审问,果然正是凶手。

十七岁那年,蒋坚出游,在乘船经过瑞洪镇时受大风所阻而停留。同船的一名少年,每当大家吃饭时就避开,独自上岸。如此几次,引起了蒋坚的注意,便跟随少年上岸,发现他蹲在岸边庙宇的大钟下。

蒋坚便问他缘由,少年说:“我是南昌人名叫熊白龙,因为家中贫困到河口的亲戚家求助,但没有遇到。此后靠着船夫的好心,搭载身无分文的我回家,还给我饭吃。如今遇到大风,船夫也没有多余的食物了,所以我躲避在这里。”说罢大哭。

听罢,蒋坚也很心酸,就强迫少年回到船上,将自己的食物分给他吃。吃完后,蒋坚还资助了他一些钱财。熊白龙为了感谢蒋坚,就邀请他去其家见自己的母亲,并与他结拜为兄弟。蒋坚遂在南昌一带停留。

过了一段时间,熊白龙找到蒋坚道:“我得到你的资助经商,已经获取了三倍的利润,现在打算去临安(今杭州)贩卖缯布,想将母亲和妻子托付给你。你知道我的父亲有一个养子叫熊蛟,一向品行不好。如果我有什么变故,请你妥善处理。”

一年后,临安来人找到了蒋坚,说熊白龙病死在了客栈,留下若干银两,他临终时叮嘱客栈主人来找蒋坚。蒋坚思虑熊白龙死,熊家必然派熊蛟去临安扶灵回乡,而熊蛟看见钱财,一定会心怀叵测。于是他写信给临安客栈主人,让他如此如此安排。十天后,他才将死讯告知熊母,熊母果然派熊蛟去临安。

不久后,熊母将蒋坚叫来,哭泣道:“熊蛟到了临安,说我儿的尸体已经被焚烧,遗骨被装在木桶里,现在他们已经回来,木桶安放在我家后园。此外一个钱也不剩了。我们往后的日子可怎么办呀。”蒋坚再三安慰熊母,并亲自去花园哭着祭拜。

等蒋坚出来后,熊母又牵着他的衣袍哭道:“听临安人说我儿曾把钱寄给了你,这钱本来就是靠着你的资助得来的,但是经营的人也有功劳啊,可否分一半让老身好活下去?”

还未等蒋坚回答,熊蛟突然上前,用眼斜视着蒋坚道:“这事需要报官,请南昌府的官员明断。”蒋坚呵斥道:“何必报官,请左右邻居中有声望的老者来就可以。”

熊蛟同意了,他先把蒋坚锁在屋子里,然后去请老者。很快,熊家就来了六七位老者。蒋坚当着老者的面说:“刚才之所以吞吞吐吐没有明说,是因为受了亡者的托付,防范熊蛟罢了。现在被熊母逼迫,只得尽快说出实情,请诸位跟我到花园。”

众人跟着蒋坚来到花园,蒋坚绕着木桶呼喊道:“白龙你最了解我啊!”说罢,用斧头砍开木桶,两层桶底脱落,桶底竟然是融化的白银铸成,两层间还有账簿票据。众人捡起来观瞧,无不感动的落泪,哀叹熊母有眼无珠,不识好坏人。

此后,蒋坚又做了一阵米贩子,眼看科举又屡考不中,二十八岁时,他辞别母亲,孑然一身,浪游天下,其后在山西以白衣幕僚周旋于公卿间,以“精于法家言”声名鹊起。蒋坚曾经说:“法所以救世,心求人之生,斯善用法矣。”而他也是这样做的。

蒋坚在山西省做幕僚时,屡次拯救陷于冤狱之人。当时临汾县令纵容手下横征暴敛,老百姓们纷纷离开家到山上躲避,出现了民变。康熙五十二年,巡抚派主政泽州的知州佟国珑前去处理,佟国珑邀请蒋坚一同前往。

佟国珑与蒋坚等七人骑着马来到山前,筑起栅栏的村民们气势汹汹。蒋坚手持巡抚令箭首先安抚村民:“巡抚大人知道你们都是良善的百姓,是被奸恶的差吏逼迫上山的,因此特派佟大人来救你们。你们现在可以各回各家。不信的可以看这支令箭。”

起初,村民们还在犹豫,但慢慢的有人开始下山,蒋坚就将他们带到县衙公堂,将犯法的六名差吏押上堂,跪在佟国珑案前。村民们看到差吏们,群情激愤,上前想殴打他们。蒋坚高喊:“大家不要轻举妄动,有王法惩治他们。”佟国珑下令杖责这些差吏,打的他们鲜血直流,村民们欢呼着离去。此后,村民们生活如常。

这事之后若干年,蒋坚厌倦了在外漂泊的日子,就回归故里。一天,忽然听说佟国珑因为属下官吏亏空赋税的事而在太原被下狱,怃然道:“我如果不去,佟大人的难就没法解啊。”

于是,蒋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泽州。到了泽州,才知晓佟国珑亏空五千两银子,而且佟大人估计自己这次很难逃脱,因此绝食求死。不过,佟国珑听说蒋坚来后,才勉强吃了一顿饭。

蒋坚先是前往省城,在栾城为佟国珑收债,又回到泽州,向州民借贷。如此为佟国珑凑齐了所需银两,佟国珑得以出狱。

四十六岁时,蒋坚才娶妻生子,儿子蒋士铨长大后考中进士,并做了翰林院编修,朝廷也因此封蒋坚同样的官衔。

蒋坚行侠仗义的一生,不仅为后人积累了德行,也让自己青史留名。

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六

清朝梁恭辰《劝戒录》
来源:正见网

#中国古代 经典章句评注: 朝闻道,夕死可矣

tian.jpg

文:王舍微 来源:正见网

【原文】

语出《论语·里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评注】 

什么是真正的道?为何能“夕死可矣”呢?《庄子‧天运》中说:“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意思就是孔子到了五十一岁时还没有领悟大道。孔子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曾向老子问道;最后那次,孔子三个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子时说: “丘得之矣。” 意思就是我终于得道了。

对于道,位于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却是不可献人、不可送人的,当你能领悟道、合于道时,道就会在你身上体现出来。道又是分层次的,孔子之道还只是在世间层面的理。而出世间后的层层空间又有更高的层层理,道家称之为道;佛家称之为法。生命与宇宙万物本是由道而生,天地万物的运行演化、生成与毁灭,都是按照道的法则中的客观规律而自然而然的变化过程。由于返本归真才是来世间当人的根本要义和生命的荣耀,若能真正得道,就不再是世间意义上的“舍生取义”的状态,而是走上生命回升之路,得到正法的救度和生命升华的护佑,脱离生与死的层面了。

