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文 来源:正见网
前言
宜兴紫砂器是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品,底蕴极深,紫砂壶不仅是实用器物,还集绘画、诗文、书法、印款、雕塑等艺术于一身,显示出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但当今紫砂业已经沦为造假化工、赝品、灌漿品、代工壶、机器车制、手拉紫砂的市场。
尤以近年电商以及网拍的风行,商家利用人们捡漏的观念以及贪小便宜的心理,恰恰促成了假货市场的横行。
部分紫砂艺人为抬高身份,自封大师或各种称号早已泛滥成灾,盲目以职称来选壶,误导消费者,败坏风气!
这一切是市场导向误区以及从业者道德下滑所致,消费者购买此类艺术品要有正确的心态及辨别知识,紫砂从业者也需坚守紫砂艺术的本质与本心。从事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紫砂工艺者,从艺也必须具备有“艺德”才是。
不论商业市场如何改变,坚持正统泥料,保持传统器形,维持独特紫砂器制作方法,這些“泥、形、工”艺术才得以传承。
本文希望从头说起,从各种角度说说紫砂的过去以及现在……
* * * *
说起紫砂文化,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独特的工艺、古朴优美的造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皆钟爱紫砂,它和茶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紫砂壶在中国更被誉为“茶具之首”,也形成了独特的紫砂文化。
“紫玉金砂”的美誉
“紫玉金砂”是对紫砂的一种赞誉和美称。之所以称紫砂为‘紫玉金砂’,是因为用紫砂泥中的优质紫泥制成的紫砂壶,成器后,经泡养,温润光洁,古朴典雅犹如紫玉,随机隐然显现的石英,似满天的星斗,抑或像纷扬的雪花,给人‘紫玉金砂’之感。
古今文献记载上,对紫砂壶有多种称谓,如“茗壶”“注春”“茶瓶”“茗瓶”“瓦壶”“泥壶”“紫瓯”“砂罂”“紫砂罐”“茶注”“砂壶”“宜壶”“砂器”“紫砂器”等等,虽名号不一,但指的都是宜兴的紫砂壶。
说起“紫砂”自然就讲到紫砂壶。其实“紫砂”和“紫砂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通常意义上的紫砂〔一〕,是泛指用紫砂土制作的器具;紫砂壶则是其中的一种,紫砂壶代表着紫砂,但紫砂不一定指紫砂壶,所以紫砂器的出现不能代表紫砂壶的诞生,究其起源,目前看法尚不一致。
紫砂器的历史
汉代以前,茶(荼)主要是熬中药的器具。
两晋时期,饮茶器具称“茶器”,制茶工具称“茶具”。
唐代以前,茶器与食器不分。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将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中。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随着饮茶风气普及,茶器日趋工巧,唐代末年出现了紫砂为原料的煮水壶。
唐代饮茶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
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之用》曰:“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熟盂”,即盛沸水之盂,“瓷”当是瓷,而“沙”则应为紫砂泥,“或瓷或沙”即是或用瓷土或用紫砂泥制成的熟盂。
也就是说,紫砂器在唐代已出现。目前虽无唐代紫砂器的出土发现,但据考古调查,宜兴地区的古窑址,自汉至唐,有汉代的川埠乡和西山前的窑址群,有六朝的南山北麓汤渡村和均山的青瓷窑群,有唐代的涧古龙窑址等等。
紫砂壶因茶而生
当宋代已形成“哥、官、汝、定、钧”五大窑系,呈现瓷器全盛期时,紫砂才出现。
宋代的紫砂壶已在文人中广为使用,大诗人欧阳修曾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的“紫瓯”即紫砂壶。
诗书画家苏东坡在《煎茶歌》里唱出“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绝句,于是便有了苏东坡饮茶的三个要求之一的“一定要紫砂壶煮茶”的说法。
梅尧臣在《寄茶诗》中说:“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瑕玉”,其中的“紫泥”、“砂罂”所指是否为紫砂的推论,也苦等了近千年才于1976年考古发现,丁蜀镇红旗陶瓷厂在建基施工中,发现了羊角山古窑址,发掘中获得平盖龙头双条把壶、高颈六方壶和提梁壶等实物遗存。这也是普遍认为紫砂或紫砂壶起源于北宋中期最重要的依据。也同时印证了梅诗。
“宋代,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1107)亲着《大观茶论》全书共二十篇,记述了茶的产地、采制、烹试、斗茶风尚等,“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
宋太祖赵匡胤好茶,宫廷茶事极盛,用茶精品为“龙凤团茶”极品达每团数十万钱。“斗茶”之风大盛,源于五代的“点茶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斗茶把烹煮改为冲泡,到了南宋,泡茶方法出现了,此时瓷器烧制转入以烧盏和壶茶具为主”。
南宋紫砂其实物有现藏在镇江市博物馆,在丹徒一座古井中发现的三件瑰宝,以及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刘松年的一幅《卢仝煮茶图》中置于竹炉上的“水壶”图貌。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元朝至明代中期之前,封建统治者为获得奢侈豪华生活所需的手工业制品,垄断工匠和技术,把全国工匠集中在“寝宫手工业作坊”里监督劳动。直至明代20年完全废除“瓦匠制”,名工巧匠可以自由流动,江西景德镇造瓷名工陈仲美、周时通、吴十九、吴明官、崔国樊等纷纷来到丁蜀改业紫砂,促进了紫砂工艺的改进和发展。
