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星期六

#清朝 义士蒋坚行侠仗义 留名正史

tian.jpg

文:刘晓

清朝戏曲大家、文学家,在乾隆年间任翰林院编修的蒋士铨,有一位行侠仗义的父亲,虽然是一个一生都没有取得任何功名的小人物,但却在正史《清史稿》中留下了小传。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据《清史稿》和《劝戒录》记载,蒋坚,字非磷,江西铅山人。幼时就聪明有智慧。七岁那年,他跟随叔叔到法云寺游玩,看见堂上僧人们在诵经,而堂下的走廊里坐着几个衙役,正在私语,说寺里的一个僧人被杀,不能确定主谋是谁,不知怎么办才好。

蒋坚悄悄对叔叔说:“杀人的,一定是堂上老僧。”叔叔呵斥他不要随便乱讲,蒋坚却说:“老僧诵读经书却多次回头张望,显然意不在诵经,因此我怀疑是他。”蒋坚的话被衙役听到后,就将老僧带走审问,果然正是凶手。

十七岁那年,蒋坚出游,在乘船经过瑞洪镇时受大风所阻而停留。同船的一名少年,每当大家吃饭时就避开,独自上岸。如此几次,引起了蒋坚的注意,便跟随少年上岸,发现他蹲在岸边庙宇的大钟下。

蒋坚便问他缘由,少年说:“我是南昌人名叫熊白龙,因为家中贫困到河口的亲戚家求助,但没有遇到。此后靠着船夫的好心,搭载身无分文的我回家,还给我饭吃。如今遇到大风,船夫也没有多余的食物了,所以我躲避在这里。”说罢大哭。

听罢,蒋坚也很心酸,就强迫少年回到船上,将自己的食物分给他吃。吃完后,蒋坚还资助了他一些钱财。熊白龙为了感谢蒋坚,就邀请他去其家见自己的母亲,并与他结拜为兄弟。蒋坚遂在南昌一带停留。

过了一段时间,熊白龙找到蒋坚道:“我得到你的资助经商,已经获取了三倍的利润,现在打算去临安(今杭州)贩卖缯布,想将母亲和妻子托付给你。你知道我的父亲有一个养子叫熊蛟,一向品行不好。如果我有什么变故,请你妥善处理。”

一年后,临安来人找到了蒋坚,说熊白龙病死在了客栈,留下若干银两,他临终时叮嘱客栈主人来找蒋坚。蒋坚思虑熊白龙死,熊家必然派熊蛟去临安扶灵回乡,而熊蛟看见钱财,一定会心怀叵测。于是他写信给临安客栈主人,让他如此如此安排。十天后,他才将死讯告知熊母,熊母果然派熊蛟去临安。

不久后,熊母将蒋坚叫来,哭泣道:“熊蛟到了临安,说我儿的尸体已经被焚烧,遗骨被装在木桶里,现在他们已经回来,木桶安放在我家后园。此外一个钱也不剩了。我们往后的日子可怎么办呀。”蒋坚再三安慰熊母,并亲自去花园哭着祭拜。

等蒋坚出来后,熊母又牵着他的衣袍哭道:“听临安人说我儿曾把钱寄给了你,这钱本来就是靠着你的资助得来的,但是经营的人也有功劳啊,可否分一半让老身好活下去?”

还未等蒋坚回答,熊蛟突然上前,用眼斜视着蒋坚道:“这事需要报官,请南昌府的官员明断。”蒋坚呵斥道:“何必报官,请左右邻居中有声望的老者来就可以。”

熊蛟同意了,他先把蒋坚锁在屋子里,然后去请老者。很快,熊家就来了六七位老者。蒋坚当着老者的面说:“刚才之所以吞吞吐吐没有明说,是因为受了亡者的托付,防范熊蛟罢了。现在被熊母逼迫,只得尽快说出实情,请诸位跟我到花园。”

众人跟着蒋坚来到花园,蒋坚绕着木桶呼喊道:“白龙你最了解我啊!”说罢,用斧头砍开木桶,两层桶底脱落,桶底竟然是融化的白银铸成,两层间还有账簿票据。众人捡起来观瞧,无不感动的落泪,哀叹熊母有眼无珠,不识好坏人。

此后,蒋坚又做了一阵米贩子,眼看科举又屡考不中,二十八岁时,他辞别母亲,孑然一身,浪游天下,其后在山西以白衣幕僚周旋于公卿间,以“精于法家言”声名鹊起。蒋坚曾经说:“法所以救世,心求人之生,斯善用法矣。”而他也是这样做的。

蒋坚在山西省做幕僚时,屡次拯救陷于冤狱之人。当时临汾县令纵容手下横征暴敛,老百姓们纷纷离开家到山上躲避,出现了民变。康熙五十二年,巡抚派主政泽州的知州佟国珑前去处理,佟国珑邀请蒋坚一同前往。

佟国珑与蒋坚等七人骑着马来到山前,筑起栅栏的村民们气势汹汹。蒋坚手持巡抚令箭首先安抚村民:“巡抚大人知道你们都是良善的百姓,是被奸恶的差吏逼迫上山的,因此特派佟大人来救你们。你们现在可以各回各家。不信的可以看这支令箭。”

起初,村民们还在犹豫,但慢慢的有人开始下山,蒋坚就将他们带到县衙公堂,将犯法的六名差吏押上堂,跪在佟国珑案前。村民们看到差吏们,群情激愤,上前想殴打他们。蒋坚高喊:“大家不要轻举妄动,有王法惩治他们。”佟国珑下令杖责这些差吏,打的他们鲜血直流,村民们欢呼着离去。此后,村民们生活如常。

这事之后若干年,蒋坚厌倦了在外漂泊的日子,就回归故里。一天,忽然听说佟国珑因为属下官吏亏空赋税的事而在太原被下狱,怃然道:“我如果不去,佟大人的难就没法解啊。”

于是,蒋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泽州。到了泽州,才知晓佟国珑亏空五千两银子,而且佟大人估计自己这次很难逃脱,因此绝食求死。不过,佟国珑听说蒋坚来后,才勉强吃了一顿饭。

蒋坚先是前往省城,在栾城为佟国珑收债,又回到泽州,向州民借贷。如此为佟国珑凑齐了所需银两,佟国珑得以出狱。

四十六岁时,蒋坚才娶妻生子,儿子蒋士铨长大后考中进士,并做了翰林院编修,朝廷也因此封蒋坚同样的官衔。

蒋坚行侠仗义的一生,不仅为后人积累了德行,也让自己青史留名。

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六

清朝梁恭辰《劝戒录》
来源:正见网

#中国古代 经典章句评注: 朝闻道,夕死可矣

tian.jpg

文:王舍微 来源:正见网

【原文】

语出《论语·里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评注】 

什么是真正的道?为何能“夕死可矣”呢?《庄子‧天运》中说:“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意思就是孔子到了五十一岁时还没有领悟大道。孔子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曾向老子问道;最后那次,孔子三个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子时说: “丘得之矣。” 意思就是我终于得道了。

对于道,位于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却是不可献人、不可送人的,当你能领悟道、合于道时,道就会在你身上体现出来。道又是分层次的,孔子之道还只是在世间层面的理。而出世间后的层层空间又有更高的层层理,道家称之为道;佛家称之为法。生命与宇宙万物本是由道而生,天地万物的运行演化、生成与毁灭,都是按照道的法则中的客观规律而自然而然的变化过程。由于返本归真才是来世间当人的根本要义和生命的荣耀,若能真正得道,就不再是世间意义上的“舍生取义”的状态,而是走上生命回升之路,得到正法的救度和生命升华的护佑,脱离生与死的层面了。

【评析】 

在《国语辞典修订本》中对于孔子这句话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早上得知真理,当晚死去也未尝不可。比喻对真理或目标的追求,非常热切。《论语正义》曰:闻道者,古先圣王君子之道。清代李恕谷曰:“道,犹路也,有原有委:性与天道,道之本也;三纲五常,道之目也;礼乐文章,道之事也。经有统言者,有专言者,当各以文会之。”从古到今的许多注释,对“道”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由此可见,在茫茫宇宙中的地球上居住的人类,却是处在一种迷的状态,人类的探索,若无正法或正道的启悟和指引,往往只能得到形而下的“道之华,而愚之始。”

其实,道即真理,生命与宇宙的层层真理。先哲和先贤也只是认识到其中某一层的真理,因而对之下的各层理能够洞然。而“道”是宇宙演化和生命迁延的本源,也是万物生存、成长、衰败的必然法则。因此,以人性中的善为主导,提升人类的道德,才是人的生命的主线和方向。老子、释迦牟尼和耶稣等给人类留下了修炼提升的文化指向;孔子传给世人需要遵循的传统价值准则,这些都是为人类未来的回升铺路。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就意味着人在尘世之中,时时处处都面临着向上或向下的选择。

2024年10月23日星期三

#清朝 #广东 戏台 #火灾 有预兆 生死皆是定数

tian.jpg

文:刘晓

广东民间有为酬谢神明而请戏班子演唱戏剧的习惯,一般会找个合适的地方搭台,下边搭棚子,各色人等,包括女子,都可以坐在里边看戏。

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二十日,广州九曜坊请戏班子表演,在学政衙门前搭台。这个地方本来就狭窄,戏棚也是密集如鱼鳞。在演出时,因为一个子台内有人吸水烟导致起火,随即成燎原之势蔓延,戏棚相继着火,烧死了1400多人,男女都有。被烧死的人大多焦头烂额、断骨残骸,亲属难以辨认,官府只得将死者集中收敛安葬。

在大火发生的前一天晚上,戏班中负责打鼓之人看守戏箱,在戏台上休息,似睡非睡中,看见有几个红胡子红脸之人,还有无数披头散发、断腿断胳膊之人,他遂大声呵斥他们,那些人就消失了。然而,刚闭上眼睛入梦,又在恍惚中看见像是差役模样,头戴缨帽、手持锁链的人,有30多人,蜂拥进戏棚捉人。

打鼓者惊惧而醒,心知有异。等到天亮,就将所见告诉了班主,班主向主事之人请示,是否可以更改演出日期,但主事者不同意。等到演出开始,鼓乐齐奏,大鼓突然被震裂,打鼓者感觉全身发热,好像坐在蒸笼中,汗流浃背。当时扮演加官(注:在传统戏剧开场时,必先有一人或多人戴笑容面具,身穿红袍,手持吉祥颂词的条幅,走演一遭,以取好兆头)的演员也说,他戴着面具登场时,看见下边看戏的人的脸都焦黑。两人于是同时称病离开了。没过多久,火灾就发生了。

打鼓者和扮演加官的演员所梦、所感、所见,显然是上天在点化他们逃离灾难。而逃过这场灾难的不仅仅是这两个人。

西关有个王姓人家,家境小康,老夫妻向来为人忠厚,备受族人和邻里称赞。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业已娶妻。火灾当天,王家子告诉父母他要进城去看戏剧,并让妻子帮他梳头发。妻子将他的头发从顶部分成四缕编成辫子。正要出门看戏剧时,就遇到一个朋友约他去佛山镇置办货物。起初,他以其它理由一再推辞,并不想去,但朋友却坚持要他同去,他只好同意与他一起前往。

在火灾发生时,王家子已经在佛山镇,但他的父母妻子并不知晓。当他们听说戏场发生大火,连忙赶去查看。老夫妻在现场灰烬中发现有一具尸体很像他们的儿子,因此哭着收殓,并在家设置灵堂招魂。奇怪的是,其妻子到现场查看直到下葬后,始终都没有哭泣。老夫妻都呵斥她,说她一点也不顾及夫妻情分,媳妇只是默默承受并不辩解。

几日后,王家子与友人从佛山归来,老夫妻俩高兴之余也有些愕然,就问儿媳妇是如何知道那具尸体不是她的丈夫的。儿媳妇说,自己当日给丈夫梳的是四缕发辫,尸体头发被烧毁,但仔细观察灰烬的痕迹,发辫看起来只有三缕,所以不敢哭。然而,毕竟不知道丈夫去了哪里,心中疑虑找不到答案,所以每天早晚背着公婆默默哭泣,泪水浸湿了枕席,也不敢多说话。

王家子能逃过火灾,无疑是老夫妻俩为人忠厚的善报,否则又该如何解释呢?