【评析】 

在《国语辞典修订本》中对于孔子这句话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早上得知真理,当晚死去也未尝不可。比喻对真理或目标的追求,非常热切。《论语正义》曰:闻道者,古先圣王君子之道。清代李恕谷曰:“道,犹路也,有原有委:性与天道,道之本也;三纲五常,道之目也;礼乐文章,道之事也。经有统言者,有专言者,当各以文会之。”从古到今的许多注释,对“道”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由此可见,在茫茫宇宙中的地球上居住的人类,却是处在一种迷的状态,人类的探索,若无正法或正道的启悟和指引,往往只能得到形而下的“道之华,而愚之始。”

其实,道即真理,生命与宇宙的层层真理。先哲和先贤也只是认识到其中某一层的真理,因而对之下的各层理能够洞然。而“道”是宇宙演化和生命迁延的本源,也是万物生存、成长、衰败的必然法则。因此,以人性中的善为主导,提升人类的道德,才是人的生命的主线和方向。老子、释迦牟尼和耶稣等给人类留下了修炼提升的文化指向;孔子传给世人需要遵循的传统价值准则,这些都是为人类未来的回升铺路。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就意味着人在尘世之中,时时处处都面临着向上或向下的选择。

2024年10月23日星期三

#清朝 #广东 戏台 #火灾 有预兆 生死皆是定数

tian.jpg

文:刘晓

广东民间有为酬谢神明而请戏班子演唱戏剧的习惯,一般会找个合适的地方搭台,下边搭棚子,各色人等,包括女子,都可以坐在里边看戏。

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二十日,广州九曜坊请戏班子表演,在学政衙门前搭台。这个地方本来就狭窄,戏棚也是密集如鱼鳞。在演出时,因为一个子台内有人吸水烟导致起火,随即成燎原之势蔓延,戏棚相继着火,烧死了1400多人,男女都有。被烧死的人大多焦头烂额、断骨残骸,亲属难以辨认,官府只得将死者集中收敛安葬。

在大火发生的前一天晚上,戏班中负责打鼓之人看守戏箱,在戏台上休息,似睡非睡中,看见有几个红胡子红脸之人,还有无数披头散发、断腿断胳膊之人,他遂大声呵斥他们,那些人就消失了。然而,刚闭上眼睛入梦,又在恍惚中看见像是差役模样,头戴缨帽、手持锁链的人,有30多人,蜂拥进戏棚捉人。

打鼓者惊惧而醒,心知有异。等到天亮,就将所见告诉了班主,班主向主事之人请示,是否可以更改演出日期,但主事者不同意。等到演出开始,鼓乐齐奏,大鼓突然被震裂,打鼓者感觉全身发热,好像坐在蒸笼中,汗流浃背。当时扮演加官(注:在传统戏剧开场时,必先有一人或多人戴笑容面具,身穿红袍,手持吉祥颂词的条幅,走演一遭,以取好兆头)的演员也说,他戴着面具登场时,看见下边看戏的人的脸都焦黑。两人于是同时称病离开了。没过多久,火灾就发生了。

打鼓者和扮演加官的演员所梦、所感、所见,显然是上天在点化他们逃离灾难。而逃过这场灾难的不仅仅是这两个人。

西关有个王姓人家,家境小康,老夫妻向来为人忠厚,备受族人和邻里称赞。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业已娶妻。火灾当天,王家子告诉父母他要进城去看戏剧,并让妻子帮他梳头发。妻子将他的头发从顶部分成四缕编成辫子。正要出门看戏剧时,就遇到一个朋友约他去佛山镇置办货物。起初,他以其它理由一再推辞,并不想去,但朋友却坚持要他同去,他只好同意与他一起前往。

在火灾发生时,王家子已经在佛山镇,但他的父母妻子并不知晓。当他们听说戏场发生大火,连忙赶去查看。老夫妻在现场灰烬中发现有一具尸体很像他们的儿子,因此哭着收殓,并在家设置灵堂招魂。奇怪的是,其妻子到现场查看直到下葬后,始终都没有哭泣。老夫妻都呵斥她,说她一点也不顾及夫妻情分,媳妇只是默默承受并不辩解。

几日后,王家子与友人从佛山归来,老夫妻俩高兴之余也有些愕然,就问儿媳妇是如何知道那具尸体不是她的丈夫的。儿媳妇说,自己当日给丈夫梳的是四缕发辫,尸体头发被烧毁,但仔细观察灰烬的痕迹,发辫看起来只有三缕,所以不敢哭。然而,毕竟不知道丈夫去了哪里,心中疑虑找不到答案,所以每天早晚背着公婆默默哭泣,泪水浸湿了枕席,也不敢多说话。

王家子能逃过火灾,无疑是老夫妻俩为人忠厚的善报,否则又该如何解释呢?

还有更奇异的,番禺长塘街有个寡妇某氏,丈夫去世,独自抚养6岁的幼女,不再婚嫁。火灾这天,幼女跟随自己的婶母去观剧,她的婶母已经被烧死,某氏估计自己的女儿也难以幸免。二十一的早上,就准备了一个小匣子,准备去收尸,但遍寻却不见女儿的尸首。

走来走去时,某氏突然听到女儿的呻吟声,从层层的尸体下传出,十分惊骇,马上请人将尸体一一挪开,发现女儿还有气息,只是烧没了半边发髻,她赶忙把女儿抱回家。回家后,她询问女儿的经历,小女孩说当时并不知道起火,只是好像睡着了做噩梦,感觉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没有办法翻身,醒来后就开始叫人了。

据说当天大火是从看台上开始烧起来的,而之所以后果如此惨烈,则是因为附近的赌场。衙门前有很多不良官吏包庇下开办的赌场,那天正好有南海县文武官员相约去查办,因为走漏了风声,赌徒们就提前将东辕门关闭了。火起后,人们只能从西辕门逃命,大约有两三百人死于拥挤踩踏。如果东辕门不关闭,那么幸存下来的人会更多。

只是一切皆有定数,像王家子和某氏的幼女等逃过劫难的,不正是因为有上天的庇护吗?

