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5日星期一

【神传文化】恤民、利民善报


二零零九年五月十九日】行善向善是人之天性,与天地 大道 相应,人人可行,人人必行。为人处世之道,就是要观照自己是否能够保持善念,任何时候能够坚持真理和正义 原则,仁爱他人,做事尽心尽力。以下为古代清官爱民恤民得善报的两个故事。


唐朝偃师人徐有功,任蒲州司法参军,为政宽厚仁恕,对百姓不忍施以朴杖鞭笞处罚,而是用仁义道德去教育启迪其悔悟自新。为此蒲州百姓和官吏都很受教育和感动,大家敬服他的恩泽,彼此互相约定勉励说:“我辈应当守法,若有人犯罪,挨受徐参军杖罚的,我们大家一定要斥责并处罚他。”结果终此一生,从不责打一人,被人们称为“徐无杖”。在他的感化下蒲州各地民风大改。凭着惠民政绩,徐有功被宣诏进京担任刑寺丞。


武后僭位,酷吏恣虐天下,奸臣来俊臣、周兴等都是靠告密状诬陷人起家,构陷无辜,严刑峻法,朝野震恐,不敢正言,唯独徐有功直言为百姓辩护,由他护救的百姓有数十家。一次,来俊臣、周兴等联合诬陷狄仁杰等忠臣七人谋反,极力奏请斩杀,徐有功独自挺身而出,向武则天强谏,辩白忠臣无罪遭陷,并提出权大于法的现象不能再延续下去。当时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二三百人都很紧张,而徐有功却神态自若,对答如流,没有一点胆怯和惧怕。武则天开始时怒不可遏,后来见徐有功说的有理有据,也被他的勇气和见识所折服,令重新审议此案。由此使忠臣得以保全。


徐有功一生为人伸冤,几次被贬,心中却泰然不忧;几次提升,也不喜悦,不阿谀奉迎,仍矢志不渝地执法守正,制止着各种冤假错案。他任法官前后执正大案六七百件,救人数以万计,天下都称颂他是一位仁人。不久来俊臣、周兴等酷吏相继遭受诛杀,而徐有功却声誉更加隆重,被任为殿中御史,天下莫不相贺,后来官居司仆少卿荣显善终,其子孙也都是贤明和品德高尚之人。唐中宗李显表彰他:“节操贞敬,器怀亮直,徇古人之志业,实一代之贤良”,追赠其谥号“中正”。徐有功的“正义必战胜邪恶”的信念和对百姓的爱护,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推崇。


明朝三原人王恕,注重气节和修持心性,提出“顺天理而善者为性之本”。任扬州知府时,各处发生水灾,他救人心切,不等待向上报准,就发放粟米赈济饥荒,又普遍施行贷款,赈救灾区居民,由此救活二百余万人口。其后被召入朝中任吏部尚书,清廉严明,所荐用的都是正人君子。太医刘文泰往来礼部侍郎邱浚家中,求邱浚举荐升官,被王恕所阻止,刘文泰由此衔恨王恕,于是和邱浚商议从王恕着书中挑出语句,向明孝宗诬奏说王恕心目中无人臣礼。王恕奏明,皇帝审问属实,下令将刘文泰入锦衣狱,贬刘文泰内廷御医官职。后来邱浚去世,刘文泰前往吊祭,邱浚夫人大声呵责刘文泰出去,并说道:“由于你的缘故,使我相公毁伤王公,担负不义的罪名,如今你何必来吊祭呢!”后来王恕一直任吏部尚书并加太子太保等,享年九十三岁高寿去世,皇帝赐谥号“端毅”。王恕有五个儿子,十三个孙子,个个贤德而且贵显。


王恕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之仁人胸怀,救人急难,发粟赈饥,救活两百余万人命;又为国举荐贤才,公正无私,他的一生富贵康宁寿考,子孙又昌盛显达,足证平生所积阴德广大所致。至于刘文泰因为热中升迁被阻,竟要诬陷正人,结果不但被下狱贬官,而被邱浚夫人所呵叱的话更比遭受处罚还要严厉,这也是心术不仁的下场。


为人为官一定要严于自律,遵循天理,惕励因果,坚守道德和良知才会有前途。千万不要做恶,即使恶念也不可生起,切不可与恶势力同流合污,陷害正人。命由天定,但是命运是好是坏在乎自己塑造,行善就能得福,行恶即将得祸,天理在衡量着一切。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