蔡司沾《霁园丛话》里就有“奈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五文字”的记载,这是目前所知在紫砂器物上题刻词句的最早年代。但是元代有没有紫砂器出土,更无实物佐证。
元末明初-粗砂执壶
阳羡茗壶”正始”之首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正精巧。
史籍中明确地说,紫砂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是创始人。龚春本名“供春”,少时为吴颐山的书僮,当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供春就偷闲出来,私访寺内制壶的和尚,心手并用,学以习之,终成大家,他制作的紫砂壶被称为“供春壶”,当时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美称。
供春所制茶壶,款式不一。主要有“龙蛋”“印方”“刻角印方”“六角宫灯”等,尤以“树瘿壶”独具风格——此壶呈栗色,乍看似老松树皮,凹凸不平,类松根,质朴古雅,别具匠心。据说当时供春在寺内学艺时,曾看到寺内一古银杏树上有树瘿,形状古朴,奇拙,就模仿树瘿的造型,用手指捏为形,再用茶匙挖空内壁,做成几把”树瘿壶”。这独树一帜的紫砂壶,受到当时社会名流、雅士们的认同、欣赏和赞叹,为其起名曰:”供春壶”,供春遂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制壶名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供春款树瘿壶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设茶司马,专事茶贸易”。又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改变了人们的饮茶方式,用壶泡茶之风兴起。
明末,紫砂被葡萄牙商人带到欧洲,称为”红色瓷器”。
图:本幅描绘唐代诗人卢仝(约795-835)席地坐于一装饰华丽的花毯之上,身旁摆放有三足朱泥茶壶、白瓷茶瓯、朱漆茶托、书画册等。前面则画一老妪煽火烹茶。以朱泥宜兴茶壶煮茶,为明中期以后的叶茶泡法,故应与元代画家钱选无关。
明末清初紫砂器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清中叶以后,文人墨客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制作,运用书法、诗画、篆刻、雕塑、镂空、镶嵌、泥绘、彩釉、绞泥、掺砂、磨光等技法,一壶之上集工艺技法之大成。文人参与制壶,是清代紫砂壶艺突出的时代特征,且成为清代壶艺的主流,其优秀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茶具,更是一件艺术品。
特别是装饰了富丽华美的珐琅彩和泥绘画面,立即身价倍增,加之官宦文人画家对紫砂壶的推崇喜爱,促进了紫砂器的繁荣发展。大大提高了紫砂壶的价值,在《阳羡茗壶系》〔二〕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直至二十世纪初紫砂壶的生产转入完全商业化阶段。这时期,宜兴的紫砂作品也参加国际性的博览会,并在多项博览会中获奖。
由十七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历经明末、清、民国初年约三百年的时间是紫砂壶的黄金期,也是紫砂工艺史上百品竞新的高峰期。
图:乾隆皇帝身着汉人服饰,在坐榻上观赏皇家收藏的各种器物。
紫砂壶的发展史之复兴期
二十世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期间连年的战乱,民不聊生,紫砂行业也跌入了低谷。宜兴窑场大半倒毁,生产每况愈下。紫砂从业人员纷纷改行,上山砍柴下田耕种,过着贫困的生活。至1949年,紫砂行业仅剩20余名工匠,烧制紫砂的龙窑也仅存一二条,全年也仅烧三四窑。
二十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政府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统一组织生产销售,紫砂壶生产逐步得到发展。
台湾是紫砂壶的第二故乡
图:1990年代台湾贩卖紫砂壶的茶行
近代紫砂真正繁荣起来是从香港和台湾开始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韩、港和台等国家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发达、生活富足之余,对艺术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商人和收藏家认识到宜兴紫砂独特的价值,因此在20世纪70至90年代期间大量收购宜兴紫砂产品,由此触发了紫砂壶市场的火热。
中国经济在90年代后期腾飞、一些收藏家也开始大量收购紫砂壶;特别是到了2005年宜兴黄龙山封矿之后,造假的化工紫砂产品大量兴起,更是大量回购台湾市场上紫砂壶,同时倾销紫假砂来台湾及各国华人地区。这几十年在台湾民间确实收藏了一定数量的紫砂壶,台湾再度为保存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記上一筆,說是紫砂壶的第二故乡也不为过。
注:
〔一〕国家标准的科学定义是“用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征黏土制成,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且透气性能好的无釉陶器”。
〔二〕阳羡:宜兴战国时代称“荆溪”,秦汉时置名为“阳羡”。
(待续)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