来源:正见网

2024年10月21日星期一

#朱元璋 北伐讨蒙元檄文

20241019093212166.jpg

白话文

檄文告知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的人们:自古以来,帝王治理天下,都是由中国之人居中控制外族,而外族在外辅佐中国,从未听说过让外族统治天下的。自从宋朝气数已尽,元朝以北方的外族入主中国,天下无人不臣服,这岂是人力所能及,实在是天意所授。当时元朝的君臣贤明,足以治理天下,但有志之士仍有本末倒置之叹。从那以后,元朝的子孙不遵守祖训,败坏伦常道德,比如大德年间废长立幼,泰定年间臣子杀君,天历年间弟弟毒杀兄长,以至于弟弟娶兄长的妻子,儿子与父亲的妾通奸,上下相习以为常,对父子、君臣、夫妇、长幼这些伦理关系亵渎极了。人君是人民的主宰;朝廷是天下的根本;礼义是治世的大防。其所作所为如此,怎可作为天下的训示呢?到后来,皇帝荒淫失道,失去君臣之礼,又加上宰相专权,御史台报私仇,官员残暴,于是人心离散,天下兵起,使我们中国的百姓,死的死,伤的伤,虽然是由于人事所导致,实际上是上天厌弃他们的德行之时。古话说:“胡虏没有百年之运”,今天看来,果然如此!

在这个时候,天道循环,中原气象兴盛,在亿万人民中,必定会降生圣人,驱除外族,恢复中华,建立纲纪,救济人民。现在已经过了一纪(十二年),却未见有济世安民之人,只让你们战战兢兢,生活在朝不保夕的地方,实在可怜。当今河洛、关陕,虽有几位豪杰,却忘记了中国祖宗的姓氏,反用胡虏的称号为美,假借元朝的名号来满足私欲,倚仗人多势众来威胁君主,任意横行,控制朝政,这是河洛一带的人;或者力量弱小,凭借险要地形,贿赂求爵,意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是关陕的人。这两类人起初都以捕捉叛乱者为名,从而获得兵权。等到叛乱者被消灭,兵权在手,他们志得意满,不再尊主护民,反倒互相吞并,成为百姓的大害,都不是华夏的主人。

我本是淮右的布衣,因天下大乱,被众人推举,领兵渡江,占有金陵的形势,得长江天险的保护,至今已有十三年。西至巴蜀,东接大海,南控闽越,湖湘及汉水地区,两淮和徐州邳州,都已入我版图,全部南方都在我掌握之中。人民逐渐安定,食物略有余,兵士稍有精锐,我执弓持箭,目视着中原的百姓,长期无主,心中甚为痛心。我秉承天命,不敢自安,正准备派兵北伐群虏,救民于水火之中,恢复汉官的威仪。担心百姓不了解,反成我敌,携家北逃,陷入更深的苦难,所以先行告知:军队到时,百姓勿避。我军纪律严明,绝不犯民丝毫,归顺我的人将永安于中国,背叛我的人就自奔塞外去吧。因为中国的百姓,天必定命中国人来安定,外族怎能治理呢!我担心中土久染胡气,百姓不安,所以率领各路英雄,努力清除污秽,志在驱逐胡虏,平定暴乱,让人民各得其所,洗雪中国的耻辱,你们百姓要明白这一点!

至于蒙古、色目人,虽然不是华夏族类,但同在天地之间,若有懂得礼义,愿意做臣民的,与中夏之人待遇相同。故此告知你们,希望你们能明白。

原文

奉天讨蒙元檄文
又名:谕中原檄
作者:宋濂
1367年

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之人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鸩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义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沈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报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壹纪于兹,未闻有济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悯。方今河、洛、关、陜,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陜之人也。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奉天承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群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未知,反为我仇,挈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谕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2024年10月2日星期三

#古代中医 :神奇的以针穿发者

tian.jpg

文:德惠

魏国时,有个从句骊(gōu lí)来的外乡人。“句骊”又叫“高句丽”,是古代国名,位于朝鲜半岛。这个外乡人擅长针灸医术。他曾展示了一项神奇的技能:将一寸来长的头发,斩成十几段,然后用一根细长的针从这十几段头发的中心穿过,把它们从新连起来。他还告诉人们:“发中虚也”,头发的中心有空洞。他的针法就是如此奇妙。

我看到这则记载,最初感叹的是古代就有了比头发丝还细的针。随后就想人的头发究竟是不是中空的,于是查医学资料。现代医学认为:头发从外到里可分为毛表皮、毛皮质、毛髓质三个部分。毛表皮由扁平细胞交错重叠成鱼鳞片状,从毛根排列到毛梢,包裹着内部的皮质,起到保护头发的作用;毛皮质位于毛表皮的内侧, 由许多纤维质细胞组成;毛髓质位于头发的中心,是空洞性的细胞集合体,它内部有无数个气孔,这些饱含空气的洞孔具有隔热的作用。

原来人类头发中心的毛髓质中真有空洞。这个古代针灸师所言非虚。他是怎么看到头发的微观结构的呢?现代科学使用显微镜才看的见的结构,他是如何知道的。用现代科学解释不了。其实人类科学的发展路线不止西方现代科学这一条路。例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出现了很多特异功能者,他们中就有人可以看到非常微观的存在。此人是如何知道头发中心有空洞,并用针穿过的,笔者也不能下断言。举出这个例子,只想告诉大家西方科学并不是人类唯一的发展道路。

资料来源:唐朝《酉阳杂俎●卷七●医》
原文:魏时有句骊客,善用针。取寸发,斩为十余段,以针贯取之,言发中虚也。其妙如此。
注:原文很短,“魏时”不是很明确,有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也有可能是三国时期的曹魏。

来源:正见网

#中国古代 经典章句评注: 吾道一以贯之

tian.jpg

文:王舍微

【原文】

语出《论语·里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①。”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②。”

〔注释〕

①贯:贯穿,贯通。如以绳穿物。

②忠恕:据朱熹注,尽己之心以待人叫作“忠”,推己及人叫作“恕”。

【译文】

孔子说:“曾参呀!我所行的道可以用一个主旨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弟子问:“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道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评注】

中国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是神传文化,又是半神文化,其中承载着的传统价值是什么呢?历史上的儒释道文化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返本归真。孔子之道又是世间文化通向出世修炼之道的基石,“吾道一以贯之”的“道”实际上是世间的一层理,这些理也是有层次之分的,同时也意味着不同的境界。所以说,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主旨是“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篇》),即尚德守道。仁、义、礼、智、信是“一以贯之”的层层体现。“忠恕”又是仁的铺展和具体表现,意思是竭尽心力并推己及人。《中庸》中记述孔子的话:“忠恕违道不远。”也说明这一点。

