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传统文化】古人论“勇”


2006年5月17日】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但“勇”不是一味的轻生好斗,而是与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的。孔子承认他的学生子路比较勇敢,但也教导他有勇更要有义,没有是非观念的“勇”是不足取的,见利忘义或“见义不为”,都谈不上真正的“勇”。符合道义的“勇”是中华民族自古就非常推崇的一种传统 美德。


《诗经·大雅·烝民》上说:“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这首诗是歌颂西周名将仲山甫的,为送他出征而作。这几句诗的大意是柔软的东西不轻易去吃、坚硬的东西也不轻易吐出来、不欺侮弱小的人,也不惧怕强权的威胁。诗中祝福仲山甫一定会不负王命,平定诸侯,安抚百姓。表达了对品德高尚、勇猛英武、不欺软怕硬、不凌弱惧强的赞誉。


左传 ·哀公十六年》记载:“率义之为勇”,大意是遵循道义叫做勇敢。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楚国的两位大臣子西和叶公在是否任用太子(在郑国避难时被杀害)的儿子胜时发生了争执。子西认为胜好结交侠士,有诺必行,可以让他守卫边疆。叶公认为胜的讲信用和勇敢是不顾道义的,并不是真正的勇敢,反对重用他。还讲了一番“符合仁爱叫做信用,遵循道义叫做勇敢”的大道 理,试图说服子西。结果子西还是不听叶公的劝导,对胜委以重任。后来胜发动,杀了子西一家。最后叶公平定了这场叛乱,胜兵败后逃到山上,自缢而亡。叶公的观点和这个历史 故事说明,“勇”一定要以“仁义”为基础,否则就会为私利而作乱。


孔子多次谈到“勇”的问题 。他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这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三种品质,也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有仁德的人,能够宽厚待人,所以无所忧虑;有智慧的人,能够辨明是非,所以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能够临难不惊,所以无所畏 惧。一个人能具有其中之一的品德已属难得,三者兼备更是不易。孔子坦言自己也没能做到。不过他的学生子贡却说这是“夫子自道”,意思是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在孔子学生的心目中,孔子就是仁、智、勇的化身,如果连他都不具备这三种品质,那谁还能做到呢?


孔子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这句话表达了“仁”与“勇”的关系。有仁爱之心的人一定会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勇敢。而某些看起来勇敢的人,却不一定都是为“义”而勇,也许只是意气之勇,他们未必有仁爱之心。


孔子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面对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敢去做,是怯懦的表现。这句话表达了“义”与“勇”的关系。见义不为不仅是怯懦的表现,而且是十分可耻的事情。见义勇为则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十分推崇的道德行为。


可见,古人讲的“勇”是与道德密切相关的。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留侯论》一文中批评那种因一时愤懑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匹夫之勇,赞扬能忍受一时屈辱、有远大抱负的人,认为他们才具备大勇。他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大意是天下有一种伟大的勇敢者,危险突然降临不会使他惊慌,无缘无故的受辱也不会使他愤怒。就象汉代的韩信,他年轻时忍受从别人胯下爬过的耻辱,如果当时他对猝然降临的侮辱不能忍受,拔剑杀人的话,那又怎么能成就后来的功业呢?可见,必要时候的忍耐,也是勇者的明智选择


朱熹把“勇”分为“小勇”和“大勇”,他在《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中说:“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即小勇只是血气的一时冲动,大勇则需要道义来激发。《孟子》中记载一段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齐宣王踌躇满志的对孟子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对齐宣王说:“请无好小勇”。他认为,那种气势汹汹按剑逼人的勇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周武王为天下人讨伐暴君,“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才能称为大勇,因为这是为道义所激发的勇,是正义 之勇。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