还有更奇异的,番禺长塘街有个寡妇某氏,丈夫去世,独自抚养6岁的幼女,不再婚嫁。火灾这天,幼女跟随自己的婶母去观剧,她的婶母已经被烧死,某氏估计自己的女儿也难以幸免。二十一的早上,就准备了一个小匣子,准备去收尸,但遍寻却不见女儿的尸首。

走来走去时,某氏突然听到女儿的呻吟声,从层层的尸体下传出,十分惊骇,马上请人将尸体一一挪开,发现女儿还有气息,只是烧没了半边发髻,她赶忙把女儿抱回家。回家后,她询问女儿的经历,小女孩说当时并不知道起火,只是好像睡着了做噩梦,感觉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没有办法翻身,醒来后就开始叫人了。

据说当天大火是从看台上开始烧起来的,而之所以后果如此惨烈,则是因为附近的赌场。衙门前有很多不良官吏包庇下开办的赌场,那天正好有南海县文武官员相约去查办,因为走漏了风声,赌徒们就提前将东辕门关闭了。火起后,人们只能从西辕门逃命,大约有两三百人死于拥挤踩踏。如果东辕门不关闭,那么幸存下来的人会更多。

只是一切皆有定数,像王家子和某氏的幼女等逃过劫难的,不正是因为有上天的庇护吗?

来源:正见网

2024年10月21日星期一

#朱元璋 北伐讨蒙元檄文

20241019093212166.jpg

白话文

檄文告知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的人们:自古以来,帝王治理天下,都是由中国之人居中控制外族,而外族在外辅佐中国,从未听说过让外族统治天下的。自从宋朝气数已尽,元朝以北方的外族入主中国,天下无人不臣服,这岂是人力所能及,实在是天意所授。当时元朝的君臣贤明,足以治理天下,但有志之士仍有本末倒置之叹。从那以后,元朝的子孙不遵守祖训,败坏伦常道德,比如大德年间废长立幼,泰定年间臣子杀君,天历年间弟弟毒杀兄长,以至于弟弟娶兄长的妻子,儿子与父亲的妾通奸,上下相习以为常,对父子、君臣、夫妇、长幼这些伦理关系亵渎极了。人君是人民的主宰;朝廷是天下的根本;礼义是治世的大防。其所作所为如此,怎可作为天下的训示呢?到后来,皇帝荒淫失道,失去君臣之礼,又加上宰相专权,御史台报私仇,官员残暴,于是人心离散,天下兵起,使我们中国的百姓,死的死,伤的伤,虽然是由于人事所导致,实际上是上天厌弃他们的德行之时。古话说:“胡虏没有百年之运”,今天看来,果然如此!

在这个时候,天道循环,中原气象兴盛,在亿万人民中,必定会降生圣人,驱除外族,恢复中华,建立纲纪,救济人民。现在已经过了一纪(十二年),却未见有济世安民之人,只让你们战战兢兢,生活在朝不保夕的地方,实在可怜。当今河洛、关陕,虽有几位豪杰,却忘记了中国祖宗的姓氏,反用胡虏的称号为美,假借元朝的名号来满足私欲,倚仗人多势众来威胁君主,任意横行,控制朝政,这是河洛一带的人;或者力量弱小,凭借险要地形,贿赂求爵,意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是关陕的人。这两类人起初都以捕捉叛乱者为名,从而获得兵权。等到叛乱者被消灭,兵权在手,他们志得意满,不再尊主护民,反倒互相吞并,成为百姓的大害,都不是华夏的主人。

我本是淮右的布衣,因天下大乱,被众人推举,领兵渡江,占有金陵的形势,得长江天险的保护,至今已有十三年。西至巴蜀,东接大海,南控闽越,湖湘及汉水地区,两淮和徐州邳州,都已入我版图,全部南方都在我掌握之中。人民逐渐安定,食物略有余,兵士稍有精锐,我执弓持箭,目视着中原的百姓,长期无主,心中甚为痛心。我秉承天命,不敢自安,正准备派兵北伐群虏,救民于水火之中,恢复汉官的威仪。担心百姓不了解,反成我敌,携家北逃,陷入更深的苦难,所以先行告知:军队到时,百姓勿避。我军纪律严明,绝不犯民丝毫,归顺我的人将永安于中国,背叛我的人就自奔塞外去吧。因为中国的百姓,天必定命中国人来安定,外族怎能治理呢!我担心中土久染胡气,百姓不安,所以率领各路英雄,努力清除污秽,志在驱逐胡虏,平定暴乱,让人民各得其所,洗雪中国的耻辱,你们百姓要明白这一点!

至于蒙古、色目人,虽然不是华夏族类,但同在天地之间,若有懂得礼义,愿意做臣民的,与中夏之人待遇相同。故此告知你们,希望你们能明白。

原文

奉天讨蒙元檄文
又名:谕中原檄
作者:宋濂
1367年

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之人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鸩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义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沈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报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壹纪于兹,未闻有济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悯。方今河、洛、关、陜,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陜之人也。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奉天承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群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未知,反为我仇,挈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谕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2024年10月2日星期三

#古代中医 :神奇的以针穿发者

tian.jpg

文:德惠

魏国时,有个从句骊(gōu lí)来的外乡人。“句骊”又叫“高句丽”,是古代国名,位于朝鲜半岛。这个外乡人擅长针灸医术。他曾展示了一项神奇的技能:将一寸来长的头发,斩成十几段,然后用一根细长的针从这十几段头发的中心穿过,把它们从新连起来。他还告诉人们:“发中虚也”,头发的中心有空洞。他的针法就是如此奇妙。

我看到这则记载,最初感叹的是古代就有了比头发丝还细的针。随后就想人的头发究竟是不是中空的,于是查医学资料。现代医学认为:头发从外到里可分为毛表皮、毛皮质、毛髓质三个部分。毛表皮由扁平细胞交错重叠成鱼鳞片状,从毛根排列到毛梢,包裹着内部的皮质,起到保护头发的作用;毛皮质位于毛表皮的内侧, 由许多纤维质细胞组成;毛髓质位于头发的中心,是空洞性的细胞集合体,它内部有无数个气孔,这些饱含空气的洞孔具有隔热的作用。

原来人类头发中心的毛髓质中真有空洞。这个古代针灸师所言非虚。他是怎么看到头发的微观结构的呢?现代科学使用显微镜才看的见的结构,他是如何知道的。用现代科学解释不了。其实人类科学的发展路线不止西方现代科学这一条路。例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出现了很多特异功能者,他们中就有人可以看到非常微观的存在。此人是如何知道头发中心有空洞,并用针穿过的,笔者也不能下断言。举出这个例子,只想告诉大家西方科学并不是人类唯一的发展道路。

资料来源:唐朝《酉阳杂俎●卷七●医》
原文:魏时有句骊客,善用针。取寸发,斩为十余段,以针贯取之,言发中虚也。其妙如此。
注:原文很短,“魏时”不是很明确,有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也有可能是三国时期的曹魏。

来源:正见网

#中国古代 经典章句评注: 吾道一以贯之

tian.jpg

文:王舍微

【原文】

语出《论语·里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①。”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②。”

〔注释〕

①贯:贯穿,贯通。如以绳穿物。

②忠恕:据朱熹注,尽己之心以待人叫作“忠”,推己及人叫作“恕”。

【译文】

孔子说:“曾参呀!我所行的道可以用一个主旨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弟子问:“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道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评注】

中国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是神传文化,又是半神文化,其中承载着的传统价值是什么呢?历史上的儒释道文化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返本归真。孔子之道又是世间文化通向出世修炼之道的基石,“吾道一以贯之”的“道”实际上是世间的一层理,这些理也是有层次之分的,同时也意味着不同的境界。所以说,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主旨是“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篇》),即尚德守道。仁、义、礼、智、信是“一以贯之”的层层体现。“忠恕”又是仁的铺展和具体表现,意思是竭尽心力并推己及人。《中庸》中记述孔子的话:“忠恕违道不远。”也说明这一点。

此外,中庸是守德的最高心法和身法准则,同时又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正如孔子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里所说的德的意涵,是人生命所携带的、微观空间实实在在存在的白色物质,并非指人的行为外在表现之品德。

【评析】

孔子“一以贯之”之说在《论语》中还有一处,与“厄于陈蔡”有关的《卫灵公》篇,在以“君子固穷”回答了“子路愠见”之问后,又见“子贡色作”,于是:“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意思就是:“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并能牢记所学知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主旨贯彻始终的。”接下来,又对子路说道:“由,知德者鲜矣。”意即:能领悟德的人太少了。

在《论语集释·卷八·里仁下》“唐以前古注”中记述:“皇疏:道者,孔子之道也。贯,犹统也。譬如以绳穿物,有贯统也。孔子语曾子曰:吾教化之道,唯用一道以贯统天下万理也。”还附有按语:“按:一贯之义,自汉以来不得其解,”由此可知,孔子所掌握的并非能靠多学而能得来的知识,“在陈绝粮”也固穷而不变通,那又是什么呢?许多人将孔子之道转译为学说、思想、知识等,后人据此不断解读、丰富,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补充新的内涵,形成了不同时期各种流派的儒家学说。由于后人所处的时代和境界不同,因此众说纷纭。事实上,如果把孔子之道当作一层理来看,就只能自己在学习中领会或领悟。他人站在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解读,也都是所在层次的一种见解,往往与原意会有不同程度的偏离。

再看朱子的注释:“方知皆从此一大本中流出,如木千枝万叶都是此根上生气流注去贯也。”意思就是,千枝万叶的理都是从根上的一理“生气流注”而贯之。然而,对于如何探究这个“万理本乎一理”之“理一”,朱子却提出非“君子上达”之法,而是顺着枝叶去穷究:“格物者,穷究乎此者也。致知者,真知乎此者也。能如此著实用功,而理一之理自森然于中,”此乃于形而下的“器”中去寻道,这可能就是“自汉以来不得其解”的主要原因吧。

来源:正见网

2024年9月21日星期六

#文天祥 做 #阎王 如何断一桩搁置二百年的悬案

tian.jpg

文:刘晓

明末元初的大臣文天祥中国历史上以忠义闻名,他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迄今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他在被俘六年后以身殉宋,终年47岁。史载在行刑后不久,“俄有诏使止之”,然而文天祥已死。忽必烈惋惜说:“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蒙元编写的《宋史》中也对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忠君气节备加赞誉。

那么,如此忠义的文天祥死后去了哪里呢?清朝梁恭辰所著的《劝戒录》中说文天祥已经做了阎王

道光戊子、己丑(1828、1829)年间,梁恭辰的父亲前往江苏担任布政使,梁恭辰陪同前往。当时在布政使衙门中负责文书工作的是湖州的秀才沈巽帆,在他得知梁恭辰正在编撰一本劝人向善的书籍时,便向他讲述了他族中的一位先辈沈炳震先生的一件事。

