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星期五

#王维 的《答裴迪》:真正的“终南山”在天上

tian.jpg

文:暮云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雅士都向往隐居终南山。那里山水清幽、气象高远,被认为是修身养性、求道问真的理想之地。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正位于终南山脚下,他在山水之间寄情诗画,心向修行

相传,他的好友裴迪曾向他请教修炼之事。王维便以一首短诗《答裴迪》作答: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开篇两句“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描绘出秋雨笼罩下的终南山景象。水势浩渺而寒冷,山色深青而幽晦,整幅画面透着一股清寂与肃然之气。诗人身居辋川别墅,从山脚仰望终南山,所见正是这般景象。看似写景,实则为下文作引——这眼前的终南山,不过是尘世所见之“山”,而非心中所求之“道”。

接着两句“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才点出全诗的核心所在。裴迪问“终南山”,其实是在问“修道之途”;而王维的回答——“心知白云外”——意味深长。真正的“终南山”不在地上,而在“白云之外”,即超越尘世的天上境界。这里,“白云外”象征着脱离人间名利与形迹之后的精神归处,也暗喻修炼者回归天道的方向。

由此可见,这首诗并非仅仅写山水,而是在借“终南山”之名,寄托王维对修行意义的深思。表面的隐居,只能让人远离喧嚣,却无法超脱生死;而真正的“归山”,应是修心悟道、返本归真

王维曾在《秋夜独坐》中写道: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这首诗透露出他修炼炼丹的体悟——外求之法终究有限,唯有修心明性,才能超越生老病死之苦。这与《答裴迪》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王维由隐居入修行,由求仙悟“无生”,可见他真正理解了“终南山”的深意:山不在形,而在心。

因此,《答裴迪》并非仅是一首“山水诗”,而是一篇诗化的修行箴言。王维借山喻道,告诉友人也告诉自己——隐居并非终点,修心得道、回归天上之本源,才是人生的真正“终南山”。

来源:正见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