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8日星期二

中国神传文化的渊源--最古老的经典 (上)

【摘要】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相传是我国最古老的四部文化典籍,这些书籍都是被洪水毁灭的史前昆仑文明之后首批出现的历史记录。


(一)、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http://public2.soundofhope.org/sites/default/files/p20_images/201603/fd4234428fd1513566a53f3841cb97d2.jpg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相传是我国最古老的四部文化典籍,这些书籍都是被洪水毁灭的史前昆仑文明之后首批出现的历史记录。三坟,相对应三皇,即伏羲氏、神农氏、黄帝,三皇所作的经典是三坟。五典相对应五帝,即少昊氏、颛顼氏、帝喾、尧、舜,五帝所作的档案是五典。《八索》,一般认为是,也有认为是八经。《九丘》,一般认为是一部中国古老地理志。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名称的最早正史出处是《春秋左传•昭公十二年》:

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干溪?”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由来注释

http://public2.soundofhope.org/sites/default/files/p20_images/201603/4218e2a957d4b0351106dc662031b2e6.jpg

晋代学者杜预的对这段《春秋左传》的《注》很简单:“皆古书也。”

唐代学者孔颖达的《疏》解释了很多:“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郑玄云:‘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是也。’贾逵云:‘《三坟》,三书;《五典》,五帝之典;《八索》,八王之法;《九丘》,九州亡国之戒。’延笃言、张平子说:‘《三坟》,三礼,礼为大防,《尔雅》曰:‘坟,大防也’,《书》曰:‘谁能与朕三礼’,三礼,天、地、人之礼也。《五典》,五帝之常道也。《八索》,《周礼》八议之刑,索,空,空设之。《九丘》,《周礼》之九刑,丘,空也,亦空设之。’马融说:‘《三坟》,三气,阴阳始生,天、地、人之气也;《五典》,五行也;《八索》,八卦;《九丘》,九州之数也。’此诸家者,各以意言,无正验,杜所不信,故云皆古书名。”

有近代学着认为:“三坟是什么?三坟就是三易:连山、归藏、周易。五典呢?就是五经,或者说是《尚书》,洪范五福。八索就是八卦。九丘就是九畴,就是《河图》、《洛书》的理数。”关于九丘,也有学者认为,《尚书序》所谓“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实际上正是《山海经•五藏山经》的另一种说法,或者是《五藏山经》的另一种版本。《山海经》一书系由帝禹时代《五藏山经》、夏代《海外四经》、商代《大荒四经》、周代《海内五经》合辑而成,编辑改写者为公元前516年追随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的原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学者或其后裔。

(二)、《连山》和先天八卦

http://public2.soundofhope.org/sites/default/files/p20_images/201603/46e44e36e4f15228b792bc9fcde99fd0.jpg

《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预测未来,《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规律的书,在古代是帝王之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礼•太卜》中有:“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这里已经可以看到三坟的具体内容是:《连山》、《归藏》和《周易》。《山海经》中有:“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这里又将《连山》与伏羲、夏后联系了起来。据此,最早的古书应该是《易经》中的《连山易》。据学者们考证,《易经》产生年代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

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一曰《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二曰《归藏》,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三曰《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干、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我们看到的易经也就只有《周易》一种了。

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伏羲其实也是神子,《帝王世纪》云:“伏牺母曰华胥,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牺于成纪,蛇身人首。”《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取诸夬”,是造书契可以代结绳也。《系辞》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

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

(未完待续)

来源:网文(网络图片)

责编:祥和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