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5日星期六

中国大陆过年习俗汇总

过年的传统习俗,从小年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不同的讲究,作为现代人的中国人,看看咱们的老祖宗是如何过年的。

<摘自> 过年习俗精华版,从小年到正月十五的过年风俗 | 农历网 |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幅员辽阔,南北方过年习俗有不少差异。

汉族南方地区

<出自> 春节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除夕:吃年夜饭、围炉火锅、炸春卷、包蛋饺、吃润饼。放红包包压岁钱在枕头下。

大年初一:祭拜天地众神,做年糕、放鞭炮。先去长者家拜年,一般是所有人一同在最年长的老人家家里。长江流域一带有年初一早餐吃汤圆的习俗,寓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大年初二:在南方,广东、澳门等地区初二要吃开年饭,尤其是做生意的人。开年饭除了包括年夜饭必吃的好意头菜肴之外,有些家庭会斩些烧肉,取红皮赤壮,喻意健健康康;有些人会用生菜铺金菇,喻意生“财”及“金钱满地”等。回娘家, 在香港有贺岁烟花汇演。

大年初三:祭祖,一般父或母一方已经去世的已婚女性,会在这一日回娘家祭祖,并顺带拜年。跟清明的“上坟”不同,祭祖只是祭拜祖宗牌位。

大年初四:娘家人来探望。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迎财神,“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俗称“捏小人嘴”。

大年初六:开市。舞龙、舞狮。

大年初七:回娘家。

大年初八:祭孟子。

大年初九:玉皇大帝寿诞,潮州人、闽南人和客家人会以隆重祭礼祭拜天公。

汉族北方地区

<出自> 春节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除夕:守岁,吃年夜饭,晚上和好饺子面切好饺子馅为初一包饺子做准备,因为初一忌动刀。

大年初一:早晨包饺子。传统上北京(基本上是北方地区的传统)老人初一是不出门的,亲友、同事互相拜年。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拜年团聚。

大年初三:在河北等地的农村,这一日同样是要上坟的。一般都要带上点心、酒等祭品给已故祖先进行,并且放鞭炮让祖先“过年”。一般上坟只允许儿女等进行,嫁入本家的外姓人则不参与祭祖。

大年初四:一般新婚或者父母均健在的已婚女性,会在这一日回娘家拜年。

大年初五:穷日,在中国北方,这一日一般没有人出门拜年,因为这一日是“黑道日”,一般从春节开始直到这一日才能扫家里的垃圾出门,然后放鞭炮庆祝,希望迎来下凡的五路财神;有一副对联“一脚踢出穷鬼去,双手迎进财神来”即为对此风俗的描述。一般只有一些年轻人会在这一日举行朋友或同学聚会。

大年初六:开市。扭秧歌,踩高跷。

大年初七:人胜节

大年初八:祭星。现在北京的各个庙会活动通常从初一开始,到初七或者初八结束。

体现年味最浓的要数这三个日子:

<来自> 网络文章 | 经本站编辑综合 |

小年:祭灶、扫尘

南北差异:北方腊月二十三 南方腊月二十四

传说中小年是“灶王爷上天”之日,这天,家家户户要把经过一年烟熏火燎已旧的灶神画像揭下,同时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摆上供桌放上供品。

人们都要开始扫尘,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彻底地进行大扫除,做到窗明几净,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也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

除夕(大年三十、大年夜):年夜饭、守岁

南北差异:北方守岁 南方围炉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全家欢聚一堂,吃过年夜饭,长辈给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子时时分,意味着新旧年交替的时刻来临,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到高潮,各家依次给辈分长者拜年,继而同亲友互相祝贺。

除夕当天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能说晦气之语,此外,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通宵守夜,辞旧迎新,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大年初一(新年):开门炮仗、拜年

南北差异:北方吃饺子 南方做年糕

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预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红红火火。

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此外,相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北方讲究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煮熟后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南方则多数做年糕和汤圆,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汤圆也叫“团子”、“圆子”,取“全家团圆”之意。

过年吃什么?

过年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煮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带你满街走。”

饮食

<出自> 春节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年糕:取“年年高升”之意。广东地区和松沪地区的有所不同。

团圆饭:年三十晚一家人聚首的饭局。

包饺子:中国北方省份的过年风俗,饺子形状像元宝,而且宋朝银票叫交子,所以人们认为过年包饺子会带来财气。

春卷:为了迎新春而卷起食材做成的食物,象征喜气的到来。

汤圆:取团圆之意,江淮、江浙及华南等地方在除夕或者大年初一,以及元宵节必备的食品。

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

捞起鱼生:南洋风俗,流行于星马一带,取“风生水起”之意。

:取“年年有余”之意。

春饼:又名咬春。

萝卜:是黑龙江地区立春习俗之一,代表吉祥、祥和之意。

年粽:是四川、江苏等中国南方地区的粽子,俗称年粽。

过年的象征物、装饰品

新春装饰和活动

<出自> 春节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灯笼:新春期间常见的装饰

春联:粤语称春联,闽南语称春仔,是一种在新春和立春时使用的传统装饰物,将贺年的吉利字词用漂亮的书法,写在纸上而成,一般是贴在墙、门之上。种类有对联、斗方、福符、门心(门叶)、春条(春联)、横批

福字:跟其他文化一样,中国新年传统结合了更具象征意义的元素。典型的例子有挂在门口的红色菱形“福”字。倒挂的“福”字谐音“福到”,象征着幸运、幸福和繁荣的到来。但在粤语文化圈,倒挂“福”字寓意“倒运气”,象征着厄运,因而不能倒挂。

舞龙、舞狮:新春期间舞龙舞狮为常见的表演,象征趋吉辟邪

财神:象征能带来好运与财宝的福神

年画:年画是彩色雕版印刷的一种形式,为新春常见的装饰之一。

年花:新春期间摆设的花卉,为新春常见的装饰之一。

新春流行的花卉装饰及其寓意如下
桃花:象征好运/金桔:象征吉利/水仙花:象征财富/竹子:象征节节高升/银柳:象征有银有楼,大富大贵/向日葵:象征好年头/茄子:象征健康/百合:象征安康

来源:真相传媒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