此外,中庸是守德的最高心法和身法准则,同时又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正如孔子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里所说的德的意涵,是人生命所携带的、微观空间实实在在存在的白色物质,并非指人的行为外在表现之品德。

【评析】

孔子“一以贯之”之说在《论语》中还有一处,与“厄于陈蔡”有关的《卫灵公》篇,在以“君子固穷”回答了“子路愠见”之问后,又见“子贡色作”,于是:“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意思就是:“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并能牢记所学知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主旨贯彻始终的。”接下来,又对子路说道:“由,知德者鲜矣。”意即:能领悟德的人太少了。

在《论语集释·卷八·里仁下》“唐以前古注”中记述:“皇疏:道者,孔子之道也。贯,犹统也。譬如以绳穿物,有贯统也。孔子语曾子曰:吾教化之道,唯用一道以贯统天下万理也。”还附有按语:“按:一贯之义,自汉以来不得其解,”由此可知,孔子所掌握的并非能靠多学而能得来的知识,“在陈绝粮”也固穷而不变通,那又是什么呢?许多人将孔子之道转译为学说、思想、知识等,后人据此不断解读、丰富,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补充新的内涵,形成了不同时期各种流派的儒家学说。由于后人所处的时代和境界不同,因此众说纷纭。事实上,如果把孔子之道当作一层理来看,就只能自己在学习中领会或领悟。他人站在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解读,也都是所在层次的一种见解,往往与原意会有不同程度的偏离。

再看朱子的注释:“方知皆从此一大本中流出,如木千枝万叶都是此根上生气流注去贯也。”意思就是,千枝万叶的理都是从根上的一理“生气流注”而贯之。然而,对于如何探究这个“万理本乎一理”之“理一”,朱子却提出非“君子上达”之法,而是顺着枝叶去穷究:“格物者,穷究乎此者也。致知者,真知乎此者也。能如此著实用功,而理一之理自森然于中,”此乃于形而下的“器”中去寻道,这可能就是“自汉以来不得其解”的主要原因吧。

来源:正见网

2024年9月21日星期六

#文天祥 做 #阎王 如何断一桩搁置二百年的悬案

tian.jpg

文:刘晓

明末元初的大臣文天祥中国历史上以忠义闻名,他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迄今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他在被俘六年后以身殉宋,终年47岁。史载在行刑后不久,“俄有诏使止之”,然而文天祥已死。忽必烈惋惜说:“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蒙元编写的《宋史》中也对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忠君气节备加赞誉。

那么,如此忠义的文天祥死后去了哪里呢?清朝梁恭辰所著的《劝戒录》中说文天祥已经做了阎王

道光戊子、己丑(1828、1829)年间,梁恭辰的父亲前往江苏担任布政使,梁恭辰陪同前往。当时在布政使衙门中负责文书工作的是湖州的秀才沈巽帆,在他得知梁恭辰正在编撰一本劝人向善的书籍时,便向他讲述了他族中的一位先辈沈炳震先生的一件事。

沈炳震(1679年—1737年),字寅驭,号东甫,浙江湖州府人。曾做过贡生,其博览群书,长于史学。与沈炳异、沈炳谦兄弟合称“三炳”。他八次参加过乡试,但都因言辞激烈而落第,遂不再参加科举。乾隆二年十二月病逝,终年59岁。

沈巽帆说,一天,沈东甫先生正在书房中睡觉,梦中见一个穿青衣的人将他引到一个院子中,院中立着一面高一丈左右的镜子。青衣人请他照镜子,镜子中出现的是他前世的模样:是一位头戴方巾、脚穿红鞋的儒者形象,穿着的不是本朝的服饰。

沈东甫错愕间,镜子中又出现了他在前世的样貌:头戴乌纱帽、身穿红袍、腰系玉带、脚蹬黑色靴子,不再是儒者的装束了。

这时一名仆人闯入跪下,向沈东甫叩头说:“您还记得老奴吗?我是曾跟随您赴任大同兵备道(注:各省重要地方设整饬兵备的道员)一职的人呀。”同时还呈上一册文卷给他看。沈东甫遂问他为何而来,仆人道:“您前世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大同兵备道,姓王名秀。今日青衣人召您前来,是奉冥府文信王之命。”文信王正是文天祥,其生前被封为“信国公”,死后这是做了冥王,而青衣人应该是冥府的差吏。

为什么文信王要召沈东甫到冥府呢?仆人告诉他:“有您在大同任职期间的五百个鬼控告您,所以请您当面去对质。老奴记得杀死这五百人不是您的本意,这五百人本是刘七叛军的败兵,投降后又反叛,所以某总兵想要杀了他们,以绝后患。您曾亲笔写信劝阻,但总兵没有听从。因为怕您忘记了此事,难以分辨清楚,所以将您写的书信送给您。”

听他这么一说,沈东甫恍然记起了前世的事情,再三感谢老仆人。此时青衣人问他是步行还是乘坐轿子,没等沈东甫说话,老仆在旁先呵斥道:“哪里有身为监司大人却步行的道理呢?”于是青衣人叫来了一顶轿子,两个轿夫抬着沈东甫走了几里路。

之后他们来到了一座宫殿,宫殿正中坐着冥王文信王,头戴冠冕,须发花白,旁边的官吏身穿绛色衣服、头戴乌纱帽,手持文书簿册,见沈东甫到来,便呼叫兵备道王秀上殿。

冥王说“先等一下,应该先叫总兵前来。”很快一个身着军装、披着金色铠甲的人从东厢进入。沈东甫看过去,果然是以前的同僚某总兵。

冥王先对总兵讯问了很久,大殿下的沈东甫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大殿上叫王秀,也就是沈东甫,沈东甫上殿后向冥王作揖后站立。

冥王说:“杀死刘七同党五百人的就是总兵,他已经承认了。你写信劝阻,我也知晓了。但是按照明朝法律,总兵受兵备道的指挥管辖,你的命令他却不听从,你平日的软弱可想而知。”沈东甫连连应声并为自己的过错而道歉。

这时在旁的总兵为自己辩解道:“这五百人非杀不可。他们诈降后又反叛,不杀他们就又会叛乱,我这是为国家之计杀他们,不是因为自己的私利。”

总兵的话还没说完,台阶下就出现了一团漆黑如墨的黑气,啾啾的声音也从远处而来,伴随的血腥味让人难以忍受。但见五百颗人头乱滚,都张开嘴露出牙齿来咬总兵,同时斜着眼睛看沈东甫。

