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8日星期二

古苑寻芳: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文:慧勉

来源:正见网

任何一位管理者,都想获得一种行之有效、百行百成、万验万胜的妙招!这种妙招有没有呢?应该说:没有!但是也可以讲:有!它就是四字灵方:“以身作则!”

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意思是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孔子在这里,讲的就是管理之道。孔子认为:管理者,要懂得正人先正己的道理,如果管理者自己坐得端、行得正,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同时,百姓也会归于正道,社会风气自然清平。否则,如果管理者不严格要求自己,胡作非为,不走正道,就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同时,还会使社会风气也变得乌烟瘴气,一蹶不掁!

孔子非常重视“以身作则”的威德和力量,在中,多次提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比如—-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论语?子路》)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辛劳在老百姓之前(请记住:绝不是享乐在百姓之前!)。”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假如)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季康子问:“要想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并且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干活了。”

另外,关于“正人先正己”的思想,唐太宗李世民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他对统治者的表率作用,是这么看的:“凡人君之身者,乃百姓之表,一国之的(的:是目标之意)也。表不正,不可求直影,的不明,不可责射中。”意思是说,如果君主不能自己作出榜样,而希望管理好老百姓,这如同“表”歪,却要求影子正 一样是不可能办到的;如果君主自己不能修持高尚的品德,而要求老百姓去修持,就如同没有“靶子”却要求射中目标一样荒唐可笑。

上许多杰出的统治者,不仅说得好听,而且也做得好看!开创“文景之治”的西汉文、景二帝,他们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并以身垂范,为文武百官、黎民百姓,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在口头上反复强调要以农为本,号召臣民重农的同时,亲自动手,身体力行,为天下先。文帝下诏开籍田,他亲自下田耕作;景帝讲:“朕亲耕,后亲桑。”文帝曾想盖一座露台,听说要花费百金,等于中人十家之产,于是便立刻取消了这个计划。据载,文帝在位23年,“宫室、苑圃、车骑、服饰,无所增益。”他自己身穿“戈绵”做成的袍子(“戈绵”是当时极为普通的衣料),所宠爱的慎夫人“衣不曳地”  (即穿短裙以节省布料)。他们的帷帐,连花纹都没有,十分朴素。就连死后造陵,他也反复叮咛,建陵要因地制宜,力求从简,不得劳民伤财——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临终前,文帝还特地下遗诏说:“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我甚不取!”主张薄葬,反对浪费。

“正人先正己”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也适用于家庭和学校。云:“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必参商。”“父欲行劫,子必杀人。”在家庭里,家长的举止、言行,乃至价值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大人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孩子也会照着学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同理,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为人师表,其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要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教师要先认真地批改作业;要学生爱护集体,老师要先爱护学生。

总之,无论各行各业,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要忽视榜样的力量。

“正人”与“正己”的关系,其核心是“正己”。历史上的君主,都可以在百姓面前,以身作则,为什么中国当今的一些管理者,反而做不到呢?

答案可在《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一书中找到。书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并非一种思潮、学说,或者在寻找出路时一个失败了的尝试。它是魔鬼,亦称共产邪灵,由恨和宇宙底层空间各种败坏物质构成,其终极目的是毁灭人类。

共产邪灵毁灭人类最阴邪的一招,就是破坏创世主为救度众生而造就的神传文化,或曰中华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