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忍让、大度雅量是传统美德,一个人为人处世中能够做到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亦能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而对待他人忍让也是善良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古人,宽容大度的胸怀与品质,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一)
谚语说:被刀枪所伤,容易忍受,而被谤言所伤是最难消解的。而古人是如何对待中伤自己的人和事的呢?
终不自辩
北宋时的蔡襄曾经在会灵东园饮酒,席间有一位坐客射箭误伤了一位游人,坐客立即说是蔡襄的箭矢伤害了游人,京城里一下子都纷纷传说这件事。皇帝听说后问蔡襄是否有此事,蔡襄只是叩头请求原谅,始终不替自己辩白,从宫中回来以后也没有告诉别人。
终不自明
东晋的高防曾任澶州防御史张从恩的判官,当时有一名军校叫段洪进,偷了官府的木材做家具,张从恩知道后很是气愤,就想杀了他。段洪进为保全自己,就伪供说:“这都是高防让我干的。”张从恩向高防证实段洪进的话,高防承认了这件事,段洪进因此免于一死。
很快,张从恩拿了一万缗钱、一匹马送给高防,打发他走了。高防平静地离去,始终不辩明自己的冤枉。后来张从恩又派人将高防追了回来。过了一年多,张从恩的亲信说高防自己认罪,是为了救人一命。张从恩惊叹不已,更加礼待高防了。
(二)
施舍给别人钱财,这是不难做到的事,但是善待正在侵害自己财物的人,这个境界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得金不认
张知常在太学的时候,家里托人带给他十两金子,同寝室的人趁着张知常不在,就打开了他的箱子,把金子拿走了。学校的官吏召集同寝舍的人进行搜查。搜到了金子,张知常却说:“这不是我的金子。”
那个同寝舍拿金子的人,趁夜晚将金子放在衣袖中归还张知常,张知常知道他很贫困,送了一半金子给他。前辈们说张知常送人金子,这是人们容易做到的;但是仓促中得到金子却不认,这是别人所做不到的。
济盗成良
曹州于令仪,本是市民,为人忠厚,不损人利己,晚年家境颇为富裕。一天晚上有人到他家行盗。于令仪的儿子们抓住了小偷,原来是邻居的儿子。于令仪对他说:“你平时从未做过坏事,何苦做小偷呢?”
那人回答说:“都是贫穷逼的。”于令仪问他需要什么,小偷回答说:“有一万钱就足以买食物及衣服了。”于令仪按照他说的数目给了他。小偷刚一走,于令仪又叫他回来,盗贼很害怕,以为于令仪反悔了,要告发他。
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却背着一万钱,恐怕夜里巡逻的人会盘问你。”于令仪将他留到天亮才打发他走。盗贼十分惭愧,终于成为良民。邻居乡里都称于令仪是善人。于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兴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儿子及侄子于杰效,陆续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这也是他做善事的福报吧。
(三)
宽容不等于纵容。别人伤害自己,可以宽容隐忍,不放在心上,如若安邦济世,当选贤良。
自择所安
北宋名相张齐贤,从前由右拾遗升为江南转运使。一天举行家宴,一个仆人偷了若干件银器藏在怀里,齐贤在门帘后看见却不过问。后来,齐贤晚年任宰相,他家的仆人很多也做了官,只有那位仆人竟没有官职俸禄。
这个奴仆乘空闲时间跪在齐贤面前说:“我侍候您时间最长,比我后来的人都已经封官,您为什么独独遗忘了我呢?”于是哭泣不停。齐贤同情地说:“我本来不想说,你又会怨恨我。你还记得在江南时,你偷盗银器的事吗?我将这件事藏在心中近三十年没有告诉过别人,即使你自己也不知道。”
“我现在位居宰相,任免官员,激励贤良,斥退贪官污吏,怎能推荐一个小偷做官呢?看在你侍候了我很长时间,现在给你三十万钱,你离开我这儿,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安家吧。因为我既然揭发这件过去的事,你也必然有愧于我而无法再留下。”仆人十分震惊,哭着拜别而去。
程颐讲过,“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陆游诗云:“忿欲至前能小忍,人人内心期有颐。”杜甫有言:“忍过事堪者。”
这些古来贤者所讲的话都是很朴实诚挚的。现代的人,在浮华的物欲干扰中,在中共假恶斗党文化的蛊惑下,更应该静下心来,学学古人宽忍体谅、虚怀大度的雅量。
(事据元代吴亮《忍经》)
来源:新生网
发稿:2019年9月26日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