冥王拍案厉声道:“你们这群断头兵,假装投降后又反叛,有这回事吗?” 众鬼说:“有。” 冥王说:“那总兵确实应该杀你们,你们又何必争个不休呢?” 众鬼说:“当天假装投降的人,是几个首领,再次反叛的,也是那几个首领,我们都是被胁迫跟从的,怎么可以全部杀死呢?而且总兵只是想要迎合嘉靖皇帝严厉苛刻的心理,并不是真正为国家为百姓着想的。”

冥王笑着道:“说总兵不为百姓着想可以,但是说总兵不为国家着想是不可以的。这桩案子已经搁置了二百年,总归是因为这事情属于公事,冥官不能断案。如今总兵的心迹还未表明,不能成神离开;你们的怨恨之气也没有消散,无法托生为人。我现在只能将现在的情况上奏天庭,听候玉帝的处置。只是兵备道所犯的过错很小,而且有亲笔书写的劝阻信作为证据,可以放回阳间,下一世罚作富人家的女儿,来惩罚他软弱无能的过错。”

五百个鬼用手捧着头颅跪在台阶上表示愿意听从冥王的决断。于是冥王又命令青衣人引导沈先生出去,又到了镜子所在的地方,让他照今生。沈东甫不觉惊醒,汗出如雨,睁眼看家人们围绕在自己身边哭泣,说自己已经昏过去了一天一夜了。

沈东甫的冥府游历告诉世人两件事:一、人生前做了什么都会有不同的报应;二、忠义的文天祥死后已经成神。

来源:正见网

2024年9月7日星期六

从“ #地球 是歪的”看人之愚见与神之智慧

tian.jpg

在7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地理老师第一次拿着地球仪走进教室,大家立刻一阵新奇、激动。当老师把地球仪放在桌子上的那一刻,我脑中闪出一丝强烈的不快 : “地球怎么是歪的?多难看!要是中正、稳当的岂不好看的多?!”这不快的感觉随着年岁增长逐渐淡化,但仍不时出现。在无神论的教育之下,没有神造万物的概念,我只想着那就是碰巧那样吧。直到我五十多岁的一年里,一次海边旅行让我从这“歪斜的”地球认识到人之愚见与神之智慧。

那年冬天带岳父母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国游玩。我对日出日落情有独钟,因此在选旅馆时特别在地图上看好了海边旅馆的东面没有任何遮挡,以便能看到海上日出。

住进旅馆的第二天一大早,不顾头天的疲劳我兴致盎然的冲到海滩上,拿出手机,迫切的期盼着已多年未见的海上日出。逐渐的,天际发亮了,我想:“快了快了。”又过了一会儿,天色越来越亮,但没见太阳露头。再等十分钟,更亮了,而且看到红光,但不曾见我盼望的喷薄欲出的太阳。这时我赫然发现,太阳已经很高,但被一片房子遮挡。

怎么回事?!行前地图上明明看好了旅馆东边没有任何其它建筑啊!我赶忙把手机上的罗盘打开,原来太阳是从东面很偏南的地方升上来,而我地图上只查看了正东面没有遮挡。

我们常说“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所以查看地图时我不自觉的把太阳想成是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然而我忘记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直射点一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摆动,在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所以在加勒比海岛国上看到的日出必定是东边很偏南的海面升上来。

在手机上把南北回归线的相关知识复习了一遍之后,我又想起了儿时第一次看到地球仪时的不快 –——“地球怎么是歪的?多难看!要是中正、稳当的该多好?!”

说“地球是歪的”是因为做地球仪时把桌面假想成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而地球赤道平面与其成23.5度角,所以地球仪就做成是倾斜23.5度角的样子。

此时,我已不是无神论者,相信神造万物。我猛然意识到:啊,原来是神有意把地球造成“歪的”呀!

地球公转太阳一圈就是一年,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南端就是南纬23.5度,人们将其定义为南回归线。相对的,有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就在这两条回归线间来回移动,在地球上任何一地,太阳照射的角度就随之不断变化,角度越接近直射(90度角),太阳辐射量越大,越热;角度越小、太阳越是斜射,辐射量就越小,也就越冷。由此一年中就有了寒来暑往、就有了四季的变化。

如果按我儿时幼稚的想法,“地球要是中正的那该多好?”那么会导致什么情况?地球的南北轴垂直于地球公转太阳的轨道平面,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一年到头太阳永远是同一角度的照射,大体是一样的气温,没有气候的变化。赤道及低纬的大片地区是否永远过热而根本就无法居住呢?一年到头同样的气候对人类是否太过单调乏味呢?

正因为神造地球偏了一个23.5度,才使得更大面积的土地适宜人类居住,使得一年当中有了气候的变化,人类可以欣赏春花烂漫、秋叶金黄,夏季有流水潺潺、冬天有白雪皑皑,人类的生活、文化也因此得以丰富。

我想到,在无神论教育下长大的人,对神佛毫无敬畏之心,妄自尊大,常常用人类的浅见,甚至是愚见,去看待、评判世界。殊不知神造万物、主掌天地,我们不理解的事情、甚至认为不好的事情,很可能其中自有神佛智慧的安排。一个修炼的人更应该经常提醒自己,一切尽在神佛掌握之中,一个渺小的人在浩瀚的宇宙中连尘埃上的尘埃都算不上,在神佛面前唯有谦卑再谦卑、恭敬再恭敬。

来源:正见网

2024年8月31日星期六

#中秋 说“礼”

文: 《祝你平安》编辑组
来源:明慧网

tian.jpg

中秋将至,一轮明月普照天下。提到中秋节,大家往往联想到月饼以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实,除了吃月饼、赏月之外,在中秋节这天,古人还有祭月、敬老等习俗。这些习俗不仅蕴含着与亲人团聚的期盼,更体现出古人对天地神明的敬仰之意。

说到中秋节的由来,要从祭月说起。中秋成为节日,是从秋季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礼记·祭法》中记载:“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夜明,祭月也”。按照节气时令,古有“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传统,在春分这天,白天祭日;秋分这天,晚上祭月。八月十五是秋季三个月的最中间,所以后世以“中秋”作为祭月的节日。

秋天是五谷丰登的季节,也是大地即将进入休整调息,蓄养地力的时候。人们在忙碌的秋收之后,以洁净的果实与谷物祭拜月神,感恩过去一年的风调雨顺,敬畏天地神明的庇佑。

如果秋收之后,不让土地休息,紧接着开始耕种会怎样呢?在《礼记·月令》中写道:“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仲秋如果行春天令,秋雨就会停而不降,草木就会重新开花,国家就会有大的恐慌。

