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孔子拜见老子的故事


图为《孔子问礼于老子》

公元前518年,中国发生了一件美丽的事情:33岁的孔子专门赶到周天子的首都雒邑——现在的河南洛阳市——拜见了中国最伟大的、50多岁的老子。

已经开门办学的孔子,早就有拜访老子的愿望。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多次向自己的学生们的心愿:“你们知道吗?雒邑有个了不起的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还有人叫他‘老聃’,我却尊称他为‘老子’,是个比我博学的人,博古知今。比如说‘礼’吧,你们觉得自己的老师已经研究得十分透彻了。其实这个老子知道着更多关于‘礼’的知识呢,真想领着你们去向他好好地学习学习!”

有时,孔子还会在讲课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说起雒邑:“那可是我仰慕的周公曾经住过的地方,也是商周以来的礼仪、文物、典籍等荟集之地。那个老子,就是掌管这些书籍与文物的图书馆馆长与历史博物院院长。”

从鲁国国都曲阜到周天子所在地雒邑有千里之遥,这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老师来说,几乎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但是孔子想去朝圣雒邑、拜见老子的愿望是那样的强烈,不仅感动了他的学生们,还让同学们产生了对于雒邑与老子的向往。正好在孔子的学生里面,有一个贵族出身、名叫南宫敬叔的,实在不忍心看着他的老师日思夜想,便面见鲁昭公,建议他资助孔子的学习之旅。鲁昭公一听,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呀,我也听人说那里有个无所不知的老子。”便派了一辆马车、两匹马和一个跟随的童仆,并让南宫敬叔陪同前往。

知道鲁国的孔子要来拜访,老子也是高兴得很。他也早已听说孔子的博学好学,还知道孔子正在办着学校。老子让弟子们预先将图书馆与博物院,还有通向城外的道路,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并让弟子们套好了车,早早地迎接在城门口上。年轻的孔子好激动啊,赶快下车,手捧着送给老子的礼物一只大雁,领着南宫敬叔快步走向心仪已久的老子。在闻名全国的省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里,就记载了这个故事。石头上刻画着栩栩如生的场面:两个人都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肥大的长袍。孔子双手捧着一只大雁,既是见面礼也是拜师礼,而老子的身后,有一辆载着文物书籍的车,车后还有三个人,都捧着简册典籍。

那真是如饥似渴啊!孔子在老子的陪同下,走遍了雒邑的大街小巷,他要看看这个曾经无比昌盛的都城,体会周礼的味道。那个经历了一切也看透了一切的老子,从心里是有些喜欢身边这个好学上进的青年的,他要用实际的事例与实践,让孔子体会与学习真正的周礼。

老子还专门领着孔子为巷党的一户人家办理过一次丧事,那时叫相礼助丧。也许这是老子有意让孔子亲自体会一下正宗的丧葬时的整套周礼吧,或者孔子也想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一下自己所学的周礼。真是有缘,或叫,送葬途中竟然发生了日蚀现象(我想应当是日全蚀)。正当孔子不知如何处置的时候,老子从容地下令放下灵柩,并令送葬的所有人员停止哭泣,并大声地告诉大家,根据礼俗规定,必须等待日蚀过后才能再往前走。

老子在雒邑有着崇高的威望,大家听从他的吩咐,在鸦雀无声里等待。日蚀终于过去,大家又跟着老子与孔子,从容而又严格地举行葬礼。孔子毕竟不是惟命是从的人,他的学习是在不断的提出疑问并通过思考获得答案的人。相礼助丧完毕,孔子求教于老子说,那样将灵柩停在半道上等待不太合适吧?谁知道日蚀会持续多久呢?倒不如继续进行为好。这时,老子才将这种做法的根据详细地对孔子进行了阐明。老子说,诸侯朝见天子、出国访问,都是白天走路、夜间休息,送葬与这个是一样的道理。你不想想,谁会夜间赶路?只有逃犯和奔丧的人才会天黑了赶路呢!孔子豁然明白,后来,凡是遇到此类情况,总会说“我听老子说过这个周礼具体的规定”,便会将上面老子讲的道理再向弟子们重复一遍。

在雒邑的这些日子,几乎每一个晚上,老子与孔子都会叙谈到深夜。

他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关于“仁爱”的话题。两位中国最有良知的先贤,都向往仁爱,也在各自的心里,对于这个争斗不息、争战不已的时代,怀着一份没法割舍的仁爱。

孔子说到热烈处,脸上还充溢着青春的红润。听到老子以池塘干涸后挣扎的鱼儿作比喻,年轻的孔子便抢过话头,似乎在捧着一颗心急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水已干涸的池塘里,鱼们当然全都面临着干死的威胁。这个时候,最能体现仁爱的精神。一条一条的鱼儿,都在努力地哈出最后的气息去湿润对方,用口中仅有的唾沫滋润对方就要干燥的体表。这种竭尽自己最后的所爱赠与对方,把生的希望留给别的鱼们,使对方苟延残喘,尽可能地延长一些生命,这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境界的极致了。”

