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星期一

【家教珍事】叔父教侄成材的典范

作者:程守信家教珍事。(小玉/大纪元)

。(小玉/

 

东汉马援,字文渊,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人。他的祖先是战国时代的赵国将领赵奢,因为赵奢号马服君,所以后来便以马为姓。

马援年仅十二,父亲便去世了,但他却从小就胸有大志。马援开始时任郡督邮,因为同情所押送的囚徒,纵他逃走,以致自己也无法存身,流亡北方。他曾经对人说道:“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可见他的情操是多么高洁。他后来以牧为生,最多时拥有马牛羊等数千头,谷数万斛,成了个富人。

但是有一天,他却忽然醒悟,叹息道:“凡是积聚钱财产业贵在能施舍助人,否则的话,只能算作一个守财奴!”他将自已的所有财物全部散给穷人,自己仍穿着一身旧羊皮衣裤,没有任何财产。从他的所作所为为来看,他确实称得上是个奇人。

王莽时代他曾出来做官。任汉中太守。后来又依附割据陇西之地的隗嚣,任绥德将军。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他最终归附了刘秀,屡建战功。在刘秀手下,他曾任太守等职,建武十七年(41,被封为伏波将军。因为征交趾有功,又被光武帝封为新息侯,并立铜柱,以表彰其功劳。他戎马,曾在军中立下豪言道:“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后来他果然实现自己的豪言,死于军中

马援自己为人严谨,生活俭约。他教育子侄:也要敦厚节俭,不妄言他人是非,要求很严格。

马援有侄子马严、马敦,他们和马援一样,自小就失去了父亲。他们的父亲马余,去世那年,马严刚刚才七岁,马敦年龄更小。正因如此,马援平时十分注意对两个侄子加以教育。当他远在万里之外的交趾作战时,听说在京居住的侄子喜欢讥议人物、评论好坏,他十分担心,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给侄子们写了一封长信,谆谆告诫他们。信中说:“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指讥刺时政,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也!”他反复叮嘱侄子们:不要妄言人过,不要讥刺时政,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马援身处当时的封建时代,深深懂得口能招来灾祸,故才在信中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告诫侄子们慎言防祸。

接着,他又在信中列举当时的龙伯高和杜季良两人为例,告诫侄子们应该如何去做。龙伯高当时任县令,杜季良则任越骑司马。马援告诫侄子道:“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妄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容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鹄:天鹅;鹜:野鸭;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马援所举龙伯高与杜季良两人,都各有其优良品行,但马援要求侄子学敦厚谦约的龙伯高,不愿他们学豪侠好义的杜季良,实还隐含有一层敦厚谦约,足以明哲保身的意思在内。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不能说他没有道理。

侄子马严和马敦,都很听叔父马援的教诲。马严后来专心读书,精通《左传》等典籍,结交很多贤才,京城中人都十分器重他。遇到什么事情,马援还常常跟他商量,并把家事全都交给他。马敦后来也很有名。马援死后,马严和马敦两兄弟移居到钜下地方,京城一带都知道他们的名声,号为“钜下二卿”。后来,马援之女做了皇后,马严、马敦两人不仅没有倚仗这位堂妹的势力求官求利,反而更加闭门自守。马严觉得这样还难以完全避嫌隙,特意又向北方迁居,谢绝宾客往来。永平十五年(72,由于马皇后下敕,马严才移居洛阳。后来汉明帝刘庄召见他,十分叹赏他的才学气度,命他出来任职,他才开始步入仕途。侄子马严和马敦,无论做官和做人,都很高洁有名望。这全是叔父马援对他们孜孜教诲的结果。

噫!像马援这样的叔父,堪称典范,难得呀!

《后汉书.马援传》、《后汉书.马严传》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王愉悦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