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孔子与左丘明
<样章节选>
(一)《史记》的“神话”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吴国攻打越国,摧毁了越国的国都会稽,得到一节大骨头,有一辆车那么长。吴国派使者来问孔子:“这么大,是谁的骨头?”
孔子说:“当年大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迟到,大禹就杀死他陈尸示众,他的一节大骨,专用一辆车拉,你们拉走的就是其中一块。”
吴国的使者又问:“那神又是谁呢?”孔子说:“山川中的神灵能行风布雨,掌控灾福,能够以此约束天下,守在山川中就是神,守在土地和谷物的叫做公侯,他们都隶属于‘王者’”。
吴使再问:“防风氏是守在哪里?”
孔子说:“(防风氏的祖先)汪罔(音:往)氏的首领,监守封山和禺山一带,是厘(音:离)姓。在虞舜、夏朝、商朝三代,叫做汪罔,在西周叫长翟(《国语》作长狄),现在(东周春秋时期)叫大人……防风氏最高的不超过三丈。”吴国使者听了之后说:“善哉,圣人!”[1]
司马迁这段记述,简直可以称为神话。但这又不是他编造的,在史料中有明确的来源。
—————————-
[1]《史记・孔子世家》: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音:交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二)《国语》的当代记录
1.《国语》作者左丘明?
上面《史记》的记录,源自《国语・鲁语下》。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时间跨度500多年。上起周穆王十二年西征犬戎,下至晋国权臣智伯被灭,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诸侯国的很多历史事件,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
《国语》的作者是谁?至今学术界莫衷一是。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意思是左丘明失明了,于是发奋著成《国语》。其后班固等都认同是左丘明做了《国语》,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作者另有其人,但缺少确凿的证据,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如今普遍的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我追查发现,左丘明正是那个根据各国史料编写《国语》的人,《国语》在承传过程中,有人做过小小的修订。但是,左丘明并没有失明。试想:古代还没有盲文,失明的人如何阅读大量史料?如何记住?如何系统查证、整理、归纳?还要口授让人代笔,这难度太大了。所以左丘明失明著书,是一种讹传。
2. 史学祖师左丘明
左丘明在史学上有重要地位,被后世誉为史学界的开山祖师。
孔子作《春秋》,但史实记录太简约,后人直接看是看不懂的。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对《春秋》史事的展开和注解,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左传》起自鲁隐公元年,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722~453年),记录的年代比《春秋》多13年[1]。
《左传》史料详实,文笔生动,既是古代汉族史学经典,也是文学名著。《左传》被后世列入“儒家十三经”。
左丘明在当时被孔子赞美为君子,这是一个殊荣。因为孔子倡导仁义、崇尚礼仪,品行能做到这些才能被称之为君子,所以左丘明被孔子当做鲁国的一个道德楷模。如今左丘明的故乡山东泰安肥城市,也因此得到“君子之邑”的美名。如今的左丘姓、部分丘姓、邱姓、明姓,这四姓人中都有左丘明的后裔。但是左丘明姓“左”还是姓“左丘”?一直在争议中。我追查他是姓左,他的后人为纪念他,有的姓了左丘,才有了左丘这个复姓。
左丘明和孔子是君子之交,互相敬仰。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这样做,左丘明以此为耻,我也认为可耻。”[1]
史料没记载左丘明的年龄,推测他比孔子小。我追查发现他比孔子小23岁。孔子去周王室观光,参拜天子,拜见老子时,左丘明还是个满地跑的小孩儿,并没有跟去。但是左丘明成年后,自己也去参拜过周王室,那时老子已经归隐了。
左丘明作为孔子同时代的好朋友,他在《左传》中记录了孔子事迹,特别是基本如实记载了孔子说的“巨人长骨之谜”,也就不足为怪了。
———————-
[1] 若以《左传》最后略提到三家分晋计算,它比《春秋》的史录要多出26年。
[2]《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以耻之。”
(2015/12/02 发表)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