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提起《中庸》,大家一定觉得,这不是儒家必读的四书之一吗?太难了,谁学啊,学来何用呢?其实一点也不难,不但不难,还与我们每个人都形影不离,有时候不自觉的都在运用。用则不败。这是儒学的最高智慧。岂能无用。
中庸教人不走极端
孔子给我们留下一句话叫做“过犹不及”,我们是不是经常用到它呢?它就是中庸之道的一种最好理解的角度和现象,让人做事不要走极端,走极端就会失败。就会出问题,从而走向反面。所以会物极必反,因此它是一个不变的尺度和原则。让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持中,守正,保持一个平衡的度。
比如船的重量偏向一边就会翻船,因此这个中就可以看成一个合理的不走向两头极端而保持在中间的无形的轨道,做任何事,都不能离开这条轨道,必须沿着轨道而行,才不会翻车。它成为儒家处理事情的最高智慧,也就是人这个境界能够叫人理解到和容易掌握的最高的道,因此叫做中庸之道。孔子学问通达,就是因为他深谙此道。不懂此道,儒家讲的仁义之理,就不能真正明白和理解,甚至走向教条和迂腐。因此,中庸之道非常重要。有意识的运用就会让人处于不败之地。
教子尤重中庸
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运用它,比如父母教育孩子,如果孩子犯错了,因为疼爱过度,不忍惩罚,一味地爱护,反倒害了孩子,变成不肖子孙。也就是说本来是爱孩子,为了孩子好的,结果,过度放纵,反倒远离了仁爱之理,孩子长大后不但不懂感恩,反倒对父母一味的索求,稍有不如意,便怨恨父母。你疼他爱他,最后很可能落得个被儿女抛弃的结局。因此而有人否定仁道。
其实,当你仁爱过度,已经偏离了中正的轨道,已经走向不够仁爱了,就会出现过犹不及的结果,过仁犹如不仁,只有居中,才是真的仁,偏离一点就是走向不仁的开始。因此,不懂中庸,便无法驾驭仁道。日本富裕的家庭,常说花钱也要让孩子吃点苦,不娇生惯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样教育太过严苛,也许出发点是为孩子好,但过度严厉,起到的就是反作用,也会让孩子心生怨恨,走向叛逆性格或者变成胆小懦弱的人,同样视为不仁。走极端就会出现这样的败局。
这个中庸之道,可以运用在夫妻、父子、婆媳、朋友、同僚等一切人伦关系的处理上。守着善念,不偏不倚,就能公正无私,处世心中有度,通达不惑。
有人会问了,那何谓“庸”呢?就是不变的意思,守着中正之道,不要改变的意思。一变就偏离轨道,或偏左,或偏右,失去平衡,就要倒了,就立不住了。因此这就是个不变的原则。
V2ray翻墙服务-安全可靠经济高速无限流量体验飞的感觉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懂得了中庸的本质,再来读《中庸》,就会发现,它一点也不难。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