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晓径
红木床,是中国古典床具中的经典之作。(网络图片)
《家具史话》记载,最早成形的坐具是席,“席地而坐”,毯子、褥子以及草编的席由此而来。先秦两汉时期的人们以席为座。继席之后的坐卧用具是床,如《诗?小雅?斯干》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商君书》亦有“人君处匡床之上而天下治”等。
安身之床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床形象形文字。关于床的最早文献记述,在《易经?剥卦》:“剥牀。”王弼注:“牀者,人所以安也。”
《广博物志》上有则传说记载了床的发明:传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箦床,吕望作榻。箦(zé),竹编床席。箦床,无茵席之榻。就是没有草席褥垫的榻。
《通俗文》记载:“三尺五曰榻,八尺曰床。”古籍曾记载,“象往入舜宫,舜在牀,琴。”象进入舜的宫殿,舜在床上弹琴。
《说文》:“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
古人闲居时坐在床上,“隐”有倚靠之意,所谓隐几而卧,即靠着几案睡眠。《释名》:“人所坐卧曰床。”那时的床是坐卧两用的家具,而且坐是其重要功能。当时的床比较矮,不能做垂足坐,仍然是跪坐或胡坐(盘坐)在上边。夜间则用来睡觉,早晨则收起枕席卧具。
古人总曰“睡硬床解乏”,因为若床过“软”,接触的都是肌肤,床只与肌肤相亲,无法使筋骨得到按摩,反而会让人更疲惫,硬床却不会这样。大概六朝以前,床榻并称,后代床的结构和装饰手法工艺更繁多,唐宋时期的床榻大多无围子,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使用这种无围栏的床榻,一般是须使用凭几或直几作为辅助家具。
明代三面或四面围栏床榻开始出盛行,如架子床,四角安立柱,床顶安盖,俗谓“承尘”。床面的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因为床有顶架,故名架子床。再如拔步床,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拔步床虽在室内使用,却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
文震亨认为,“宋元时期断纹小漆床为最好,其次是内府所造的单人床,再往下是能工巧匠所作之床,也可留作己用。永嘉、粤东有种折叠床,在船上携带放置十分方便。像竹床、飘檐床、拔步床、彩漆床、卍字床、回纹床等样式,都很俗气。近来有用柏木雕琢似细竹床的,很精致,适合放在闺房及小居室中。”
坐穿木榻
榻,古时家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直接释榻为“床也”,它在早期专指坐具,但在后来也作为卧具使用。
文震亨认为:“今人制作,徒取雕绘文饰,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令人慨叹实深。”这说明古人制作几榻,讲究定式,崇尚古制。每一件家具用何种材料,尺寸多少,功能几何,都清楚明白;崇尚天然,不尚雕饰;以“雅”为重,又注重实用与舒适。
“座高一尺二寸,屏高一尺三寸,长七尺有奇,横三尺五寸,周设木格,中贯湘竹,下座不虚,三面靠背,后背与两傍等,此榻之定式也。”榻座高一尺二寸,靠背高一尺三寸,长七尺出头,宽三尺五寸,木框为架,中间贯穿湘妃竹,后面和两旁三面有靠背,此皆制榻所应遵循的定式。有年代较久的旧断纹,有元朝的螺钿,形制自然古雅。
榻下最忌用四只脚,榻的四足形状似螳螂腿,佛前的供桌多为此样式。东汉的《释名》曰:“长狭而卑者曰榻”,“榻,言其体,榻然近地也,小者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故榻以一人独坐为尊,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是也。
短榻高约一尺,长四尺,常放在佛堂、书斋等地,可以静坐说禅,或者手挥拂尘,谈论玄道,也便于斜靠躺卧,俗称“弥勒榻”。短榻,逐渐发展为文人隐士必备的坐榻。西晋皇甫谧《高士传》记载,汉末魏初时人管宁,归隐后常跪坐于一木榻之上,历时50余年,未尝箕踞而坐(他始终没有伸开双腿随便坐过),榻上当膝处都被磨穿了,古人称此为“坐穿”。
隐几而卧
几,是古代人们坐时依凭的家具。“几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若带之半者为之,横生三足,出自天然,摩弄滑泽,置之榻上或蒲团,可倚手顿颡。”用天生弯曲如环如带状怪树为原料制作几,最好有天然三弯腿,打磨擦拭光滑明亮,放在榻或蒲团上,可以用来放手或以手支头。这里就是说了隐几而卧了。
《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隐几,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这里表现了孟子待客时的不敬姿态和冷漠态度。
古装电视剧里常见到放在榻上的像椅子扶手一样的东西,就是几,以前席地而坐没有依靠的地方,所以有了几来借力,这类“凭具”之类的小物事,有点象靠背椅长了四条腿之后的样子。
来源:看中国专栏 看中国版权所有,转载须经版权人确认。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