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星期日

书生行为不端耗福运 不听劝悔之晚矣

tian.jpg

文:刘晓

不管人是不是相信,人今生的福报都来自前世和今世所积的德行,但如果放纵自我,肆意妄为,不行善积德,其不仅将自身的福报不断消耗殆尽,而且还会因为恶行积少成多,身遭恶报,且影响后世子孙。

清朝道光年间,安徽桐城有个叫左泰的秀才,少年时就才华横溢,而且仪容俊美,可以说是才貌双全。然而,这样的左泰却行为不端。

左泰的邻居某老翁,是民间所说的“走无常”,就是可以以生魂进入冥府办差的阳间之人。他为人方正,喜好指正他人的过失。一天,他对左泰说:“我昨晚去冥府,偷偷看了记载我们县读书人功名利禄的簿册,你的名字下本来写着将来官位高居一品,享寿一百岁,子孙繁盛,但因为你曾经调戏过某寡妇,导致其失节,又与某未出阁女子私通,而福运被减,你的官位已经被削减两级,寿命也减少两纪(注:一纪是十二年)。你从现在开始懂得自爱自重,后福依然不可限量。”

听了老翁的话,左泰内心十分恐惧,放浪形为稍稍收敛了些。但没过多长时间,就故态复萌,而且更加放浪妄为。

一段时间后,老翁又一次看见他便面露愠色道:“之前老夫告诉你的那些话,你以为是胡说八道?我近日又看了你的记录,你不但有很多小的恶行,而且还唆使某甲打官司,导致某老翁倾家荡产,同时殃及多人无辜丧命。冥王大怒,将你降官五级,寿命仅能活到六十岁。如果你还不忏悔并尽快改过,你将无可救药了。”

没过多久,左泰又在路上遇见老翁,老翁责备道:“你不听我的忠告,现在冥王因为你积累的恶行太多,已剥夺了你的官位,罚你以布衣终身,子孙也不能显达。你真的是不可救药了。”左泰并不在意,只是随口应付老翁一句。

又过了一阵儿,老翁在路上又看到左泰,直接将口水吐在他的脸上:“你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如今你的死期快到了,你该怎么办呢?”左泰这才害怕了,忙长跪叩问原因。

老翁说:“昨天看见冥王查阅你的册子,并令冥吏称量你的功过。冥吏查验你的恶籍,每件恶事都用一张纸记录,一张张的纸已经堆积如山。冥王立即下令勾摄你的魂魄,削去你的福禄、寿命,同时断绝后嗣。这时冥吏说你还有善行可抵。冥王便让查看。不一会儿,冥吏拿着一张纸上报:‘左某平生十分孝顺继母,这是唯一的善行。’冥王便让冥吏称一下两边的轻重,恶行和善行重量差不多。冥王的神色顿时缓和了下来:‘孝顺作为最重要的德行,竟然如此厚重!’于是改判削去你的福寿,于某年某月某日,将勾摄归案。但念你孝顺继母,所以让你留一个儿子延续香火。”

左泰听后,羞愧的低下了头,同时汗如雨下。他问老翁:“现在痛改前非,还能挽回吗?”老翁回道:“悔之晚矣了。”随即掉头离去。

后来左泰如期而死,三个儿子中只有一个存活。故事记载于在梁恭辰所撰写的《劝戒录》中。

来源:正见网

用人的无上宝典:太宗治下的君臣之道

tian.jpg

文:唐宇

领导用人是一门大学问,不仅是“利用”,更是“相互理解与成就”。真正的高明领导者,懂得体察他人的需要,予以成全,从而也能实现自身目标。这种“成人达己”的智慧,正是最高层次的“双赢”。

《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了一个广为传颂的故事:

唐太宗问大臣们:“创业与守成,哪个更难?”

房玄龄答道:“国家初创之时,与群雄并起,历经厮杀方能一统,创业之难莫过于此。”

魏徵则说:“自古帝王,多在艰难中得天下,又在安逸中失天下,守成更难。”

太宗听后笑道:“玄龄与我共取天下,历百死得一生,深知创业艰难;徵与我共治天下,时常忧心富贵易生骄奢,疏忽则致祸乱,故知守成更难。如今创业之难已成往事,而守成之难,正当与诸位慎之。”

房玄龄等人感叹道:“陛下此言,实乃天下之福!”

(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唐纪十三》)

这段对话,表面上是关于“创业”与“守成”的辩论,实则体现了唐太宗的用人智慧。房玄龄与魏徵的答案看似相反,太宗却并未否定任何一方。他深知两人所立之基点不同:房玄龄经历了创业之苦,自然体会艰难;魏徵长于治世,洞察盛世隐忧,故感守成之难。唐太宗能兼听并容,从不同角度理解臣子的见解,这正是他治国的高明之处。

太宗更可贵之处,在于他不因当下的安定而忘却创业功臣的辛劳,也不因功臣的地位而忽视现实的风险。他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全局视野,洞察治国安邦的关键。这种胸襟与远见,正是“帝王之术”的精髓所在。

放眼今日,企业经营与此理相通。创业之初,需要闯劲与冒险精神;而当企业步入稳定期,如何守成、如何用人,则更显智慧。若只以利益为先,损及创业功臣之情义,必将导致离心离德,最终两败俱伤。唯有懂得平衡功臣与后进、情义与效率,企业方能长久。

历史上,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虽保江山一时安稳,却也使朝廷失去了一批能臣;明太祖以庆功楼之火,焚去了开国栋梁,也埋下了后患。反观唐太宗,能以容人之量、察人之明,既不抛弃功臣,又能纳谏守成,方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领导用人之道,贵在兼容并蓄、互信共成。能成就他人,亦即成就自己;能理解众人之心,方能稳固天下之基。

原文: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徵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难艰,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徵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来源:北宋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唐纪十三》)

来源: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