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星期六

【神传文化】忍辱退让 大局为重


二零零七年六月二十四日】寇恂,字子翼,是东汉时上谷县昌平(今北京)人,是颇受光武帝倚重的将帅,他通晓经书,修养德行,在朝廷中很有名气,当时的人都称赞他是道德高尚的人,认为他有当宰相的才能。他遇事能够忍辱退让,不计私怨,处处以大局为重。


寇恂曾担任颍川太守。当时掌管宫外巡卫的将领叫贾复,他在汝南时,听说自己的一部将在颍川杀了人,结果被太守寇恂抓住并在闹市处死了。贾复为此感到很耻辱,在从汝南回来经过颍川时,对身边的人说:“我和寇恂同做将帅,但现在被他陷害,大丈夫哪有被人欺负了而不同他一决高低的?这次见到寇恂,我一定要杀了他。”


寇恂听说后,不想同他见面。谷崇说:“我谷崇是将领,可以带剑侍奉在旁边,如果突然有什么变化,足可以抵挡。”


寇恂说:“不对。以前蔺相如不怕秦王,却反而屈服于廉颇,这是为了国家。小小的赵国,尚且有这样懂道理的人,我怎么可以忘记呢?”于是命令所属各县对贾复一干人好好侍奉,而他自己有意借故避让。最后贾复带的人都喝醉了,没有追上寇恂,只有过境离去。


寇恂派人将这里发生的事告诉了光武帝,光武帝于是召寇恂前去,寇恂去了后,发现贾复已经在那里了,于是再次想起身回避,光武帝对他说:“天下还没有安定,两虎怎么能私斗呢?今天我来和解。”于是三人一同入座,极尽言欢。最后寇恂和贾复乘一辆车出来,两人结为了好朋友才各自离去。


遇事如果不能忍辱退让,这必将导致结怨更深,直至招灾惹祸,误事害人。史书上对寇恂评论道:“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所以仇人少。’在寇恂身上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寇恂的行为可不是懦弱无能,而是心胸博大,目光长远,是能成就大事、有德行之人的表现。因为他的退让,所以最后与贾复之间的仇恨得以化解,两人化敌为友,共辅东汉王朝一统中原。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