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相传是我国最古老的四部文化典籍,这些书籍都是被洪水毁灭的史前昆仑文明之后首批出现的历史记录。
(接续上文:http://public2.soundofhope.org/node/696161)
(三)、河图洛书相为经纬
《易 •系辞上》说“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礼云》:“河出马图。”
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解释说:“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孔安国说龙马为天地间的精灵,在马身上长有龙鳞,故称龙马。这匹龙马赤文绿色,高八尺五寸,似骆而有翅,踏水不没。伏羲在位,“龙马出于孟河”,所谓孟河就是黄河孟津段。《尚书•顾命》说“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论语•子罕》称“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管子•小臣》讲:“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郑玄《六艺论》:“河图,洛书,皆天神之言语,所以教告王者也。”笔者认为,河图洛书是史前文明的精华,在这一期文明开始的时候上界的神把它们展现给了人类。
一 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 (《汉书•五行志》注)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图主全,故极于十;洛书主变,故极于九。”“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于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并认为河图象天圆,其数为三,为奇;洛书象地方,其数为二,为偶。(《易学启蒙》)蔡沉:“河图体圆而用方,圣人以之而画卦;洛书体方而用圆,圣人以之而叙畴。”并认为河图主象、洛书主数;河图主偶、洛书主奇;河图主静、洛书 主动。(《洪范皇极•内篇》)
清万年淳以图之方圆论河洛关系,认为:“河图外方而内圆”,“中十点作圆布”,“外四圈分布四方,为方形,十包五在内,仍然圆中藏方,方中藏圆,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之妙也。而十五居中,即洛书纵横皆十五之数,是又河图包裹洛书之象。河图点皆平铺,无两折,洛书亦然。”“洛书外圆而内方,圆者黑白共四十数,圆 布精其外,包裹河图之象。”“河图已具洛书之体,洛书实有运用河图之妙,因将图书奇偶方圆交互表之以图。”(《易拇》)近代杭辛斋认为:“河图为体而中有用,洛书为用而中有体。”“有以图书配八卦者,多拘执而不能悉当,其实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即先天,洛书即后天。”“故图与书,相互表里,不能分割。”(《易楔》)
(四)、《尚书》
《汉 书•艺文志》记载:“《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孔子十一代孙谏议大夫,临淮太守孔安国就作为汉武帝博士开始研究《尚 书》。孔安国提到:“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籍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 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由此可见,坟典为尚书之起源。孔安国书序云:“以其为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孔颖达《尚书正义》云:“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据说先夏典籍春秋时期 还保存在东周天子的档案馆里,孔子访问馆长老子时谈了修书断史的志向,老子十分欣赏,亲手把大部分史料借给了孔子。而上古许多古虫鸟书或钟鼎文蝌蚪文文献 在孔子删诗约史时可能就被毁弃了,不过,孔子时代的虫鸟书、蝌蚪文也不一定是最初的泥板书了,因为泥板之类不便保存,很有可能被历代史官翻写成了金文、简牍、帛书之类。
《尚 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上起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 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今天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即今文《尚书》与梅氏所献的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共五十八篇,即《虞书》五篇、《夏书》 四篇、《商书》十七篇、《周书》三十二篇。
(五)、《山海经》
《山海经》的书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但司马迁认为“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司马迁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陈盘从 《周礼》疏中找到:“古山海经邹(邹衍)书”之说。清朝学者毕沅考证其“作于禹益,述于周秦,行于汉,明于晋”。伯益,《尚书》称益,《史记》称大费、柏翳,又称伯翳,《世本》、《汉书》称化益、伯益。《史记.秦本纪》“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赢。’”《秦始皇本纪》“太史公曰:秦之 先伯翳,尝有勋于唐虞之际,受土赐姓”。
西汉刘歆《山海经表》:“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上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着《山海经》”。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东汉赵晔《越王无余外传》:“(禹)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还有人认为《山海经》是根据图画记述的。朱熹指出:“《山海经》记诸异物飞走之类,多云‘东向’,或云‘东首’,疑本依图画而述之。”后来明代的胡应麟、杨慎,清代的毕沅也都认为《山海经》是《山海 图》的文字说明。又据《史记.大宛列传》,汉武帝按古图书而定昆仑山,这古图书就包括《山海经》,那么其时应有一部《山海经图》。
《山海经》是一本奇书。《山海经》中的《山经》也有“五脏六腑”,五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部份,“禹(治水的大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故山经又被称为“五藏山经”。
有人偶把世界各大陆地图和人体器官图对比着看,结果发现惊人相似:南极洲和人脑不但外形相似,而且结构也非常相同:西南极洲为大脑,东南极洲为小脑,东南极 洲伸向南美洲的半岛则是脑干。接下来的就是五脏:澳大利亚是心脏,非洲和南美洲是肺脏,亚欧大陆是肝脏,南亚次大陆则为肝脏下的胆囊、乌拉尔山脉则是分割左右肝叶并使肝脏位置固定的韧带,北美洲大陆本部是脾脏,格陵兰岛是肾脏。除了亚欧大陆和肝脏所处的方向相反之外,所有的大陆在地球上的位置都和五脏在人体的位置相符合。
(六)、总结
综上所述,中华神传文化的最早经典是易和八卦、《尚书》、《山海经》。这些经典又来源于天书《河图》、《洛书》、《阴符经》。《河图》、《洛书》由神兽展现给圣皇伏羲,《阴符经》则直接由九天玄女交给黄帝。中华文明在这些经典的基础上延续了七八千年。近三百年来,光照帮(Illuminati)以邪教的理念 渗透并控制了世界各民族的意识形态,外星人(Alien)则用外星科技逐渐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也没有逃脱这一浩劫,鸦片战争满清皇朝战败 后,外星科技進入中国。甲午战争又败后,具有光照帮血统的共产党借势占据了中国。此后,中华神传文化的道统被彻底摧毁,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无根的民族和国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十年来的表面经济发展是以巨大的环境和劳力资源为代价的,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也是没有希望的。中国真正崛起之时是中华神传文化的复兴之时。
来源:网文(网络图片)
责编:祥和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