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星期三

唐太宗金言(一)

作者: 曾敬贤整理选介 来源:

l、仰六代之高风,观百遗迹

【原文】
朕以万机暇日,游心前史。仰六代之高风,观百王之遗迹,兴亡之运,可得言焉!每至轩昊之无为,唐虞之至治,未尝不留连赞咏,不能已已,及于夏殷末世,秦汉暴君,使人懔懔然兢惧,如履朽薄。然人君在上,皆欲永享其万乘之尊,以垂百王之后。而得失异趣,兴灭不常者,何也?盖短于自见,不闻逆耳之言,故至于灭亡,终身不悟,岂不惧哉?
——《集•金镜》

【今译】
我在处理纷繁国家事务的闲暇之日,浏览思索着前代的历史事迹。我十分仰慕远古六代(指黄帝、唐尧、虞舜、夏、商、周)的高尚社会风俗,纵观历代帝王传流下来的事迹,关于国家兴亡的规律,我能够谈谈个人的看法了。每当想到黄帝轩辕氏任民自然的清静无为治理,唐尧虞舜的太平盛世,未尝不久久的思索着,赞叹着,实在是不能忘怀它们,到了夏朝、商朝末期,秦朝、汉朝的暴君,使人感到危殆戒惧,好象行走在朽木与薄冰上面。然而处在上位的人君,谁都想要永远享受天子的尊严,留传于百代帝王之后。然而得与失并不一致,兴盛与灭亡难以预料,为什么呢?大概是缺乏自知之明,不能听逆耳之言,所以至于灭亡,终身不能醒悟,这难道不令人恐惧吗?

【附言】
上述这段话,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著的《金镜》一文中讲的,反映了他努力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做一个英明君主的思想。

2、乱,未尝不任不肖

【原文】
“睹治乱之本源,是为明镜之鉴戒。乱,未尝不任不肖,治,未尝不任忠贤。任忠贤,则享天下之福;用不肖,则受天下之祸。临危之主,各师其臣。若使觉悟,社稷安有危亡之覆?”
——《唐太宗集•金镜》

【今译】
观察社会大治与大乱的根本原因,足够用来作为我们最清楚明白的鉴戒。社会大乱,没有不是由于任用不才的人做臣子的。任用忠贤的人做臣子,就可以享受天下的幸福,任用不才的人做臣子,就会遭受天下的祸患。濒临危亡的君主,都师法他的不才的臣子。假若使他觉悟起来,国家哪会有被颠覆灭亡的危险呢?

【附言】
这段话也是《金镜》一文中讲的,从任用臣子的这一角度,总结了国家兴亡的经验,反映了唐太宗对任用贤臣的重视。

3、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

【原文】
为君之道,处至极之尊,以亿兆为心,以万邦为意。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不可以威武安民,不可以文德备塞。
——《唐太宗集•金镜》

【今译】
做君主的原则是,自己居处在天下最尊贵的位置,要把万民放在自己的心坎上,把天下各个地区放在自己的脑海里,对人民一定要采用礼乐文教的方法进行治理,对边防一定要采用武力进行威镇。不可以采用武力威压的方法,来对待老百姓;也不可以采用礼乐文教的方法,来对付边防问题

【附言】
这段话也是《金镜》文中讲的,他认为文、武各有所用,不可偏废,更不可用错了对象。

4、大匠构屋,必以大材为栋梁

【原文】
大匠构屋,必以大材为栋梁,以小材为榱橑(读催辽)。所有中尺寸之木无弃,此善治木者也。非独屋有栋梁,国家亦然,大德为宰相,亦国家之栋梁也。
——《唐太宗集•金镜》

【今译】
大匠建筑房屋,一定用大木材做栋梁,用小木材做椽子,所有尺寸符合要求的木材,都没有被抛弃的,这是最善于治理木材的木匠。不仅房屋有栋梁,国家也是这样,具有大德的人做宰相,也就是国家的栋梁。

【附言】
这段话也是《金镜》一文中讲的,反映了唐太宗量才录用臣子的思想。

5、屈一己之欲,乐四海之民

【原文】
多营池观(读贯,台榭),远求异宝,民不得耕耘,女不得蚕织,田荒业废,兆庶凋残,见其饥寒不为之衰,睹其劳苦不为之感,苦民之君也,非沼民之主也。薄赋轻徭,百姓家给,上无暴令之征,下有讴歌之咏,屈一身之欲,乐四海之民,忧国之主也,乐民之君也。
——《唐太宗集•金镜》

【今译】
大量掘池塘,建筑台榭,到遥远的地方去寻求珍奇异宝,使老百姓不能耕田耘草,妇女不能养蚕织布,农田荒废,民众的户口衰减,看见他们饥寒交迫,不为他们悲伤;看见他们辛劳困苦,不为他们感叹。这是使老百姓困苦的君主,不是使老百姓过上太平生活的君主。赋税很少,徭役很轻,百姓家家富裕,在上没有征收赋税的残暴政令,下面有赞美的讴歌,君主压抑自身一人的欲望,使天下的老百姓生活安乐,这是忧国忧民的君主,是使老百姓过上快乐生活的君主。

【附言】
这段话也是《金镜》一文中讲的,表现了唐太宗对君民关系的看法,也反映了他希望当一个“乐民之君”的想法。

6、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
【原文】
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水滴下垂)其花;莲出绿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
——《唐太宗集•大唐三藏圣教序》

【今译】
譬如桂树,只有生长在高峩的山岭上,云中的露珠方能沾濡它的花朵,莲花只有从绿色的水波中生长出来,飞尘才不能污染他的荷叶。不是莲花的本性自己洁净,也不是桂树的品质本来贞洁,实在是由于它所附着的山岭很高,那么那些微末的东西就不能来牵累;所凭借的绿水非常洁净,那么那些混浊的东西就不能来沾染。

【附言】
《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于贞观末年为玄奘所译和整理的佛经总集所写的序言,选自其中的上述这段话,表明了唐太宗对品德与环境关系的看法,说明有识的,应该“求结善缘而自幸”。

7、为政之要,务全其本

【原文】
为政之要,务全其本。若中国不静,远夷虽至,亦何所益?
——《唐太宗文集•政本论》

【今译】
治理国家政务的关键,务必要保全国家的根本,假若中原地区不安定,远方夷狄虽然来朝拜,又有什么益处呢?

【附言】
《政本论》论述治国的要务是保全根本。选自其中的上述这段话,表明了治国首先要把自己国家内部的基业建设好,使本国人民安居乐业。然后才能谈得到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关系问题。

(以上均选摘自《中国历代帝王语录》)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