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善
来源:正见网
一、弄清何谓土崩?何谓瓦解?以防不测
《资治通鉴》记载:徐乐 曾经上书给汉武帝说:“我听说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都是如此。什么叫‘土崩’?秦朝末年就是土崩。陈涉没有千乘之主的尊位,也无尺土之地,自身不是王公贵人、名门望族的后代,没有获得乡里的赞誉,没有孔子、曾子、墨子那样的贤德,没有陶朱公和猗顿那样的财富。但是,他以一个穷巷贫民的身份起事,奋起长戟;袒露一只臂膀大呼,天下人闻风响应。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民众疾苦,而君主却不加体恤;臣民怨恨,而君主毫不知晓;社会风俗已乱,而国政却仍不进行整治。这三条,正是陈涉用来起事的资本,这就是所谓的‘土崩’。(全国性的失掉民心,如土之崩)
“什么叫‘瓦解’?吴、楚、齐、赵的举兵叛乱,就叫瓦解。七国图谋叛乱,他们都号称是万乘之君,有数十万的军队,其威力足以控制封地全境,其财力足以奖励他控制下的官员和百姓;但是他们无法向西夺取尺寸之地,反而在中原地区被擒。这是为什么呢?并非由于他们的兵力比陈涉弱。在那时,先帝的德政影响还没有衰减,而且安土乐俗的百姓很多,所以诸侯无法得到封地之外的援助,这就是所谓的‘瓦解’。(没有完全丧失民心。只是诸侯叛乱,如几个瓦片解体,容易被擒。故名瓦解。)
“这两个问题,都关系国家安危的要害。贤明的君主,对此是应该注意并且认真体察的。”(但最重要的是防止失掉民心,以免土崩!)
二、为君之道,应先存百姓
《贞观政要?论君道》记载: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大臣们说:“作为国君,必须先安抚好老百姓,如果损害老百姓,来奉养自身,就如同割掉自己大腿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虽然饱了,人却死了。如果想安定天下,必须首先使自身行为端正。没有身正而影斜,上边治理好了、而下边却混乱的道理。我常想,损伤自身的因素,不在自身以外的事物,大都由于嗜好和欲望造成的祸患。如果沉溺于美味佳肴,歌舞美色,那么所想得到的东西虽然多了,但所受到的损害也大。既妨碍政事,又骚扰百姓。况且再说出一些违背事理的话,就会使万民离心,怨恨产生,叛逆的事也会出现。我每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自己去追求享乐。”
谏议大夫魏徵说:“古代圣明的君主,大多是修养自身,所以能体察万物。过去楚王用詹何,询问他治国的要领。詹何以“注重自身品德修养”来作答。
楚王又问这样治理国家的效果。詹何说:‘没有听说过自身品行端正、而国家还会混乱的。’陛下所阐述的,着实符合古代的道理。”
(用唐太宗的比喻来讲:那些亡国之君,都是割自己大腿肉,来填饱肚子,肚子虽然饱了,却落得:国破人亡,臭名远扬!)
三、得天下以得民心为本
《元史.拜住传》记载:拜住,元大臣。开国功臣木华黎之孙,世袭为宿卫长,从延佑二年(1315年)始,任太常礼仪院使,以后长年在中书省担任丞相,总理朝政,励精图治,国家安定,元朝因此走向昌
盛。
1322年,元代皇帝英宗,想加爵拜住(人名)为三公,拜住诚恳辞谢。中书省因此就不设置左相,单独任命拜住,总理中书政务。拜住首先推荐张珪,恢复平章政事官职,召用退休的年老大臣,增加他们的俸禄等级,让他们在中书省议论政事。
拜住不按资格使用人才,惟恐贤才人少、而用之晚,每日以引进贤能,斥退不肖(不正派)为重要政务。拜住忧虑的是法律制度不统一,有关部门没有所遵守的法制。便奏请朝廷,详定旧典,以为通制。
有一天,元英宗巡幸五台山,拜住随伴,上奏说:“自古帝王得天下,都以得民心为根本,失民心则失天下。钱财、粮谷,是人民的血汗所得,如多取,则民困而国危;薄敛,则民足而国安。”元英宗说:“您说的很对。我认为,民为重,君为轻,一国之中如果没有百姓,哪里会有什么君主呢?如今有关治理百姓的事,您们可要深思熟虑,慎重而行啊!
四、对不利、不爱百姓的官吏,定不用之!
《荀子.富国》记载:
不给予百姓利益,却向百姓索取利益,不如先给予百姓利益,再向百姓索取利益,有利。不爱护百姓,却驱使百姓,不如爱护之后,再驱使,更有效。给予百姓利益之后,再向百姓索取利益,不如给予利益,而不索取利益有利。爱护百姓再驱使百姓,不如爱护而不驱使有效。给予利益而不索取利益,爱护而不驱使,就能取得天下。给予利益再索取利益,爱护百姓再驱使百姓,就能保存国家。不给予利益,不爱护只驱使,就会危害国家。对那些不利、不爱老百姓的官吏,定不用之!
(均据清代康熙御定《渊鉴类函》)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