沈炳震(1679年—1737年),字寅驭,号东甫,浙江湖州府人。曾做过贡生,其博览群书,长于史学。与沈炳异、沈炳谦兄弟合称“三炳”。他八次参加过乡试,但都因言辞激烈而落第,遂不再参加科举。乾隆二年十二月病逝,终年59岁。

沈巽帆说,一天,沈东甫先生正在书房中睡觉,梦中见一个穿青衣的人将他引到一个院子中,院中立着一面高一丈左右的镜子。青衣人请他照镜子,镜子中出现的是他前世的模样:是一位头戴方巾、脚穿红鞋的儒者形象,穿着的不是本朝的服饰。

沈东甫错愕间,镜子中又出现了他在前世的样貌:头戴乌纱帽、身穿红袍、腰系玉带、脚蹬黑色靴子,不再是儒者的装束了。

这时一名仆人闯入跪下,向沈东甫叩头说:“您还记得老奴吗?我是曾跟随您赴任大同兵备道(注:各省重要地方设整饬兵备的道员)一职的人呀。”同时还呈上一册文卷给他看。沈东甫遂问他为何而来,仆人道:“您前世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大同兵备道,姓王名秀。今日青衣人召您前来,是奉冥府文信王之命。”文信王正是文天祥,其生前被封为“信国公”,死后这是做了冥王,而青衣人应该是冥府的差吏。

为什么文信王要召沈东甫到冥府呢?仆人告诉他:“有您在大同任职期间的五百个鬼控告您,所以请您当面去对质。老奴记得杀死这五百人不是您的本意,这五百人本是刘七叛军的败兵,投降后又反叛,所以某总兵想要杀了他们,以绝后患。您曾亲笔写信劝阻,但总兵没有听从。因为怕您忘记了此事,难以分辨清楚,所以将您写的书信送给您。”

听他这么一说,沈东甫恍然记起了前世的事情,再三感谢老仆人。此时青衣人问他是步行还是乘坐轿子,没等沈东甫说话,老仆在旁先呵斥道:“哪里有身为监司大人却步行的道理呢?”于是青衣人叫来了一顶轿子,两个轿夫抬着沈东甫走了几里路。

之后他们来到了一座宫殿,宫殿正中坐着冥王文信王,头戴冠冕,须发花白,旁边的官吏身穿绛色衣服、头戴乌纱帽,手持文书簿册,见沈东甫到来,便呼叫兵备道王秀上殿。

冥王说“先等一下,应该先叫总兵前来。”很快一个身着军装、披着金色铠甲的人从东厢进入。沈东甫看过去,果然是以前的同僚某总兵。

冥王先对总兵讯问了很久,大殿下的沈东甫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大殿上叫王秀,也就是沈东甫,沈东甫上殿后向冥王作揖后站立。

冥王说:“杀死刘七同党五百人的就是总兵,他已经承认了。你写信劝阻,我也知晓了。但是按照明朝法律,总兵受兵备道的指挥管辖,你的命令他却不听从,你平日的软弱可想而知。”沈东甫连连应声并为自己的过错而道歉。

这时在旁的总兵为自己辩解道:“这五百人非杀不可。他们诈降后又反叛,不杀他们就又会叛乱,我这是为国家之计杀他们,不是因为自己的私利。”

总兵的话还没说完,台阶下就出现了一团漆黑如墨的黑气,啾啾的声音也从远处而来,伴随的血腥味让人难以忍受。但见五百颗人头乱滚,都张开嘴露出牙齿来咬总兵,同时斜着眼睛看沈东甫。

冥王拍案厉声道:“你们这群断头兵,假装投降后又反叛,有这回事吗?” 众鬼说:“有。” 冥王说:“那总兵确实应该杀你们,你们又何必争个不休呢?” 众鬼说:“当天假装投降的人,是几个首领,再次反叛的,也是那几个首领,我们都是被胁迫跟从的,怎么可以全部杀死呢?而且总兵只是想要迎合嘉靖皇帝严厉苛刻的心理,并不是真正为国家为百姓着想的。”

冥王笑着道:“说总兵不为百姓着想可以,但是说总兵不为国家着想是不可以的。这桩案子已经搁置了二百年,总归是因为这事情属于公事,冥官不能断案。如今总兵的心迹还未表明,不能成神离开;你们的怨恨之气也没有消散,无法托生为人。我现在只能将现在的情况上奏天庭,听候玉帝的处置。只是兵备道所犯的过错很小,而且有亲笔书写的劝阻信作为证据,可以放回阳间,下一世罚作富人家的女儿,来惩罚他软弱无能的过错。”

五百个鬼用手捧着头颅跪在台阶上表示愿意听从冥王的决断。于是冥王又命令青衣人引导沈先生出去,又到了镜子所在的地方,让他照今生。沈东甫不觉惊醒,汗出如雨,睁眼看家人们围绕在自己身边哭泣,说自己已经昏过去了一天一夜了。

沈东甫的冥府游历告诉世人两件事:一、人生前做了什么都会有不同的报应;二、忠义的文天祥死后已经成神。

来源:正见网

2024年9月7日星期六

从“ #地球 是歪的”看人之愚见与神之智慧

tian.jpg

在7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地理老师第一次拿着地球仪走进教室,大家立刻一阵新奇、激动。当老师把地球仪放在桌子上的那一刻,我脑中闪出一丝强烈的不快 : “地球怎么是歪的?多难看!要是中正、稳当的岂不好看的多?!”这不快的感觉随着年岁增长逐渐淡化,但仍不时出现。在无神论的教育之下,没有神造万物的概念,我只想着那就是碰巧那样吧。直到我五十多岁的一年里,一次海边旅行让我从这“歪斜的”地球认识到人之愚见与神之智慧。

那年冬天带岳父母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国游玩。我对日出日落情有独钟,因此在选旅馆时特别在地图上看好了海边旅馆的东面没有任何遮挡,以便能看到海上日出。

住进旅馆的第二天一大早,不顾头天的疲劳我兴致盎然的冲到海滩上,拿出手机,迫切的期盼着已多年未见的海上日出。逐渐的,天际发亮了,我想:“快了快了。”又过了一会儿,天色越来越亮,但没见太阳露头。再等十分钟,更亮了,而且看到红光,但不曾见我盼望的喷薄欲出的太阳。这时我赫然发现,太阳已经很高,但被一片房子遮挡。

怎么回事?!行前地图上明明看好了旅馆东边没有任何其它建筑啊!我赶忙把手机上的罗盘打开,原来太阳是从东面很偏南的地方升上来,而我地图上只查看了正东面没有遮挡。

我们常说“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所以查看地图时我不自觉的把太阳想成是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然而我忘记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直射点一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摆动,在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所以在加勒比海岛国上看到的日出必定是东边很偏南的海面升上来。

在手机上把南北回归线的相关知识复习了一遍之后,我又想起了儿时第一次看到地球仪时的不快 –——“地球怎么是歪的?多难看!要是中正、稳当的该多好?!”

说“地球是歪的”是因为做地球仪时把桌面假想成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而地球赤道平面与其成23.5度角,所以地球仪就做成是倾斜23.5度角的样子。

此时,我已不是无神论者,相信神造万物。我猛然意识到:啊,原来是神有意把地球造成“歪的”呀!

地球公转太阳一圈就是一年,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南端就是南纬23.5度,人们将其定义为南回归线。相对的,有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就在这两条回归线间来回移动,在地球上任何一地,太阳照射的角度就随之不断变化,角度越接近直射(90度角),太阳辐射量越大,越热;角度越小、太阳越是斜射,辐射量就越小,也就越冷。由此一年中就有了寒来暑往、就有了四季的变化。

如果按我儿时幼稚的想法,“地球要是中正的那该多好?”那么会导致什么情况?地球的南北轴垂直于地球公转太阳的轨道平面,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一年到头太阳永远是同一角度的照射,大体是一样的气温,没有气候的变化。赤道及低纬的大片地区是否永远过热而根本就无法居住呢?一年到头同样的气候对人类是否太过单调乏味呢?

正因为神造地球偏了一个23.5度,才使得更大面积的土地适宜人类居住,使得一年当中有了气候的变化,人类可以欣赏春花烂漫、秋叶金黄,夏季有流水潺潺、冬天有白雪皑皑,人类的生活、文化也因此得以丰富。

我想到,在无神论教育下长大的人,对神佛毫无敬畏之心,妄自尊大,常常用人类的浅见,甚至是愚见,去看待、评判世界。殊不知神造万物、主掌天地,我们不理解的事情、甚至认为不好的事情,很可能其中自有神佛智慧的安排。一个修炼的人更应该经常提醒自己,一切尽在神佛掌握之中,一个渺小的人在浩瀚的宇宙中连尘埃上的尘埃都算不上,在神佛面前唯有谦卑再谦卑、恭敬再恭敬。

来源:正见网

2024年8月31日星期六

#中秋 说“礼”

文: 《祝你平安》编辑组
来源:明慧网

tian.jpg

中秋将至,一轮明月普照天下。提到中秋节,大家往往联想到月饼以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实,除了吃月饼、赏月之外,在中秋节这天,古人还有祭月、敬老等习俗。这些习俗不仅蕴含着与亲人团聚的期盼,更体现出古人对天地神明的敬仰之意。

说到中秋节的由来,要从祭月说起。中秋成为节日,是从秋季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礼记·祭法》中记载:“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夜明,祭月也”。按照节气时令,古有“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传统,在春分这天,白天祭日;秋分这天,晚上祭月。八月十五是秋季三个月的最中间,所以后世以“中秋”作为祭月的节日。

秋天是五谷丰登的季节,也是大地即将进入休整调息,蓄养地力的时候。人们在忙碌的秋收之后,以洁净的果实与谷物祭拜月神,感恩过去一年的风调雨顺,敬畏天地神明的庇佑。

如果秋收之后,不让土地休息,紧接着开始耕种会怎样呢?在《礼记·月令》中写道:“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仲秋如果行春天令,秋雨就会停而不降,草木就会重新开花,国家就会有大的恐慌。

天地四时之礼,阴阳和谐之道,并不仅仅是农业耕种,还涉及到方方面面,出于利益、贪求等等原因,人们可能会在不合适的时机,做不合适的事情。如果不符合“礼”,脱离了天理天道,那么就会出现灾祸、天谴等等上天示警的事情。这样的礼法在《月令》中讲的很明白,但是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秋“礼”不可违

在《汉书》、《后汉书》中共计16次引用《月令》,都是因为一些郡、州、府的官员,“夏行秋令”或“秋行春令”,违背天时而出现了种种天象示警的迹象。

汉和帝年间,有一年,已经快到夏季,本来应是万物复苏,大地回暖的气象,但是天气仍然阴冷欠暖。大臣鲁恭观察到了一些州郡在盛夏季节处决囚犯,而不是在传统的秋天。

按照《月令》的记载,古人认为,春季万物复苏,不能捕杀动物、伤害草木;秋季五谷成熟,万物凋零,这个时候是秋收、狩猎的时机。对于人的生命是同样的道理,虽然一个人在夏季触犯了死刑,应当予以执行,但也在秋天处决,这样才符合四时之道。这是自古留下来的传统。

所以鲁恭向汉和帝谏言说,按照《月令》所说,夏天要轻狱薄刑,释放轻犯,因为农事正忙,应该让人们先回去完成耕种。如果夏行秋令,判处死刑,那么会发生苦雨频来、五谷不熟的现象。