天地四时之礼,阴阳和谐之道,并不仅仅是农业耕种,还涉及到方方面面,出于利益、贪求等等原因,人们可能会在不合适的时机,做不合适的事情。如果不符合“礼”,脱离了天理天道,那么就会出现灾祸、天谴等等上天示警的事情。这样的礼法在《月令》中讲的很明白,但是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秋“礼”不可违

在《汉书》、《后汉书》中共计16次引用《月令》,都是因为一些郡、州、府的官员,“夏行秋令”或“秋行春令”,违背天时而出现了种种天象示警的迹象。

汉和帝年间,有一年,已经快到夏季,本来应是万物复苏,大地回暖的气象,但是天气仍然阴冷欠暖。大臣鲁恭观察到了一些州郡在盛夏季节处决囚犯,而不是在传统的秋天。

按照《月令》的记载,古人认为,春季万物复苏,不能捕杀动物、伤害草木;秋季五谷成熟,万物凋零,这个时候是秋收、狩猎的时机。对于人的生命是同样的道理,虽然一个人在夏季触犯了死刑,应当予以执行,但也在秋天处决,这样才符合四时之道。这是自古留下来的传统。

所以鲁恭向汉和帝谏言说,按照《月令》所说,夏天要轻狱薄刑,释放轻犯,因为农事正忙,应该让人们先回去完成耕种。如果夏行秋令,判处死刑,那么会发生苦雨频来、五谷不熟的现象。

鲁恭接着说,自三月以来,气候反常寒冷,农作物应当开始生长,但是却发育情况不好。这是上逆时气、下伤农业的表现。

鲁恭又阐述了《月令》的道理,这是周朝制定的,因袭了夏礼、商礼。朝代虽然不同,但这个道理却没有变化;四时之政,实行起来都是一样的。上承天心,下顺物命,以达到与时节和谐,这才是王者之道。

汉和帝认为鲁恭说的有道理,让那些州郡不准在夏天执行严苛的刑罚,遵照《礼记·月令》的秩序,顺应天时,和谐百姓。在《后汉书》中,史官评价汉和帝,称他遵从祖先传统,惩办大恶,选贤任能,尽了一个天子应尽的责任。

到了汉安帝年间,有一年,京城及一些郡国连连下雨,影响秋收。汉安帝下诏,“今年本来庄稼很茂盛,将要收获,但连绵下雨,恐怕要淹伤五谷,我翻来覆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霪雨霏霏,是因人民怨恨的缘故。”

在古代每遇到不测的天灾,都会在当朝让群臣直言时弊所在。汉安帝了解情况之后说;“武官以淫威虐待下属,文官妄行苛刻,乡吏假公生奸,是为百姓所患难而痛苦的,对那些懈怠的官吏要公开惩罚。”

汉安帝又强调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现在到了秋天,按照《月令》上说:‘仲秋养护衰老,授老人几杖,赐人糜粥。’现在正是八月按照登记的户口,向符合条件的老人赠送几杖、糜粥,但大部分郡县却没有不执行。也有发放糜粥的,但是粥里掺了糠秕。这样的状况,身为地方官吏,却没有督查核实、亲自办理。这是违背了秋天敬养老人的传统。这样的情况应当立即改正,敬奉老人,弥补过失。”各地方又重新核对老人的户口,补发几杖、糜粥。

在《二十四史》中,历朝历代以《月令》为礼,反省天灾人祸是普遍做法,《月令》一词共计出现二百六十余次。

子游问礼

为什么《月令》受到这样的重视?四时之礼的道理是怎样的?孔子的学生子游曾经问孔子,“请问所谓礼,是不是就是治理邪恶、保全良好的美德?”孔子说:“是这样的。”

子游说:“那么,又该怎样去治理邪恶、保全美德呢?”

孔子说:“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郊外祭礼,是对上天的敬畏;祭祀宗庙,是对祖先的缅怀;馈赠祭奠之礼,是对死者表示孝行;乡射、乡饮酒之礼,是对乡邻里民众表示仁爱;食飨之礼,是对宾客表示尊敬。”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先后顺序呢?孔子接着说:“如果能明白郊天祭地的意义,懂得‘春禘秋尝’的宗庙祭礼,那么,对于治理国家的事就可以了如指掌了。所以,日常起居就有了礼,从而长幼也分辨清了;因此,家庭内部就有了礼,一家三代就能和睦了;朝廷上有了礼,从而官职和爵位就有了秩序;用于田猎而有了礼,从而军事演习就能熟练。因为有了礼,宫室得以有了尺度,量具和祭器得以有了标准式样,五味调和也得以与四时相配,音乐得以有了节制,车辆得以符合规律,鬼神各自得到了享祀,丧事能够表达适当的悲哀,辩论谈话得以有伦有类,百官得以各守其职,政事得以顺利施行。将礼运用于自身的行动和眼前的一切事情,这样一切就都能做得恰到好处了。”

孔子讲出了“大礼与天地同节”的道理,“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万物各不相同,但却都按照一定的秩序在运行着,礼是万物运行的尺度与节律。

两千余年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是历朝历代最为重要的郊祭大礼,向天下百姓传递了敬天、敬神、谢天、谢神的精神,祭拜天地日月,成为“敬天法祖”的重要内容,并逐渐演变为民间节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对神的敬奉和对上天的感恩,并以此作为人间伦理道德的垂范。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体现着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的神传脉络,古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以“天”为尊,以其为观察行事的基点。于是,才有了“天人合一”的完整理论出现,有了敬天礼神的一系列仪式。而中共却奉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文革中将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连根拔起;一九九九年还公开迫害信仰真、善、忍的法轮功学员,致使社会道德沦丧、人心冷漠。我们只有抛弃中共,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才能顺应宇宙真、善、忍的特性,才能重建正常的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家庭才能美满。

#另外空间 的鬼有没有 #轮回 ?鬼能自救吗?

tian.jpg

文:容乃加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无独有偶,佛教道教都有盛大的祭典仪式。佛教中以盂兰盆会救赎堕入饿鬼道的、在地狱中受痛苦的生灵,自南北朝以降蔚成风气;道教也有中元普渡的仪式,从北魏开始,传说地官逢生日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将下凡为冥界生灵“赦罪”。这些祭典仪式都是对冥间鬼魂的盛大祭祀普渡。那么,生灵在另外时空中是否也会轮回转生呢?

