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三国解读:刘备白帝城托孤

来源:

刘、关、张兄弟自结义以来,巅沛流离,半生征战,始终难得立足之地。在他们遇到诸葛亮以后,事业开始出现了巨大转机。他们先在赤壁之战中联合东吴击败曹操,取得荆州立足。又下益州,取汉中,奠定了蜀国基业。应当说,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功勋亦不可磨灭。然而,因关羽被害,盛怒之下领兵伐吴,被江东才俊陆逊在夷陵击败。丧亲之痛及败兵之辱的双重打击,使刘备一病不起,自知不久于人世。惨痛的现实,令刘备不得不对蜀国的未来做最后的安排。对刘备来讲,最难的不是,而是如何使蜀国在他死后仍然保持内部团结,使蜀国的大业得到进一步的稳固发展。在那个皇位世袭的年代,他将皇位传给刘禅,让刘禅抗起扶汉的大旗。却将皇权和蜀国的未来交给了诸葛亮。他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同时,他令刘禅兄弟拜诸葛亮为父,让他们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尊重诸葛亮的意见。

有人说:刘备这么做是为了试探诸葛亮,看看他有没有篡权之心?也有人说:刘备明知道诸葛亮没有谋反之意,为了赢得诸葛亮的忠心,故意上演的一场人情大戏。非也!刘备之所以这么做、这么说不是为了试探,也不是为了送人情。试想,如果诸葛亮真有篡权之心,这么说岂不是正好给了他一个谋反的借口?更会打草惊蛇,使他表面上推辞,却在暗地里加紧运作。但如果诸葛亮没有谋反之心,刘备这么做岂不是多此一举,以小人之心度之腹吗?徒增许多误会。那么刘备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说呢?原因有四。

1、刘、关、张、黄忠、法正等人身死之后,蜀国的顶尖人才已所剩不多。当时的情形,可以这么说,诸葛亮在则蜀国在,诸葛亮不在则蜀国亡。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蜀国大局。

2、这么做是为了保证刘禅和诸葛亮之间君臣和睦,避免发生内讧。刘备让他们结为父子,从道德伦理上对他们进行约束,也使诸葛亮行使皇权变得名正言顺。再说,如果真的发生内讧的话,不管结果如何,损失最大的都是刘禅,所以这对刘禅其实也是一种保护。

3、这么做的最大目地不是试探诸葛亮,而是为了留住诸葛亮。刘备初见诸葛亮就认定他有经天纬地之才。诸葛亮出山之时对其弟说:“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那时,刘备就认定诸葛亮是一个超然世外的智者,他对自己将来可能遇到的政治难题已然有了充分的准备。作为一个世外高人,他只想找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对本身并不热衷。那么既然这样,刘备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

因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君臣之间更是如此。“良臣择主而事”。如果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真的产生隔阂,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诸葛亮为了避免背负不忠的名声,虽然不会谋反,但会选择离开。他在未出山时常常自比管仲、乐毅。乐毅当年不就是这么做的吗?乐毅在外作战,连下齐国七十二城,因受燕惠王猜忌,选择投奔了赵国。而诸葛亮虽然不会选择投奔吴国或魏国,但会选择隐居。

所以刘备这么说,一是告诫刘禅不能和诸葛亮闹的很僵;二是打消了诸葛亮最大的顾虑,使他在道德上没有了后顾之忧,消除了他离开蜀国的隐忧,使他不管什么时候都能以蜀国的大局为重。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这么一句话:“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那意思就是说:“既然先帝认定我是一个忠臣,将自己的家事和蜀国的未来都毫无保留的托付给我,那我也要尽一个忠臣的本分,为先帝的家人和蜀国的未来竭尽全力,以不负先帝的识人之明。

4、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国政权,劳苦功高。刘备让他身居相位,却代行皇帝之权,这也算是对诸葛亮功劳的一种补偿。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也是刘备夷陵兵败,对诸葛亮表示内心愧疚的一种外在表现。

人无完人。应当说,不论是谁,错误是难免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是难免的。但刘备与诸葛亮都能以道德为重,恪尽本份,相敬相知,其君臣大义历来为世人所称颂,分别成为明君与忠臣的典范。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君臣”。刘备有识人之明,他幸运的遇到了诸葛亮。他从诸葛亮一言一行中,清楚的看出了他的绝世才华和高尚品格,认定他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忠臣。还有一点,刘备也非常的清楚:历史上的忠臣,他们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究其原因,他们不是忠于哪一个人,而是忠于道德。同时,对于象诸葛亮这样顶尖的人才来说,只有赋予他们最充分的信任,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的才能和潜力。刘备一生以仁义为本,对诸葛亮三顾茅庐,又在白帝城将家事国事衷心相托,透露出毫无保留的真诚和信任,深深打动了诸葛亮。这可能也是诸葛亮为什么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