鲁恭接着说,自三月以来,气候反常寒冷,农作物应当开始生长,但是却发育情况不好。这是上逆时气、下伤农业的表现。

鲁恭又阐述了《月令》的道理,这是周朝制定的,因袭了夏礼、商礼。朝代虽然不同,但这个道理却没有变化;四时之政,实行起来都是一样的。上承天心,下顺物命,以达到与时节和谐,这才是王者之道。

汉和帝认为鲁恭说的有道理,让那些州郡不准在夏天执行严苛的刑罚,遵照《礼记·月令》的秩序,顺应天时,和谐百姓。在《后汉书》中,史官评价汉和帝,称他遵从祖先传统,惩办大恶,选贤任能,尽了一个天子应尽的责任。

到了汉安帝年间,有一年,京城及一些郡国连连下雨,影响秋收。汉安帝下诏,“今年本来庄稼很茂盛,将要收获,但连绵下雨,恐怕要淹伤五谷,我翻来覆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霪雨霏霏,是因人民怨恨的缘故。”

在古代每遇到不测的天灾,都会在当朝让群臣直言时弊所在。汉安帝了解情况之后说;“武官以淫威虐待下属,文官妄行苛刻,乡吏假公生奸,是为百姓所患难而痛苦的,对那些懈怠的官吏要公开惩罚。”

汉安帝又强调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现在到了秋天,按照《月令》上说:‘仲秋养护衰老,授老人几杖,赐人糜粥。’现在正是八月按照登记的户口,向符合条件的老人赠送几杖、糜粥,但大部分郡县却没有不执行。也有发放糜粥的,但是粥里掺了糠秕。这样的状况,身为地方官吏,却没有督查核实、亲自办理。这是违背了秋天敬养老人的传统。这样的情况应当立即改正,敬奉老人,弥补过失。”各地方又重新核对老人的户口,补发几杖、糜粥。

在《二十四史》中,历朝历代以《月令》为礼,反省天灾人祸是普遍做法,《月令》一词共计出现二百六十余次。

子游问礼

为什么《月令》受到这样的重视?四时之礼的道理是怎样的?孔子的学生子游曾经问孔子,“请问所谓礼,是不是就是治理邪恶、保全良好的美德?”孔子说:“是这样的。”

子游说:“那么,又该怎样去治理邪恶、保全美德呢?”

孔子说:“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郊外祭礼,是对上天的敬畏;祭祀宗庙,是对祖先的缅怀;馈赠祭奠之礼,是对死者表示孝行;乡射、乡饮酒之礼,是对乡邻里民众表示仁爱;食飨之礼,是对宾客表示尊敬。”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先后顺序呢?孔子接着说:“如果能明白郊天祭地的意义,懂得‘春禘秋尝’的宗庙祭礼,那么,对于治理国家的事就可以了如指掌了。所以,日常起居就有了礼,从而长幼也分辨清了;因此,家庭内部就有了礼,一家三代就能和睦了;朝廷上有了礼,从而官职和爵位就有了秩序;用于田猎而有了礼,从而军事演习就能熟练。因为有了礼,宫室得以有了尺度,量具和祭器得以有了标准式样,五味调和也得以与四时相配,音乐得以有了节制,车辆得以符合规律,鬼神各自得到了享祀,丧事能够表达适当的悲哀,辩论谈话得以有伦有类,百官得以各守其职,政事得以顺利施行。将礼运用于自身的行动和眼前的一切事情,这样一切就都能做得恰到好处了。”

孔子讲出了“大礼与天地同节”的道理,“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万物各不相同,但却都按照一定的秩序在运行着,礼是万物运行的尺度与节律。

两千余年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是历朝历代最为重要的郊祭大礼,向天下百姓传递了敬天、敬神、谢天、谢神的精神,祭拜天地日月,成为“敬天法祖”的重要内容,并逐渐演变为民间节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对神的敬奉和对上天的感恩,并以此作为人间伦理道德的垂范。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体现着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的神传脉络,古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以“天”为尊,以其为观察行事的基点。于是,才有了“天人合一”的完整理论出现,有了敬天礼神的一系列仪式。而中共却奉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文革中将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连根拔起;一九九九年还公开迫害信仰真、善、忍的法轮功学员,致使社会道德沦丧、人心冷漠。我们只有抛弃中共,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才能顺应宇宙真、善、忍的特性,才能重建正常的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家庭才能美满。

#另外空间 的鬼有没有 #轮回 ?鬼能自救吗?

tian.jpg

文:容乃加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无独有偶,佛教道教都有盛大的祭典仪式。佛教中以盂兰盆会救赎堕入饿鬼道的、在地狱中受痛苦的生灵,自南北朝以降蔚成风气;道教也有中元普渡的仪式,从北魏开始,传说地官逢生日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将下凡为冥界生灵“赦罪”。这些祭典仪式都是对冥间鬼魂的盛大祭祀普渡。那么,生灵在另外时空中是否也会轮回转生呢?

如果说鬼魂无轮回,那么自古以来死者的鬼魂日日增加,终将使那个空间难以容纳;如果说鬼魂有轮回,那么此一死、彼一生,转瞬便变换形态而去,世间应该不会有鬼魂存在。再看人间,古今转生的真人真事时有所闻,表明了生命确实有轮回;而荒郊野地的墓冢,鬼魂出没的传说从古至今也未曾间断,似乎又有不轮回的存在。这些现象到底怎么理清呢?

入冥府寻解

清乾隆年间的礼部尚书、学者纪昀(字晓岚)有一表兄安天石,他一度身患重病,魂魄到了冥府。当时安天石便向管理生死簿籍的冥府官吏询问鬼魂是否有轮回这件事。

那冥吏的回答面面俱到,或可解答许多人的疑惑。他说:“人死后有轮回的,也有不入轮回的;轮回的有三种,不轮回的也有三种。

先说三种入轮回的:有福受报,有罪受报,有恩有怨者受报。有福得受福报的会轮回,有罪要受业报的会轮回,还有那些有恩怨未了的也会轮回。而不入轮回的生命也有三种情况:圣贤以及修成仙佛等超脱者不入轮回;堕入无间地狱的鬼魂也不得轮回;至于无罪无福的人,任其魂魄游荡于坟茔墓穴之间,余气未尽时则存,余气渐消便会消失。

还有一些无依无靠的魂魄附身他人,促成他人怀孕,这种情况称为‘偷生’;而有高德的僧人或道士转世借用他人之身,这称为‘夺舍’。这些都是偶然的变象,不在轮回常理之中。至于神灵降世辅佐明君开盛世,或妖魔鬼怪大量转生横行于世造成大杀劫,这又是因气数使然,不在轮回的范畴之内。”

冥府吏从方方面面、不同层次解说轮回,言之入理,确实是难以一闻的深见,似乎也拨开了人世中隔阂难明的迷雾。安天石本来不信轮回,但这次经历之后,病愈时他向人谈及此事,并说:“根据那冥府官吏的说法,轮回之理的确是清晰可见,凿然成理。”

自我救赎

对于那些魂魄游荡于坟墓野地的无罪无福之辈,是否就了无生机了呢?在寂寥的自生自落之下,是否有再度轮回做人、自我提升的机会呢?

阅微草堂笔记》另有一篇记载,或可给人对应的参考。

纪昀说景州的李晴嶙曾讲过一刘姓书生与鬼魂的遭遇。这位刘书生在一座古寺里教授孩童启蒙功课。有一晚月光微弱,他听到窗外有声音,便从窗隙中往外看,只见墙角似乎有两个人影。他急忙呼喊捉贼,却听见墙那边传来一个声音说:“我们不是贼,有事求君相助。”刘生惊骇地问:“你们求什么?” 那声音答道:“因为我们前生罪业深重,堕入饿鬼道中,至今已经将要百年。每当听到寺中厨房炊煮的声音传出,便如饥火焚身一般周身难耐。我们见君似有慈悲心,能否施舍些残羹冷粥奠祭,让我们解解饥渴,可以吗?”

刘生答道:“佛家经忏能够超渡冥间亡魂,为什么不向寺里的僧人求助给你们超度呢?”

鬼回答说:“鬼能得到超拔的机会,也是前世的因得到的果。我辈在过去世里,忙于仕途,对得势之人趋炎附势,对失势的人冷眼相待。当时我辈得志,从未扶贫救难,没有造下善因;如今势败,怎能遇到善缘呢?然而,虽然我们在享受丰盈的物质时不甚爱惜,但也还曾对孤寒的故旧有点小施舍,因而或许偶尔还能得到一点怜悯,沾些余味。不然,就如目连尊者的母亲死后被锁在大地狱中,即使食物送至嘴边,也会化为一把猛火,连佛力也无法救助了。”

刘生听后不禁升起怜悯之心,便答应它们的请求。二鬼感激涕零,呜咽着离去。从此,刘生每日将残羹剩酒倒在墙外,虽然似乎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但始终不见鬼影,也不再听到声音。

过了一年多,一个夜里他突然听到墙外有人喊道:“多谢这些日子的恩惠,今日特来告别。” 刘生问:“你们要去何处?” 鬼答道:“百年中我们无法脱离饿鬼道,思前想后唯有通过行善自救。在这片林中有许多野鸟,当有人来捕捉时,我们先惊动鸟儿让它们高飞;当有人设网时,我们先驱赶鸟儿让它们避开。这一善念善行感动了神明,如今已得以转生了。”

刘生曾对人说:“即使是沉沦在饿鬼道中的鬼魂,他们的力量仍然能够帮助生物,那么人怎么推辞说自己无力行善呢?”是呀,相较之下,人在世间能自主,人要行善比起堕入恶鬼道的鬼要容易太多了!存善念、行善事要能及时呀!种善因结善果,天理永恒不易!

来源:新生

2024年8月21日星期三

#明太祖 #朱元璋 缘何尊孔而删《 #孟子 》?

tian.jpg

文:楚若薇 来源:正见网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372年—前289年),年八十四岁。本是鲁公族孟孙之后,后迁居邹地(今山东邹城市),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是邹人。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受业子思之门人”’,晚于孔子179年,约与庄子同时。学成以后,他以孔子的继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周游列国,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获尊称亚圣(仅次于“至圣”孔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诸侯均穷兵黩武,积极求取富国强兵,攻城掠地的权谋之士。而孟子守着先王之道,不肯阿世取容,赞尧舜,崇孔子,阐发和平王道的民本思想,觉民救世,维护儒家道统,希望各国国君用儒家的仁义精神来治理国家,实行仁政。虽然各位诸侯对孟子十分礼遇,却都认为其主张迂阔而不可用,纷纷拒绝了他。《史记》中这样记述:太史公说:我读《孟子》一书,看到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没有一次不放下书而发出叹息的。我说:唉,利益真是祸乱的开端啊!孔子很少谈论关于利益的问题,就是想从根本上防范这个罪恶的根源。所以说“每件事都依据利益去处理,就会招致很多怨恨”。从天子到平民,喜好利益的弊病有什么不同呢!