如果说鬼魂无轮回,那么自古以来死者的鬼魂日日增加,终将使那个空间难以容纳;如果说鬼魂有轮回,那么此一死、彼一生,转瞬便变换形态而去,世间应该不会有鬼魂存在。再看人间,古今转生的真人真事时有所闻,表明了生命确实有轮回;而荒郊野地的墓冢,鬼魂出没的传说从古至今也未曾间断,似乎又有不轮回的存在。这些现象到底怎么理清呢?

入冥府寻解

清乾隆年间的礼部尚书、学者纪昀(字晓岚)有一表兄安天石,他一度身患重病,魂魄到了冥府。当时安天石便向管理生死簿籍的冥府官吏询问鬼魂是否有轮回这件事。

那冥吏的回答面面俱到,或可解答许多人的疑惑。他说:“人死后有轮回的,也有不入轮回的;轮回的有三种,不轮回的也有三种。

先说三种入轮回的:有福受报,有罪受报,有恩有怨者受报。有福得受福报的会轮回,有罪要受业报的会轮回,还有那些有恩怨未了的也会轮回。而不入轮回的生命也有三种情况:圣贤以及修成仙佛等超脱者不入轮回;堕入无间地狱的鬼魂也不得轮回;至于无罪无福的人,任其魂魄游荡于坟茔墓穴之间,余气未尽时则存,余气渐消便会消失。

还有一些无依无靠的魂魄附身他人,促成他人怀孕,这种情况称为‘偷生’;而有高德的僧人或道士转世借用他人之身,这称为‘夺舍’。这些都是偶然的变象,不在轮回常理之中。至于神灵降世辅佐明君开盛世,或妖魔鬼怪大量转生横行于世造成大杀劫,这又是因气数使然,不在轮回的范畴之内。”

冥府吏从方方面面、不同层次解说轮回,言之入理,确实是难以一闻的深见,似乎也拨开了人世中隔阂难明的迷雾。安天石本来不信轮回,但这次经历之后,病愈时他向人谈及此事,并说:“根据那冥府官吏的说法,轮回之理的确是清晰可见,凿然成理。”

自我救赎

对于那些魂魄游荡于坟墓野地的无罪无福之辈,是否就了无生机了呢?在寂寥的自生自落之下,是否有再度轮回做人、自我提升的机会呢?

阅微草堂笔记》另有一篇记载,或可给人对应的参考。

纪昀说景州的李晴嶙曾讲过一刘姓书生与鬼魂的遭遇。这位刘书生在一座古寺里教授孩童启蒙功课。有一晚月光微弱,他听到窗外有声音,便从窗隙中往外看,只见墙角似乎有两个人影。他急忙呼喊捉贼,却听见墙那边传来一个声音说:“我们不是贼,有事求君相助。”刘生惊骇地问:“你们求什么?” 那声音答道:“因为我们前生罪业深重,堕入饿鬼道中,至今已经将要百年。每当听到寺中厨房炊煮的声音传出,便如饥火焚身一般周身难耐。我们见君似有慈悲心,能否施舍些残羹冷粥奠祭,让我们解解饥渴,可以吗?”

刘生答道:“佛家经忏能够超渡冥间亡魂,为什么不向寺里的僧人求助给你们超度呢?”

鬼回答说:“鬼能得到超拔的机会,也是前世的因得到的果。我辈在过去世里,忙于仕途,对得势之人趋炎附势,对失势的人冷眼相待。当时我辈得志,从未扶贫救难,没有造下善因;如今势败,怎能遇到善缘呢?然而,虽然我们在享受丰盈的物质时不甚爱惜,但也还曾对孤寒的故旧有点小施舍,因而或许偶尔还能得到一点怜悯,沾些余味。不然,就如目连尊者的母亲死后被锁在大地狱中,即使食物送至嘴边,也会化为一把猛火,连佛力也无法救助了。”

刘生听后不禁升起怜悯之心,便答应它们的请求。二鬼感激涕零,呜咽着离去。从此,刘生每日将残羹剩酒倒在墙外,虽然似乎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但始终不见鬼影,也不再听到声音。

过了一年多,一个夜里他突然听到墙外有人喊道:“多谢这些日子的恩惠,今日特来告别。” 刘生问:“你们要去何处?” 鬼答道:“百年中我们无法脱离饿鬼道,思前想后唯有通过行善自救。在这片林中有许多野鸟,当有人来捕捉时,我们先惊动鸟儿让它们高飞;当有人设网时,我们先驱赶鸟儿让它们避开。这一善念善行感动了神明,如今已得以转生了。”

刘生曾对人说:“即使是沉沦在饿鬼道中的鬼魂,他们的力量仍然能够帮助生物,那么人怎么推辞说自己无力行善呢?”是呀,相较之下,人在世间能自主,人要行善比起堕入恶鬼道的鬼要容易太多了!存善念、行善事要能及时呀!种善因结善果,天理永恒不易!

来源:新生

2024年8月21日星期三

#明太祖 #朱元璋 缘何尊孔而删《 #孟子 》?

tian.jpg

文:楚若薇 来源:正见网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372年—前289年),年八十四岁。本是鲁公族孟孙之后,后迁居邹地(今山东邹城市),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是邹人。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受业子思之门人”’,晚于孔子179年,约与庄子同时。学成以后,他以孔子的继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周游列国,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获尊称亚圣(仅次于“至圣”孔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诸侯均穷兵黩武,积极求取富国强兵,攻城掠地的权谋之士。而孟子守着先王之道,不肯阿世取容,赞尧舜,崇孔子,阐发和平王道的民本思想,觉民救世,维护儒家道统,希望各国国君用儒家的仁义精神来治理国家,实行仁政。虽然各位诸侯对孟子十分礼遇,却都认为其主张迂阔而不可用,纷纷拒绝了他。《史记》中这样记述:太史公说:我读《孟子》一书,看到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没有一次不放下书而发出叹息的。我说:唉,利益真是祸乱的开端啊!孔子很少谈论关于利益的问题,就是想从根本上防范这个罪恶的根源。所以说“每件事都依据利益去处理,就会招致很多怨恨”。从天子到平民,喜好利益的弊病有什么不同呢!