老子静静地听罢,捋捋自己的胡须,好似赞同般地重复着孔子的话:“池塘干涸了,却也毫无怨言,并在这种险恶的生存环境里牺牲自己,努力地施惠于对方,哪怕只能让‘别的鱼们’多活。你以为这就是最高境界的仁了。”

就在孔子点头称是的时候,谁知老子话锋一转,突然铿铿锵锵地说:“按照你孔子的道路,再是仁爱,这些鱼们还是要干死的呀,多活一分钟与少活一分钟没有根本的区别。我老子所追求的,就是大家在江河湖海里自由生活,即使相互忘记也是幸福的。你可能会说,前提是湖泊要干了啊。是呀,我们就是要追求湖泊不再干涸的法子,要想方设法地不让这些湖泊干涸,不仅不干涸,还要往里面不断地注水。”

孔子认真地听着,似乎感到他们既分歧又有相一致的地方。要想不让湖泊干涸,就要们爱护老百姓,施仁政。再想想当今的天下,却是各国的统治者都在光为自己打算,战争连连,民不聊生。于是孔子望着老子的眼睛说:“现在的社会,已经是湖泊干涸的局面了,鱼儿们不‘相濡以沫’,不是命运更加悲惨了吗?”

老子坚定得很,一点也不退让地说:“总之,不管是何种情况,都不能被动地等待死亡(哪怕可以落下一个大仁大义的好名声也不这样做),而是要冲出这干涸的池塘,往有水的‘江湖’的方向走,力争回到江湖之中。鱼们能够处于江湖之中,当然也就无需什么你的‘努力地哈出最后的气息去湿润对方,用口中仅有的唾沫滋润对方就要干燥的体表’了。”

夜,静悄悄。孔子陷入在沉思着,老子也陷入在沉思里。东方已经有些泛白,两个人或许已经想到要唤醒民众,大家一起动手保护好已有的水源,再开挖地下的泉水,形成水流丰沛江河湖海,鱼儿们也就自由自在了。

两颗星辰从来不会有见面的时候,一旦相见便会是碰撞后的毁灭。可是两位伟大的思想家的相见,却如两道江河的汇聚,给后世留下连专制制度也无法湮灭的可让精神自由生长的湖泊。这个时候,老子的《道德经》早已在胸中酝酿了吧?而此时的孔子,对于人生,对于社会,也有多少思想在孕育呀。在他们的骨子深处,有着同样的对于礼崩乐坏、物欲横流、统治者的残忍无道的不满与愤慨,更有着相互理解相互珍惜的情感。不然,孔子就不会千里迢迢、捧着大雁远赴雒邑去拜师问礼问道。不然,思接八极的老子,也不会接待孔子并让他参阅了周朝所藏的丰富的典籍、文物,引领孔子参观了明堂、太庙和天子郊祭天、社祭地的场所,并于礼于道倾其所有传授于孔子。那时的他们及其学派,都还有着一个阔大的胸襟和高远的视野,不像后世“独尊儒术”的小气量狭胸怀。

分别是恋恋不舍的。老子还是送出了城门外,并对他所喜欢的这位青年思想家反复叮咛:“你所研究的学问,都是前人的创造,他们的人与他们的骨头早已腐朽了,只有他们的言论与思想还在。时运到了,应乘时而起;时运未到,任你本领再大,且千方百计,仍不为世所用。我听说,真正的富商大户,是要如穷人一样简朴;有大德的人,表面上反而大智若愚。所以,你应该少一些骄狂之气,祛除一味地渴望建功立业的多欲之心,更要少一些试图改造这个世界的幻想,多做一些脚踏实地的事情。还有,你那个功名利禄之念,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保重吧小伙子。”

老子对于孔子的关心,真是溢于言表。

这次雒邑之行、特别是与老子的相见,对孔子帮助很大,让他学到了许多知识与见解,也让他常常地会怀念起这深刻而又亲切的人来。孔子学习回来,他的学生也日渐多了起来。他常常会向自己的学生们谈起他想念的老子来:“我知道鸟能飞,但常被人射下来;我知道鱼能游,但常被人钓出来;我知道猛兽会奔走,但依然常会落入罗网陷阱。只有龙不是我们所能知晓的了:它能云里来、风里去,变幻莫测,无人能识其全貌。这次见到老子,他远远超出我的想像。我想,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

成语:相濡以沫

成语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意思是泉水干了,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显得患难与共而仁慈守义,在困难中相互帮助。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