只有滕文公曾经试图推行孟子的政治主张,可是滕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没有能力全面实施他的宏伟规划。到了晚年,他只好回乡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讲义论道,弘扬儒家仁义的思想,并完成《孟子》一书的七篇论述。自从唐代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提出: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南宋光宗将《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列入儒家 “十三经” 之中。朱熹把《孟子》列为“四书”之一。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阐发详尽,气势如虹,说理畅达,激昂善辩。

一千六百年之后,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原名朱重八,淮南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县)人,推翻了元朝统治,于1368年建立了明王朝,年号“洪武”,据《明史·礼四》记载:“明太祖入江淮府,首谒孔子庙。洪武元年二月,诏以太牢祀孔子于国学,仍遣使诣曲阜致祭。临行谕曰:‘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有天下者莫不虔修祀事。朕为天下主,期大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今既释奠成均,仍遣尔修祀事于阙里,尔其敬之。’” 并表示:“孔子万世帝王之师,待其后嗣,秩止三品,弗称褒崇,其授希学秩二品,赐以银印。”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不仅如此,璋又于同年“诏以孟子五十四代孙思谅奉祀,世复其家”,“命复孔、颜、孟三家子孙徭役”,由此可见,朱元璋在沿袭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对儒家尊崇和优礼,由孔子而孟子、颜子,而遍及所有圣贤。  朱元璋对孔、孟的尊崇,当然是归因于尊孔重儒的治国策略。

据《明实录》记载,明立国后,一次朱元璋去白虎殿,看到诸子有读《孟子》者,便问身边大臣:“《孟子》何说为要?”对曰:“劝国君行王道,施仁政,省刑簿赋,乃其要也。”朱元璋听后感慨道:“孟子专言仁义,使当时有一贤君能用其言,天下岂不定于一乎!”

然而,在洪武五年发生了一次逆转,传说朱元璋读《孟子》,对其“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之类不尊专制权威的话深为不满,以为“非臣子所宜言”,下令“罢其配享”。《明史·礼四》记载了这件事:“五年,罢孟子配享。逾年,帝曰:‘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 此次罢享也就持续了十个月。

罢配享事件旋踵即逝,但在二十多年后,即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命大学士刘三吾编《孟子节文》,删去《孟子》中“词气之间,抑扬大过者八十五条”,“八十五条之内,课试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一以圣贤中正之学为本。”  这部《孟子节文》并没有在社会上流行。十七年后,成祖永乐九年(1411),福建连江人孙芝上疏,才使得《孟子》重新得以恢复原貌。

朱元璋对孟子的态度变化有哪些深层次原因呢?这就要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和迁移说起。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有素王之称。素王的意思是他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是文化意义上的王。那么,孔子对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本源的那个“道”,又是如何开示的呢?《论语‧里仁》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段话记录的是孔子与他的衣钵传人曾子的一段对话,意思是:孔子告诉曾子说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孔子说完这句话之后就离开了。随后门人问曾子孔夫子讲的这个“一”是指什么,曾子答:忠恕而已。那么,曾子解释的“忠恕”是不是孔子所说的“一”或者“道”?

再看《论语‧卫灵公》中的另一段对话:“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问子贡:你以为我的学问是因为我读了很多书而得来的吗?子贡反问: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一以贯之”。这里又出来个“一以贯之”,孔子为什么不能直说呢?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仁”,是孔子培养君子的最高要求,是儒家道德的核心思想和最高准则。《论语·颜渊》中回答学生樊迟问仁时最为简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 的小篆写法从人从二, 此 “二”在甲骨金文的古文系统中是个重文符号, 因此仁即 “人人”,意思就是把人看作人,显现了人道精神,也是人道的起点。 后人逐渐加上仁爱和仁厚等道德意义,使仁的意涵扩大为众德之和,而把“德”当作是一种达成目标的外在行为方式或手段。《礼记·乐记》中所说的“德者,性之端也”。意思是说,德是指那些发源于人性的原初表现,也就是指“德行”了。同时,孔子对子路(仲由)感叹,懂得德的人太少了:“由,知德者鲜矣。” (《论语·卫灵公》)

有人说,孔子的思想中既有出世,又有入世,入世也是为了出世。 从《论语·述而篇》中的记述可以得到某种印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建立的“入世”的人道思想以仁为核心及边界;同时,孔子的思想也指向形而上的天道,要做“泛爱众”的仁德君子,但又要“志于道,据于德”,即以德为基石向道进发,指向出世。所以说,孔子的思想是一种“涉世”的基调,经历世事,但不沉湎世尘;尚德不器而非后人流变后的“经世致用”。

《周易·系辞上》中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无形不可见的叫做道,有形而可见的叫做器。孔子第三十二代孙,唐代经学家、易学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注疏中阐释: “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在中国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中,“道”字用的非常宽泛和普遍,其实,所谓的道,意思是中一层层的理,但不同的理是有层次的高低之分的,不同层次的理的认识甚至会是完全相反的,与人所处的境界直接相关。人道的理与出世间后的理,注定是有着很大差异的。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阐释说:“此章明君子之人不系守一业也。器者,给用之物也,犹如舟可泛于海不可登山,车可陆行不可济海。君子当才业周普,不得如器之守一也。”意思是“大道不器”,君子秉持大道,大开大合,水无常形,不执于某一种偏狭之见。大千世界中,山川河流,走兽飞禽,形形色色,无非“形而上者”和“形而下者”两大构成。形而下的“器”之于人类,诚然不可或缺;但形而上的超然,“圣而不可知之”的神性内心才是人类的存在要义。黑格尔说:“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好像是一个没有祭坛的神庙。” 而信仰是通往神的途径;守德是悟道的基石。中庸和仁、义、礼、智、信都是由德这个核心而延展开来的德行方式和守德方法。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当源于“道”所生“一”。孔子的涉世思想中体现出的是,以这个太初和太一为基点向形而朝着形而上方向“志于道”,“修己安人”是修己之后的仁德外化的展现,而不是向形而下方向以“治人”和“事功”为目标。

孟子隐然以继承孔子自任,但孟子的思想表现方式为“一生二”。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里将生与义分为两个对立的选项。触怒朱元璋的则是《孟子·离娄下》中孟子对齐宣王说的这一段:“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此外,当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 梁惠王下》)  这里都体现出孟子的入世思想,仁爱之心也是有条件的,取决于对方的态度,不再是无条件的“修己以敬”。表现上不再是修己向道的提升角度,而是向着“修齐治平”的经世致用方向滑移。

有评价说,孔子的《论语》平实、平和、气平;《孟子》则宏肆、激昂、气激。这大概就是一和二的不同之处。到了明朝末期,王夫之(1619年—1692年)则认为“天下惟器”,道是器之道,而非道之器。有形的事物是世间唯一存在的实体,事物的规律在事物之中,“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周易外传·大有》)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的变迁和道德的下滑,儒家思想发生着从无形向有形,从尚德不器向经世致用,从守德志道向入世事功的流变。中国传统文化归正、归新和人类返本归真的路又在哪里呢?

2024年8月19日星期一

数字漫谈:一和二、阴和阳(二)

tian.jpg

文:过客

“二”是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中 ,上面一个一,下面一个一,说明它是从一中分化而出的 ,其本义为由混沌分出的天、地两极。二在数术中和一相同都为金,八卦中为兑卦,方位为西方。一为太极,太极分为两仪,从此有了阴阳、有了男女、有了黑白、有了善恶、有了正邪。后引申为不专一、不忠诚等,如二心,连骂汉奸都叫二狗子。

“一”表示是混沌的存在,而“二”则分出了天和地,天和地从排序来说,天为一,地为二。二是阴数,从数,为阴为柔,有阳有阴,天地才会和谐,阴不阴,阳不阳的话,天地就会失衡。老二也想当老大,那就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太强势做第一往往容易惹来别人妒忌,儒家讲中庸之道,有能力也不做老大,收敛一下锋芒甘做老二。不过这可不是孔子在文革期间被骂孔老二的原因。鉴于时代的原因,这个称呼带有明显的不屑。不过孔子还真的跟老二有关。历史上的孔子姐妹很多,但兄弟只有两个,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叫孟皮。在他父亲六十四岁时,又娶了颜氏并生下孔子。孔子取字叫“仲尼”,伯仲的“仲”,即第二的意思,伯则是兄弟中的老大。

佛家讲不二法门,通常解释为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最好的方法。这个说法来自佛经中30位菩萨的交流,他们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叫不二法门,他们只是在讲自己如何证悟的入不二法门的方法,方法很多,但是最后都是修到了这个境界。从字面上讲很简单,就是唯一的能解脱的法门,没有第二个。

佛教中有十几个法门,他们都认为自己所修的是不二法门,是唯一能修炼圆满的法,把其他法门称作外道。后来就慢慢承认了其他法门也可以修成正果,这可麻烦了,既然都能修成,那么他就乱来了,掺和着修。

事实上,佛教所有法门都是出自释迦牟尼佛的讲法,他可没有教弟子搞出这么多不同的法门来,是弟子在某一层次开悟了,自己根据释迦牟尼佛讲过的高层次的法创立的新的法门,但是他并没有达到释迦牟尼佛的境界,所以修炼他们创造的法门,最高也不会超过他们所在的层次。

现在佛教末法时期都乱套了,僧人们什么都修,什么都信,你看电影中,那少林和尚们一口一个阿弥陀佛,少林寺是禅宗祖庭,信奉的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净土宗的,别看都是修佛,将来要去的佛国世界不一样,修炼方法也不一样,怎么能乱来呢?

我去过一些寺庙,几乎都有类似情况,不管是什么法门的,大喇叭中提醒游客注意事项,最后来一句阿弥陀佛。

文化大革命中破坏了很多寺庙,赶跑了很多高僧,以前的传承断裂了,后来做方丈的这些小和尚什么也不懂,他连修炼的心都没有,自然不会去研究修习佛法,他把这个当做职业来做了。

一不存在比较,有了二,就有了比较,有了比较,就有了分别心,善恶就此两分开。

圣经中记载:上帝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一个人,给他取名叫亚当。后来又取下他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取名叫夏娃。

男人和女人原本是一体,因此男人和女人长大以后,会互相吸引,与对方结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一个繁衍的规律。

上帝在东方的伊甸园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那里的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非常好看;树上的果子还可以做食物。这里的描述看,伊甸园其实就是上帝在天国之中创造的一个极乐净土,最初的人类是天国的众生,层次很高。

上帝让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让他们修理并看守这个乐园。上帝吩咐他们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们都可以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们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死。”  亚当和夏娃赤裸着绝美的形体,品尝着甘美的果实。他们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就这样在伊甸乐园中幸福的生活着,履行着上帝分配的工作。

一天有个天使引诱夏娃吃下了善恶树上的果实,说可以如神一样能知道善恶。夏娃就摘下果子吃了,又给亚当吃了。他们二人立刻生出羞耻心来,觉得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自己编做裙子。

上帝发现后就把他们赶出伊甸园去,贬到了人世间。那个引诱他们的天使也受到惩罚,被罚做蛇,必用肚子行走,人人厌恶。

亚当夏娃违犯上帝的意愿吃下善恶果时,就不符合那个空间的标准了,他们觉得有了羞耻之心,其实是他们心性掉下来了,没有那颗心,看见异性身体也不会动心。有人看见漂亮异性就害羞,就是他有那颗色欲之心在。羞耻之心是人这个层次必须有的,不知羞耻那是畜牲了。修炼人没有了私心,分别心,色欲心,那是更高的境界。

女性男性,一阴一阳,构成了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家庭。男人就要阳刚,女人就要温柔,社会才会和谐起来。现在阴阳颠倒的天象之下,男人娘娘腔,女人女汉子,比比皆是。颠倒了性格还好说,最可怕的是颠倒了是非黑白,颠倒了善恶正邪。

身上挂满了勋章,到处做正能量报告的你以为就是好人吗?不一定。被众人齐声辱骂、切齿痛恨的你以为就是坏人吗?也不一定。不久的将来,人们会从新审视近代和近年所发生的事件,所得出的结果可能会让人大跌眼镜。