只有滕文公曾经试图推行孟子的政治主张,可是滕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没有能力全面实施他的宏伟规划。到了晚年,他只好回乡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讲义论道,弘扬儒家仁义的思想,并完成《孟子》一书的七篇论述。自从唐代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提出: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南宋光宗将《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列入儒家 “十三经” 之中。朱熹把《孟子》列为“四书”之一。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阐发详尽,气势如虹,说理畅达,激昂善辩。

一千六百年之后,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原名朱重八,淮南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县)人,推翻了元朝统治,于1368年建立了明王朝,年号“洪武”,据《明史·礼四》记载:“明太祖入江淮府,首谒孔子庙。洪武元年二月,诏以太牢祀孔子于国学,仍遣使诣曲阜致祭。临行谕曰:‘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有天下者莫不虔修祀事。朕为天下主,期大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今既释奠成均,仍遣尔修祀事于阙里,尔其敬之。’” 并表示:“孔子万世帝王之师,待其后嗣,秩止三品,弗称褒崇,其授希学秩二品,赐以银印。”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不仅如此,璋又于同年“诏以孟子五十四代孙思谅奉祀,世复其家”,“命复孔、颜、孟三家子孙徭役”,由此可见,朱元璋在沿袭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对儒家尊崇和优礼,由孔子而孟子、颜子,而遍及所有圣贤。  朱元璋对孔、孟的尊崇,当然是归因于尊孔重儒的治国策略。

据《明实录》记载,明立国后,一次朱元璋去白虎殿,看到诸子有读《孟子》者,便问身边大臣:“《孟子》何说为要?”对曰:“劝国君行王道,施仁政,省刑簿赋,乃其要也。”朱元璋听后感慨道:“孟子专言仁义,使当时有一贤君能用其言,天下岂不定于一乎!”

然而,在洪武五年发生了一次逆转,传说朱元璋读《孟子》,对其“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之类不尊专制权威的话深为不满,以为“非臣子所宜言”,下令“罢其配享”。《明史·礼四》记载了这件事:“五年,罢孟子配享。逾年,帝曰:‘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 此次罢享也就持续了十个月。

罢配享事件旋踵即逝,但在二十多年后,即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命大学士刘三吾编《孟子节文》,删去《孟子》中“词气之间,抑扬大过者八十五条”,“八十五条之内,课试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一以圣贤中正之学为本。”  这部《孟子节文》并没有在社会上流行。十七年后,成祖永乐九年(1411),福建连江人孙芝上疏,才使得《孟子》重新得以恢复原貌。

朱元璋对孟子的态度变化有哪些深层次原因呢?这就要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和迁移说起。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有素王之称。素王的意思是他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是文化意义上的王。那么,孔子对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本源的那个“道”,又是如何开示的呢?《论语‧里仁》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段话记录的是孔子与他的衣钵传人曾子的一段对话,意思是:孔子告诉曾子说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孔子说完这句话之后就离开了。随后门人问曾子孔夫子讲的这个“一”是指什么,曾子答:忠恕而已。那么,曾子解释的“忠恕”是不是孔子所说的“一”或者“道”?

再看《论语‧卫灵公》中的另一段对话:“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问子贡:你以为我的学问是因为我读了很多书而得来的吗?子贡反问: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一以贯之”。这里又出来个“一以贯之”,孔子为什么不能直说呢?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仁”,是孔子培养君子的最高要求,是儒家道德的核心思想和最高准则。《论语·颜渊》中回答学生樊迟问仁时最为简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 的小篆写法从人从二, 此 “二”在甲骨金文的古文系统中是个重文符号, 因此仁即 “人人”,意思就是把人看作人,显现了人道精神,也是人道的起点。 后人逐渐加上仁爱和仁厚等道德意义,使仁的意涵扩大为众德之和,而把“德”当作是一种达成目标的外在行为方式或手段。《礼记·乐记》中所说的“德者,性之端也”。意思是说,德是指那些发源于人性的原初表现,也就是指“德行”了。同时,孔子对子路(仲由)感叹,懂得德的人太少了:“由,知德者鲜矣。” (《论语·卫灵公》)

有人说,孔子的思想中既有出世,又有入世,入世也是为了出世。 从《论语·述而篇》中的记述可以得到某种印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建立的“入世”的人道思想以仁为核心及边界;同时,孔子的思想也指向形而上的天道,要做“泛爱众”的仁德君子,但又要“志于道,据于德”,即以德为基石向道进发,指向出世。所以说,孔子的思想是一种“涉世”的基调,经历世事,但不沉湎世尘;尚德不器而非后人流变后的“经世致用”。

《周易·系辞上》中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无形不可见的叫做道,有形而可见的叫做器。孔子第三十二代孙,唐代经学家、易学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注疏中阐释: “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在中国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中,“道”字用的非常宽泛和普遍,其实,所谓的道,意思是中一层层的理,但不同的理是有层次的高低之分的,不同层次的理的认识甚至会是完全相反的,与人所处的境界直接相关。人道的理与出世间后的理,注定是有着很大差异的。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阐释说:“此章明君子之人不系守一业也。器者,给用之物也,犹如舟可泛于海不可登山,车可陆行不可济海。君子当才业周普,不得如器之守一也。”意思是“大道不器”,君子秉持大道,大开大合,水无常形,不执于某一种偏狭之见。大千世界中,山川河流,走兽飞禽,形形色色,无非“形而上者”和“形而下者”两大构成。形而下的“器”之于人类,诚然不可或缺;但形而上的超然,“圣而不可知之”的神性内心才是人类的存在要义。黑格尔说:“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好像是一个没有祭坛的神庙。” 而信仰是通往神的途径;守德是悟道的基石。中庸和仁、义、礼、智、信都是由德这个核心而延展开来的德行方式和守德方法。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当源于“道”所生“一”。孔子的涉世思想中体现出的是,以这个太初和太一为基点向形而朝着形而上方向“志于道”,“修己安人”是修己之后的仁德外化的展现,而不是向形而下方向以“治人”和“事功”为目标。

孟子隐然以继承孔子自任,但孟子的思想表现方式为“一生二”。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里将生与义分为两个对立的选项。触怒朱元璋的则是《孟子·离娄下》中孟子对齐宣王说的这一段:“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此外,当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 梁惠王下》)  这里都体现出孟子的入世思想,仁爱之心也是有条件的,取决于对方的态度,不再是无条件的“修己以敬”。表现上不再是修己向道的提升角度,而是向着“修齐治平”的经世致用方向滑移。

有评价说,孔子的《论语》平实、平和、气平;《孟子》则宏肆、激昂、气激。这大概就是一和二的不同之处。到了明朝末期,王夫之(1619年—1692年)则认为“天下惟器”,道是器之道,而非道之器。有形的事物是世间唯一存在的实体,事物的规律在事物之中,“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周易外传·大有》)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的变迁和道德的下滑,儒家思想发生着从无形向有形,从尚德不器向经世致用,从守德志道向入世事功的流变。中国传统文化归正、归新和人类返本归真的路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