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

陶渊明是欲辨已忘言 或欲辩已忘言?(图)

作者: 郑楚雄


陶渊明的《饮酒》诗,受到世人喜爱。(网络图片)

陶渊明的《饮酒》第三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于最末一句,应作“辨”还是“辩”,既影响词解,也影响诗意。对此,我翻查手头所有的三本注释,得到以下资料。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下句意本庄子。庄子《齐物论》:“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又《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言而忘言。”此谓此中含有真意,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该怎样用言语来表达了。其实诗人的意思是说,既然已经领会了此中真意,何必要去辨别,又何必要用言语去表达呢?“辨”,一作“辩”。

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齐物《外物》……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

徐巍选注《陶渊明诗选》:此中二句,在此时此地的情境中,领会着真正的乐趣,想说出来,却又不知该如何说了。

三个注释中,以第一个比较详尽。注释从作意深讨,引《庄子?齐物论》和《外物》篇为说,其实都和言谈论辩有关。“大辩不言”、“得言忘言”,都指修养达到某个境界,已不落言荃。余冠英解“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徐巍解“想说出来,却又不知该如何说”,也完全没有“分辨”的理解。恰恰陶诗“欲辨”时即已“忘言”,注解指“辨”一作“辩”,已探究到问题的所在。既然这样,又何必为“辨”字绕一个圈——“此中含有真意,想辨别出来”——再作解释?既然忘的是“言”,理所当然应“辩”(辩解)而非“辨”(分辨)了。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要先解“欲辨”,所以加一层解释:“想辨别出来,却忘了……”、“何必要去辨别……”。又要辨别,又要言语表达,显然叠床架屋。注云“辨”一作“辩”,那一概从“辩”入手理解问题,便无须转寰抹角了。

所以我认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