来源:正见网

“ #名校 ”的迷思

tian.jpg

文:美国大法弟子 来源:正见网

我早年留学美国,在之后近三十年的学业和工作中,读了硕士,博士,博士后,经历了世界顶级研究所和大学,也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科学家、学者、教授。其中不乏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也有诺贝尔奖得主。回头看看,几十年的经历真如黄粱一梦。最真切的体悟就是:大法才是真理,师父在法中讲的太对了。

我真切的体会到:科学其实也是一种信仰。比如大家都相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实相对论到底说了什么,知道的人非常少。有能力全方位验证这个理论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的人只是“相信”罢了。当然,很多基本的东西的确经过了很多人多次的验证,被实践证实了。很多数学、物理、化学领域中基本的东西,因为相对简单,又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无数人的实验和实践,被证实了。

但生命科学面对的是复杂的多的课题。就我所研究的领域,真正前沿的新发现,有能力验证这些发现的实验室全世界就那么几个,而且要验证起来要耗费很长时间,消耗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在浩如烟海的学术论文中,有不少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以致造假的文章。就科学家本身而言,他们也是人,不管多么有名望,所理解的一定受科学本身认识的局限,而且仅限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现代生命科学因为太复杂,领域越分越细,学术界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很多很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其实对于他们专攻的领域之外的东西,很可能知之甚少。

好多人迷信科学,崇拜“名校”。中国有句老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比如清华大学,在2024世界大学排名第二十几位。和位列前几名的剑桥,牛津,哈佛相比,其实各方面差距非常大。再有,一个学者从本科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再到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过程中对自己的领域有着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同时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狭窄。比如和我有一面之缘的钱永健,在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一生获得大小几十个奖项。但他和我所遇到的很多知名科学家一样,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不随便发表意见。因为在这个层面的学者大都非常清楚:自己知道的东西其实很有限。对自己所了解的狭窄领域之外的东西,最好的态度是“不知为不知”,否则多半会落下笑柄。

当然,科学家们也是人,所以其中有严谨求实的,也有为了名利弄虚作假的。尤其是现在的科学界,被无神论进化论严重侵蚀和控制,真假难辨。知名科学家的言论,也不能不加分辨的一概接受。

所以,即便是一个名满天下的科学家,也不可能通晓人类科学的全部;人类科学的全部,对宇宙、生命的了解也是很肤浅的一点点;一个人如果不修炼,就更不可能理解超越人类从古到今一切学说的大法。

2024年8月12日星期一

《 #周易 》揭秘(二) #太极

来源:正见网

(二)太极

1、太极

20240805-image1.jpg?itok=0hPi6Pg5

历史流传下来的黑白太极图,是集中体现道家理论的符号,代表道。太极图中,黑代表阴,白代表阳,故阴阳谓之道。黑白分明,阴阳对立,黑白、阴阳又环抱一体,这是道家太极图的基本形态。那么道家黑白太极图在表达什么?

黑和白,阴和阳,是两种完全对立、不同的属性。如果我们把太极图理解为代表一个星球,代表一个星系,代表宇宙,或者代表一个生命,那么道家的黑白太极图表达的就是:宇宙是由阴和阳两种属性组成的,道家把宇宙万事万物,抽象出阴阳两种属性,用符号表现就是黑白太极图。就是说宇宙万事万物都存在阴阳两种属性,宇宙万事万物都可归为阴阳两性;或者说在宇宙极高的境界中,阴和阳是宇宙的基本存在状态。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有日有月,有白天有黑天,有男有女,有上有下,有高有低,有冷有热,有正有邪,有善有恶,有支持就有反对,就连数字也有阴阳之分:偶数为阴,奇数为阳。一切都是阴阳,黑白、阴阳组成了世界。

所以我们看“太极”:“太”就是非常,不一般;“极”就是极致,意同“太”。那么“太极”的意思就是非常、极高,即宇宙极高层面、极高境界之意。黑白、阴阳太极图的图意就是:在宇宙极高层面、境界上,万事万物都表现为、归类为阴阳两种属性,形象的表现就是黑白太极图。

那么道家划分黑白、阴阳两性的核心用意是什么?对人来讲,就是区分正和邪,辨别善和恶。因为黑即阴,在文化层面代表负,代表阴暗,代表邪恶,代表坏人;白即阳,在文化上代表正,代表光明,代表善,代表好人。就是说在很高的层面、境界上,人世间一切人、事、物,都可归类为阴和阳两种属性,文化上,都可由此而归为正和邪、善和恶、好人和坏人两大类。

所以道家阴阳之理的正邪之分,和佛家的善恶之分,和儒家的好人、坏人之别,都是相通、相同的。区分正邪、善恶,划分好人、坏人的目地是什么?目地就是在正常的社会中,洪扬正的,抑制邪的,使社会处于和谐美好状态。然而站在一茬文明的高度,道家区分阴和阳,把人归为善恶、好坏两类的目地,则是末法末劫救人的需要。就象西方文化中诺亚方舟大洪水的故事:当一茬文明结束的大劫难到来时,从善的好人留下,随恶的坏人淘汰。在上帝的眼里,诺亚一家是好人,是“完全人”,诺亚一家就是代表大劫留下的好人。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一茬一茬的文明,其实就是历史每走过一段时期的不断净化。这是道家阴阳之理的最高体现。

2、河图洛书

20240805-image2.jpg?itok=0aDaMuHi

《易经·系辞》记载:“河出图,洛出书”。河即黄河,对应天河、汉河、银河、星河;洛指黄河支流洛河。河图洛书的基本元素是黑点、白点,轮廓是四方形。黑点对应黑白太极图中的黑,代表阴,寓意负的、邪的、恶的、不好的;白点对应黑白太极图中的白,代表阳,寓意正的、善的、好的。而四方形轮廓,则是寓意方向,也是代表地,因为天圆地方。

道家太极图之所以用圆表现,就是因为其境界高,代表天——从阴阳两性角度,涵盖、代表宇宙万事万物,因为大道至简至易。河图洛书轮廓之所以为方,之所用许多的阴阳点表现,则是因为这是对映地,是表现地上复杂的人世间。所以金字塔的形状就是:越高越简,越往下越复杂,直至到四方形的地下墓地,故人往高处走。

我们看河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均为阴阳共位,也就是阴阳混合之意,有正邪、善恶、好坏交织在一起,难以鉴别分辩之象。比如汉字文明文化的“文”,其部首“乂”就是表现正邪、善恶、好坏交织在一起的状态。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河图、洛书其实就是太极图的细化,是黑白太极图在应用领域的具体表现。

20240805-image3.jpg?itok=QR8lol8Z

河图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代表的黄色文明文化。黄河长5464千米,犹如华夏上下五千年;黄河跨青海、甘肃、四川、内蒙、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九省区,这就象九曲黄河代表九州中国一样,故黄河是黄色文明文化的象征体现。那么黄河流域之图(文化上的)就是河图;历史在黄河流域布局的黄色文明文化,其主题的高度概括、抽象表达就是河图。

既然诠释中华黄色文明文化的河图,是用体现黑白、阴阳的图来表现,那就是说:华夏黄色文明文化有黑有白,有阴有阳,有正有负,有正统有糟粕,有好有坏,有善有恶。就象黑白太极图一样,是阴阳一体的,而且是黑白、阴阳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状态存在。这就是河图。

我们再看洛书。洛河是黄河的一大支流,那么洛河就是黄河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用来表现黄河的。“洛”字字意体现为部首“各”,那么“洛书”的意思就是:阴阳各表,正邪各书,善恶各说,此即洛书。就是说华夏文明文化从黑白相互交叉的馄饨,到了清晰,从正负交叉不明,到了经纬分明。

所以洛书就把黑白、阴阳做出了非常明显的区分:阳占东西南北四个正位,而阴则居四个偏位之角。那么洛书之图呈现给我们的理就是:白占正位,黑占偏位,亦即阳主阴辅,这是人世间的基本、正常状态。而违背、脱离这一状态,就是非正常状态,道家对其表述为阴阳反背,人世间称其为阴盛阳衰。就是说当一个人,一个社会,一茬文明,走向阴阳反背、阴盛阳衰状态的时候,这个生命、这个社会、这茬文明,就到了末后消亡之时。因为阴阳反背、阴盛阳衰,违背了社会、宇宙规律,是非正常状态,是宇宙法所不容许的,是不能存在的。这就是对河图洛书最基本的认识,也是上一茬文明留给本次文明的最大精神财富。

就是说河图、洛书用图、符号的形式,把中华文明【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文化,形象的表现为两种形态、状态。这两种形态、状态就是:河图表现的黑白、阴阳交织在一起的状态——华夏文化正负交织在一起;和洛书呈现的黑白、阴阳分明的状态——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正负经纬分明。

20240805-image4.jpg?itok=8zAZyak-

在河图、洛书中,中间都是五阳数组成的十字。这个五阳数十字在地理上,是对映五嶽、“连山”构成的十字架,在天文上对映南十字星座;在文化上代表五嶽文化;在生命上指“伍”数代表的人。

中华文化中,赋予“五”数的内涵是代表世人,所以五的大写就是“伍”,释“人五”之意。比如人在五行之地,吃五谷,长五官、五指,有五脏,家族讲五伏等等。五数又对应金木水火土之五行,人世间是三界、五行之地,所以人数就是五。“五”的汉字释义是天地之间(“二”)是力量的“力”,因为人是靠双手、靠体力、靠力量而做事的生命。故“五”数代表世人;故河图、洛书中间是五阳数。

也就是说,人是万物之灵,人是世间核心。河图洛书是四方形,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释义方向,这是寓意:黑白、阴阳之道,是给世人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的!那么站在人类一茬文明的角度讲,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其作用就是给本茬文明的人,在本茬文明走向结束,即末法末劫的时候,是给人指明人生正确方向的。这是道家太极图,与河图、洛书的最大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华夏上下五千年的黄色文明文化之核心,之主题,就体现在五嶽。而连成十字形的五嶽,有四嶽(华山、恒山、嵩山、泰山)属于黄河流域,位于“河图”上(南嶽衡山在长江流域)。其实广义的河图是指黄河、长江,指中华大地,指承载黄色文明文化的东土。故河图洛书中间的十字,是以五嶽而代表黄色文明文化之地。我们再看周易、八卦。

3、周易、八卦

20240805-image5.jpg?itok=FCXg0vXo

《周易》包括《易经》、《易传》,与《连山》《归藏》合称三易。相传《周易》的形成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是指上古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周文王,演《易经》之道;近古孔子及弟子后学,注《易经》成《易传》。经传合一,终成《周易》。

《周易》与《连山》《归藏》合称三易。什么是“连山”?连山就是象五嶽连成南十字星座一样,这是指看似孤立的山嶽,实则有其文化内涵上的内在连系,此即连山。什么是“归藏”?这里的藏是指青藏高原,指青藏高原上的昆仑山。那么归藏的意思就是,就象三江归为源头昆仑山一样,连山的中国山嶽文化之内涵,也都归为藏——昆仑山。故《周易》、《连山》、《归藏》之三易,是说《周易》代表的史前文化,来自昆仑山,来自上一茬文明,是上一茬文明的经验总结。

《周易》即《易经》,易经的经即是卦。《易经》基础卦数有八,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故称八卦。变卦六十四卦。统领整部《易经》的就是八个基础卦;或者说《易经》的主题思想,就体现在八个卦象上。八卦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史传先天八卦来自河图,后天八卦源出洛书,就是说先天八卦对映河图,后天八卦对映洛书,此说正确。

20240805-image6.jpg?itok=UnCJvnev

那么周易、八卦是用来干什么的?是占卜、预测吉凶的。因为人类奠定的文化,笼统的说就是好和坏,站在道家角度讲,就是涵盖宇宙万事万物的阴和阳,正和邪。所以任何一件事情,都可归为、评判为认识的好和坏。好则吉,坏即凶。故周易、八卦的吉凶,和太极的阴阳是异曲同工,本质上是一回事,是同一个理的不同表述。

如果说河图洛书是从道家阴阳两性角度,来表现宇宙法则、规则,那么周易、八卦,则是融河图洛书于一图(八卦图),从八个方位,利用阴阳符号(阴爻、阳爻),详细阐释阴阳之理,也就是吉凶之别。既然河图洛书为四方形,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释义方向,寓意给世人指明人生方向,那么八卦就是详细阐释人生正确方向的图。怎么阐释的?通过占卜、预测的方式而阐释的。

《周易》的卦象、卦数、方位,其阐释的卦理,是和中华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密切连系在一起的,更是和汉字的内涵本意紧密相连的。就象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样,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有机的体系系统。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周易》、八卦是占卜、预测文化,就是用来占卜、预测的。故八卦其实就是预测,是从占卜角度,预测、揭示、判断未来吉凶。那么从这个角度讲,《周易》、八卦其实就是一种预测工具,一种预测方法,更是一种表现形式。这是依据宇宙阴阳之理,而建立起来的、占卜预测吉凶的方法。

前文谈到,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是史前文明留给本次文明人类的经验教训总结,那么这些经验教训,一定就是关乎一茬文明的、全人类命运吉凶的大道之理。那么作为体现占卜、预测的《易经》八卦,也就一定是占卜、预测本茬文明结束时,全人类命运的卦。当然在低层面,也有占卜、预测日常生活小事吉凶的功能。所以我们看《周易》其实有高中低三大层面:

最高层面是“伏羲留天地之象”。什么是天地之象?天地对映之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对映天上的东西南北四星宿,这是天象。河图、洛书、八卦均与这四象有对应。这四象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说河图、洛书表现阴阳,八卦呈现吉凶,与这四象有关;或者说当地上出现这四象之天象的时候,人类最大的阴阳、吉凶时刻(一茬文明结束)就到来了,因为这四象也叫四兽,也就是魔,是魔的形象体现,魔的本性就是毁灭人类的。人是万物之灵,是世间的主宰。而兽是非人类,也是低于人类的。如果四兽之魔主宰了天下,那人世间一定就是魔性大发的时代、状态,一定就是阴阳反背的天象。这就是“伏羲留天地之象”所指。

中等层面就是“周文王演《易经》之道”。这是以“周文王”之名,体现一个周期的文化之意。哪个周期?本茬文明的这个周期,华夏上下五千年的这个周期。就是说《周易》在中等层面,涵盖了整个上下五千年一个周期的文明文化;或者说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过程,其实就是奠定、演绎这个文明周期的文化。这个周期的文明文化,就是用来阐释、表现、理解伏羲所留天地之象的;或者说这个周期文化之精华的高度抽象、概括,就是易经的八卦图。

最低层面就是孔子及弟子对《易经》的注解、理解。这个层面其实就包含了民间算卦、看风水、占卜预测吉凶之小道小术,属于术类层面。算卦看风水,占卜预测,虽然是小道,是小能小术,但却是通过这种民间的流传形式,来奠定、留传《易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就是说《周易》、八卦的最高宗旨,说白了就是占卜的本茬文明,是站在卦象角度,预测(预言)整个华夏上下五千年本茬文明的吉凶祸福,即占卜、预测本茬文明结束时人类命运的吉凶。这就是史前文明,留给本茬文明人类的经验;或者说是史前文明对本茬人类的忠告、警示。因为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是史前文明的经验总结,是对宇宙法则,对宇宙规律的把握,是对天意的理解、认识。然后用这种图、卦的方法,传给本茬文明结束时的人类,给人指明生路:顺天则生(吉),逆天则亡(凶);择吉则生,随凶则亡。

所以我们看“周易”:这个“周”就是周期的周,这个周期就是指本茬文明,也就是指本茬上下五千年的这个文明周期。汉字“周”用“口”,用“土”表现,“口、土”就是指四方人世间,指地,因为天圆地方。所以“周”的范围、内涵极大,指一茬文明的周期。

“易”即变,指本茬文明完成一个周期时会发生易变。什么易变?由阳主阴辅,易变为阴阳反背、阴盛阳衰的天象,也就是四兽主宰天下的天象。就是说在本茬文明走到尽头,即将完成一个周期循环的时候,天象会发生易变。或者说当社会出现阴阳反背、阴盛阳衰、人兽平等颠倒天象的时候,就意味着这茬文明走到了尽头,这个时候的人类,不可避免的将面对一茬文明毁灭的大劫难——宇宙生命大净化。一茬文明最后发生易变的短暂时期就是末后,佛教称之为末法末劫;西方《圣经》文化中称之为“最后的审判”;道家描述为阴阳反背、阴盛阳衰。

故末后时期,阴阳反背的社会特征表现是:阴的、负的、邪的、恶的全面上位,主导社会,其阴性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而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传统价值观,则会受到封杀、打压、铲除。这一时期,几乎人人感到社会不对劲,感觉社会不知哪里出了问题。末后时期的图卦表现,就是洛书对应的后天八卦。

那么本茬文明的末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1949牛年,从中共政权篡位执政开始的。也就是说本茬文明,以1949年中共上台为标志,分为两个时期:1949年前的朝代历史,为阳主阴辅的正常社会时期,是“皇天”,中共称之为“旧中国”。而1949年后,则是阴阳反背的黨权时代,是“后土”朋黨治国时代,中共表述为“新中国”。也就是说1949前是“皇天”朝代历史,1949年后则是“后土”黨国时代。其实严格划分,“皇天后土”应该是从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的1911年算起。因为随后中共夺取大陆政权,中共成为实际上华夏文化最大的影响者,故后土从1949年中共政权篡位算起。

也就是说河图、先天八卦,对应1949年前的“皇天”,这是奠定华夏文明文化的过程、阶段;而洛书、后天八卦,则是对应1949年后的“后土”,这是全面展现的阶段,展现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之主题:阴阳、吉凶经纬分明。

所以我们看汉字“卦”:右部首是占“卜”,占卜的什么?占卜的左部首上下两土“圭”:上“土”指后土,即历史的今天;下“土”则是指皇天,即1949年前。这就是《周易》、《易经》之“卦”。那么河图、先天八卦,是如何对应“皇天”的?洛书、后天八卦又是如何对应“后土”的?

(待续)

2024年8月5日星期一

谚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真实内涵

tian.jpg

通常一个人遇到大难摆脱后,人们就喜欢用这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作为一种祝福的话。那么这句话真的应验吗?其实这句话并非是这么简单的。

一个人在遇到车祸、大水、地震时,确实是有些人侥幸躲过了。那么后来,有的人又会遇到同样的魔难,也许还会躲过,也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与这句话对应的还有一句相反的话,叫“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任何事都没有偶然的,这种“大难不死”都是有原因的。其一是魔难确实有,其二是确实有神助。

当一个人出现魔难时,如果与神有缘,就会帮他度过劫难。此时也是在考验这个人的心性。如果说此时这个人对神心生敬畏,感恩神的护佑,或许以后这个人就真的没有了这一劫。是不是有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也许有、也许没有。

如果这个人自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仅此而已,那魔难还会降临,下一次就不会那么幸运了。

国外有个搞特技的人,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有一次出现了很大的危险,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是幸运的。结果过了几天,再一次出问题,命丢了。其实第一次出现问题,是神在提醒他,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却不听,谁也没有办法,下一次就把命丢了。

这种事情很多。一个人一旦出现大难,要明白两件事。第一是自己确实是有魔难的,第二就是在提醒这个人要信神,并且要注意安全,不要做那些危险的事情。

因此大难不死,一定是有神在护佑的。但会不会有福,就不一定了。不管怎样,此时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妥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喜欢冒险的人,就是自己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自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不对的,如果不听神的提醒,下一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死是神的提醒。要感恩神的庇护,尊从神的提醒,才能躲过劫难的。

来源:正见网

古人做事智慧:缓事宜急干 急事宜缓办

tian.jpg

文:大法弟子 来源:正见网

人们做事的原则,看上去非常的简单自由,然而还是有智慧的。想做好事要有方法的。

古人说:“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这话听起来有些与现实相背离,但却是有道理的。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比如小学生寒假作业,其实作业并不多,而且时间很长。老师的目地是要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但学生开始的时候大都是去玩,到快开学了抓紧做。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

小学生寒假作业就是“缓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第一天就开始做,遇到不会的就会多思考,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问题,在学习上有提高。也就是“敏则有功”。

“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我们出门的时候,往往都是有点急,但确实是忙中易出错,也就是“忙则多错。”

做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管什么事情,都要不太匆忙也不太懒惰。

生活中的事情也是这样的,不管环境怎样。我们保持住自己的步伐不受影响,才能真正的把事情做好。以前在单位上班的时候,我们属于在车间做维修服务。我的师傅就告诉我“车间坏了东西影响到生产,车间领导一定会着急。不管对方怎么着急,你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好工作,不要被他影响。”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

不管环境如何,我们保持住自己的步伐才是最好的选择。

#孔子 追求的道与传下的道

tian.jpg

文:楚一丁

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不可能不谈孔子。要想找到中华文化的本源,当然更少不了孔学的核心——那个被孔子称作为“道”的东西……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有素王之称。素王的意思是他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是文化意义上的王。元大德十年(1306年),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意思是:如果没有孔子,人们就不知道孔子以前的那些圣人为什么是圣人。而孔子以后的人,如果不效法孔子就成不了圣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后代尚不得不对孔子如此诚恐诚惶,可见孔子在中华文化中无人可以取代的地位。

但说到孔子对中华文化本源的那个“道”的开示,其中的奥妙文章就多了。

先来看《论语.里仁》中的一段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段话记录的是孔子与他的衣钵传人曾子(名参)的一段对话,意思是:孔子告诉曾子说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孔子说完这句话之后就离开了。随后门人问曾子孔夫子讲的这个“一”是指什么,曾子答:忠恕而已。

曾子解释的“忠恕”是不是孔子所说的“一”或者“道”,这个回答对不对?两千多年来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里的关键不是曾子的答案本身,而是要问:忠恕二字如此简单,为什么孔子不直接说出来,而是用这个“一”字来代替,然后要曾子去猜。难道孔子就是用这种打哑谜的方式教自己的衣钵传人吗?

类似的问题在《论语》中还不止一次。再来看《论语.八佾》中的另一段:“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林放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或者说礼是从哪儿来的?孔子回答:问题问得太大了。礼仪不用太铺张,不要太浪费。办喜事有喜气儿就行,办丧事表达了哀悼之情就足矣。然而问题来了:如果礼的根本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省着点儿花钱的道理,为什么夫子会来一句:大哉问!?到底是什么问题问得太大了呢?前言不达后语嘛。夫子在暗示什么呢?

再来看《论语.卫灵公》中的另一段:“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问子贡(端木赐):你以为我的学问是因为我读了很多书而得来的吗?子贡反问: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一以贯之”。这里又出来一个“一以贯之”,又在打哑谜了。

天人合一的文化本源:天道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对于孔门修养的最高境界——仁,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今人理解不了,虽然都知道孔子因人施教的方法,但现在的人绝对不会把一门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不加任何定义地随意去解释。孔子不但这样做了,而且其思想承前启后,成为后世中华文化的主流。所以我们在研究孔学的时候,要想理解孔子的本意,就不能不从更大的文化背景去探讨。

中华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天道引领人道,人道则是天道的延续。在这个文化中,道德中的道是指天道,而德则是人德,即人的行为标准。“道德”二字的摆放是先有道后有德,亦即人的德是建立在天道法则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关系。

孔子五十岁开始研究易经,且终其余生乐此不疲。《论语.述而》有:“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夫子大有没能早点开始研究易经的遗憾。易者,上日下月为易。顾名思义,易经所讲的就是天地之道。所以夫子五十岁以后所研究和追求的,就是天地之道。事实上,在“天道”二字中,儒家更多的是讲天,而道家则更专注于道。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序列,天虽然不及道,却无疑更接近于人。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的文化在儒道两家学说中更重儒学的原因。

既然孔子所追求的是天道,那么从追求天道的角度回去看孔子所讲的“礼之本”和“一以贯之”,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天人合一的文化中,文化的本源是那个天道。

而林放要孔子解释这个“礼之本”,等于就是在问天道了。孔子知道以林放的悟性,告诉他了他也做不到,所以就有了那句感慨:“大哉问”。但孔子一生诲人不倦,又不愿不回答林放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后面的那几句少花钱多办事的话,因为以林放的悟性,他也就只能做到这些了。

至于说曾子和子贡,这两人的悟性虽然要比林放强得多,但孔子仍然认为以他们的悟性还不足以传以自己所学之全部,所以就用了个“一以贯之”去讲。意思是自己是在追求天道的过程中,理解了更高的天道法则之后,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以“登泰山小天下”之势,从上到下一下子豁然通达,看清了人的文化。至于这个“一”究竟具体是什么,只好让曾子和子贡自己去悟,能悟多少是多少了。

孔子门徒继承的道:仁爱

子贡是孔子的十大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论语.公冶长》中有:“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说:孔子诗书礼仪方面的文章还可以听得到看得见,但孔子对人的心性与天道方面的研究,就无法听到了。孔子一生中最为得意的门徒是颜回,夫子认为只有颜回能继承他的道统。可惜颜回早逝,死在了孔子前面。所以子贡所谓的“不可得而闻也”,其实不见得是孔子不传,而可能是孔子认为除了颜回之外,别的弟子的悟性都还不够,所以没把自己对天道的领悟讲给他们。颜回死的时候还不到32岁,在剩下的弟子中,孔子挑了曾子继承自己的衣钵。但以曾子的悟性,他认为孔子“一以贯之”中的那个“一”就是忠恕。所以,孔子的门徒所继承下来的道就是以忠恕为核心的仁爱了。《论语.里仁》里有:“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早上知道了做人要讲忠恕,晚上就死了,那哪来的时间去实践忠与恕呢?

道家讲“道、德、仁、义、礼”,这中间的道和德与我们今天所讲的道德不是同一个概念。这里所讲的道德不是建立在后世的一些思想或主义基础上的道德,而是建立在修道人对天道的修炼基础之上的道德。“道、德、仁、义、礼”是从上到下五个不同的层次,孔子自己的层次应该高于仁。但他的弟子所继承的只有仁、义和礼。孟子后来加上了智,董仲舒在汉代又加了信。这就是后世儒学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来源:新生

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传统文化中的认命和不认命

tian.jpg

文:李明 来源:正见网

今天大陆的很多中国人“不认命”,理由是:都认命了,承认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那就什么都不用干了,躺在床上等着时辰到,天上掉馅饼吧。这是对“认命”的误解。

“认命”一词来源于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有神性基础。古人有天命观,承认神佛在上,“三尺头上有神灵”,人的一言一行,神佛在看着,所以要按照传统道德观为人处世,心怀善念,行善积德,讲顺其自然,就能得到神佛赐予的福报。这可不是中共讲的争争斗斗,是不是自己的都要争斗一番,心一刻也得不到安宁,一生活得苦又累,造业一生,最后得到的还不是福报,而是恶报;遭受了恶报还认为是偶然的。

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发生在光绪年间的真实故事,能很好地诠释古人在“认命”的心态下如何生活的。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

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贾先生走了半天,说了半天,早已是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正好来到“十六铺”的茶楼,进去匆忙喝了点茶就急忙赶回去交差,以便好好休息一下。

贾先生回到商行才发现皮袋子不见了,顿时如雷轰顶、大汗淋漓、吓懵了,慌乱中更加说不清道不明。老板看他神色慌张、张口结舌,语无伦次,认为其中有诈。于是厉声斥责他辜负了东家的信任,并说如不赶快归还就送他见官。

一千八百多银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啊,如果不乱花,足够一个人用一辈子,他贾先生又如何赔得起呢,责任重大,又有口难辩,感到这辈子完了,绝望地大哭起来。

话分两头,另有一位浦东人,姓义,也在租界从商,因运气不好,赔了个精光,于是买好了那天午间的船票准备渡江回乡。因为离上船时间还早,也来到“十六铺”茶楼,想慢慢喝着茶来消磨这段时光,也好考虑一下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恰好是在贾先生刚匆匆离去时义先生就到了。义先生刚坐下,发现身边的椅子上有个小皮袋子,也没多加理会,慢慢喝起茶来。许久仍不见有人来取,义先生疑惑起来,提了提感觉沉重,打开一看,他眼珠子差点没惊的掉出来:竟然全是光闪闪的银元!

义先生惊喜交加!这可真是一笔大财啊,它不但可以改变自己目前的穷困潦倒状态,而且后半生衣食也有余了。但他又转念一想:不行,钱财是各有其主的,这钱我不能要!要是因为我把钱拿走了,失主因此而丧失名誉,甚至失掉性命,我的罪孽可就做大了!

那个年代,很多人都知道“不义之财不能取”的道理。义先生心想:既然今天让我拾到了这些钱财,我就应该尽到责任、物归原主。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茶楼的客人只剩了八九个,看他们的神色,没有一个象是丢了钱的,只好饿着肚子等下去。

一直等到掌灯的时分,茶客都回家去了,只剩了义先生一人,他仍然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过往的人……

突然,他看到一个人面色惨白、锒锒跄跄的朝这里奔来。来人正是贾先生,后面还跟着两个人。一进茶楼,贾先生就指着这个茶桌对那两人说:“就是那里,我当时就是坐在那里的!”三人径直向义先生桌子走来。

义先生看得出他们就是失主,笑着对贾先生说:“你们掉了钱袋吗?”贾先生不可置信的盯着他一个劲的点头。“我等你们很久了”,义先生说着拿出那个皮袋子给他们看。贾先生感激的浑身颤抖,说:“您真是我的救命大恩人哪!没有您,我今晚就要上吊了!”

原来,贾先生发现钱丢了时,就想返回去沿途找一遍,虽然能找回的希望渺茫,但也只有这一条路了。可是主人怕他潜逃,不准他出门,他费尽口舌说了半天,主人才叫两人陪他出来寻找,还嘱咐陪人务必把他带回去。

二人互报姓名后,贾先生要以五分之一作为酬谢,义先生坚决不要;又改为十分之一,义先生还是不要;再改为百分之一,义先生生气了,严词拒绝。

贾先生不知如何酬谢才好,于是说:“那我请您喝酒,好吗?”义先生仍然坚决推辞。最后,贾先生说:“不谢我心怎安!明天早晨在下在某某酒楼恭候,恳请恩公大驾光临,不见不散。”说罢一揖,掉头走了。

第二天早晨,义先生居然来了。贾先生正要施礼再谢,义先生却抢先道谢,说:多亏您昨天丢了钱,让我捡回了一条命!”贾先生一头雾水,正待细问,义先生接着说:我昨天原定渡江回乡的,已经买好了午间一点钟的船票,因为等您来取钱把船耽误了,回到住处得知,那条船行驶到半途被急浪打翻,船中23人全都淹死了。我如果上了那船,岂不也一命归西了?是您救了我的命啊!”说罢再拜。两人互相感激的一塌糊涂。

周围的客人们听了都啧啧称奇,纷纷举杯向他二人祝贺,说义先生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故事到此还没结束。贾先生三人回去后,把事情一说,老板也十分惊奇,感慨地说:“这么好的人真是难找啊!”非要见见义先生不可。

结果两人见面后非常投缘,经过一番长谈后,老板极力挽留义先生,并高薪聘请他主管账目。几个月后老板就招义先生当了上门女婿。再以后干脆把生意全交给了他打理。

穷困潦倒的义先生拾金不昧的故事很快传开了,他的诚信、仁义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大小客商都纷纷找上门来与他做生意,他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义先生竟拥资数十万,成为了当地的大富翁。

古人的“认命”可不是什么也不干,坐等天上掉馅饼,而是顺其自然,善良的活着,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惊喜,甚至有意想不到的神迹

而中共党文化否定“认命”,提倡“不认命”,结果是一步步突破道德底线,什么都敢干,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为了利益,“笑贫不笑娼”,黄、赌、毒泛滥成灾,有毒食品遍地都是,官商勾结,贪污受贿,现在办事都讲“潜规则”,法律法规成了摆设,甚至为了牟取暴利,活摘法轮功学员器官的罪恶都干得出来……

中共给中国人灌输的“不认命”,恰恰是古人在“认命”心态下不敢做的事,那会造业,对自己、家人、家族的未来没有一点好处。有人总结出中共的这个红色家族,那个红色家族,甚至后起的这个家族,那个家族,没有超过三十年就败落了,为什么呢?党文化不承认善恶报应、因果报应,所以人在其中思考不明白,就用一句俗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蒙混骗人。真实原因是他们的家族建立在做坏事掠夺财富的基础上,只能得逞一时,怎么可能长久?!

山东琅琊王氏家族,有条家规:“言宜慢,心宜善。”自西汉开始,经过代代相传,成为华夏第一望族。据统计:琅琊王氏出了92位宰相,36位皇后,娶了36位公主,南朝人沈约评价琅琊王氏说:“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如王氏之盛者也。”

国学者A.E.Winship在1900年做了一项研究,比较有信仰的爱德华兹家族和无信仰的马克.尤克斯家族两个家族200年来的发展情况,结果是:有信仰的爱德华兹家族,人口数1394人,其中:100位大学教授,14位大学校长,70位律师,30位法官,60位医生,60位作家,300位牧师、神学家,3位议员,1位副总统。无信仰的马克.尤克斯家族,人口总数903人,其中:310位流氓,130位坐牢13年以上,7位杀人犯,100位酒徒,60位小偷,190位妓女,20名商人(其中有10名是在监狱学会经商的。)

人有正统信仰,就会“认命”,就会心怀善念,多行善多积德,儿孙都受益;没有了正统信仰,就会“不认命”,加上中共几十年不间断的谎言灌输,慢慢地就会认同中共的无神论、进化论、丛林哲学等,做的坏事多了,造业多了,不仅自己倒霉,儿孙会被殃及,想出人头地,想光宗耀祖都难,因为祖上没积德,造业多,后人要在痛苦的承受中偿还业债。

“不认命”不是一个正确的处世态度。中共摧毁传统文化,否定“认命”的处世态度,蛊惑中国人“不认命”,讲斗争,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阶级敌人,争争斗斗,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实则是害人害己。因为按照善恶有报的天理,不做好人不会积德,光做坏事就只能造业,业力越积越多,当达到十恶不赦程度时,生命就会被神佛销毁。这才是中共推崇“不认命”的真实目的。

“认命”并不是一个消极的生活态度,而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认命”,按照党文化思维立身处事,只能毁了自己,还会殃及家人与家族。“认命”与“不认命”,二选一,这不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明白真相,理性思考,人人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